矽谷這幾年有什麼新的創業趨勢?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趨勢 他們 創業

摘要: 全球化是移動互聯時代中一個不變的議題,海外開發者覬覦中國市場,中國開發者也有走出去的打算。 在今天下午的2014GMIC大會上,幾位來自矽谷的創業者跟大家分享了他們眼中 矽谷的

「全球化」是移動互聯時代中一個不變的議題,海外開發者覬覦中國市場,中國開發者也有走出去的打算。 在今天下午的2014GMIC大會上,幾位來自矽谷的創業者跟大家分享了他們眼中矽谷的最新移動潮流趨勢,以及中國創業公司走進矽谷的機會與挑戰。 這幾位創業者分別為Flipboard CTO Eric Feng、Dropbox移動合作主管Christine Moon、Hook Mobile CEO Terry Hsiao以及Mixbook CEO Andrew Laffoon。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都聊了什麼。

主持人:根據你們在矽谷的工作經驗,你們覺得矽谷這幾年有什麼新的創業趨勢?

Terry:在過去一兩年內,軟硬結合、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絕對是一大新趨勢。 智慧汽車、智慧家居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你從美國大公司的並購動作就能看得出來,比如Google收購Nest,Facebook收購Oculus VR。

Eric:我同意Terry的說法,硬體的確是一大熱門趨勢,矽谷的創業者也以快速追逐熱門趨勢聞名。 不過,我覺得大家在跟風追逐新趨勢的時候,要意識到一點,那就是移動領域的發展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尤其是在中國。 選擇可穿戴設備、智慧汽車等領域作為創業的切入點,風險不低。

我給大家提供一組資料吧,更直觀地說明一下移動領域的發展狀況:首先,現在全球大約有15億部智慧手機,但還有500萬部功能手機,如何把這部分功能手機使用者遷移到智慧手機上? 這裡是有鴻溝需要跨越的。 其次,全球範圍內,移動廣告只占數位廣告的15%,而數位廣告只占全球總廣告額的1/4。 從這個意義上說,數碼類產品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整個移動端的機會和潛力也很大,矽谷的下一步發展方向肯定還會在移動端。

另外,高效的資料傳輸降低了我們發佈資訊的成本,創業者可以在內容的發送管道上做很多創新,可挖的空間很大。 移動互聯時代是合作的時代,創業者可以與優秀的內容供給方合作,説明他們把內容通過新管道發送出去,覆蓋更多使用者。 資訊的發佈和傳播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在這方面我們也看到出現了很多可行的商業模式。

Andrew:我覺得平板電腦的發展也會是趨勢之一。 現在使用平板電腦的使用者越來越多,去年大概有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平板電腦使用者,平板電腦是很新的事物,許多內容和App都還沒有被優化。 另外,多屏融合也是一大趨勢,電視、平板、手機之間可以在技術上實現無縫對接。

Christine:雲端資料存儲是一大趨勢。 現在硬體比較碎片化,每個人通常都有多個終端設備,但他們希望無論用哪個設備,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獲取他們的資料。 未來,USB存儲會成為浮雲,本地磁片存儲也會成為歷史,雲存儲是大勢所趨。

主持人:矽谷為什麼會成為創業者的天堂? 那地兒擁有哪些其他地方沒有的資源和特質? 下一個矽谷會在哪裡出現?

Terry:在我看來,一方面,矽谷彙集了各領域的人才,且鼓勵創新;另一方面,矽谷也是資本聚集地。 在矽谷,投資人做一個徑直調查很容易,你打個電話給矽谷圈裡的人,就能瞭解到這個創業者是怎樣的人,也就是說,在矽谷,投融資的週期可以大大縮短,公司也能夠縮短推廣週期,因此公司可以保持高速成長的狀態。 在矽谷,一些創業公司相當低調務實,比如Snapchat和WhatsApp在辦公樓外面都沒有掛他們的公司Logo。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我們最近發現,紐約有成為第二個矽谷的潛質,其中一部分原因是:08~09年金融危機期間,華爾街上的大公司因為債務危機而大幅裁員,這其實逼出了很多優秀的創業者,壯大了紐約的創業圈。

另外,在矽谷,一些創業公司都相當低調務實,比如Snapchat和Whatsapp在辦公樓外面都沒有掛他們的公司logo。

Christine:矽谷的優勢,在於它的意識形態,在於矽谷創業者的思維方式,這其中包括了對失敗的容忍,這樣的環境利於錘煉人才。

Andrew:矽谷是個好壞參半的地方,它發展得很快,有時候發展得太快了,快到研發的產品都是我們未來5~10年才能接受的產品,基礎性的功能反而沒有做好。

矽谷會繼續沉澱它的創新能力,成為創投圈的朝聖之地,但同時在芬蘭、智利等其他地方,也有很不錯的創業生態,他們會關注一些被矽谷忽視的領域。 比方說,芬蘭就是一個遊戲創作的中心,那裡有才華出眾的創業者,他們遊戲創業的成本基本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

Eric:矽谷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聚集了一批愛冒險的人才。 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創業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你在矽谷之外,如果你跟別人說你是創業者,會受到他人的質疑,他們會視你為異類,奇怪你為什麼不進大公司,拿高薪過白領生活;但在矽谷,每個人都是在經營一家起步型公司,你會感到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孤獨感相對來說會少很多, 而孤獨感往往是你創業路上的最大障礙。 之前有個朋友跟我說:「如果你想走得快,就自己去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就需要和他人結伴而行。 」如果你想做一個能夠持久存在的公司,最好還是有人跟你一起走。 矽谷,就是這樣一群人的結合。

主持人:中國公司想在矽谷做生意,他們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Andrew:一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面臨的挑戰有很多共性。 中國公司進矽谷,一方面,從投資角度講,你在矽谷之前沒有任何運作,你靠什麼得到VC的青睞,這是第一個挑戰;另一方面,從團隊構成的角度講,你在商業運作時如何克服中美的文化差異,這是第二個挑戰。

對此我給出兩個建議:一,當你進入海外市場時,可以用不貴的價格雇幾個顧問,在人脈建立等方面能幫到你,你需要與當地的VC建立起良好的人脈關係,請投資者來你的公司視察,向他們介紹你公司的文化和業務;二,要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團隊, 尤其是你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要盡可能有多種文化背景,如果你進軍海外,最好在當地設有團隊,吸納當地人才。

Terry: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管理。 這個問題不僅中國的創業團隊需要面對,來自日本、拉美等國的創業團隊也常在此栽跟頭。 由於文化差異,中國人的做事方式有別于美國人,一方面,你需要瞭解當地的管理方式,比如團隊成員之間的通報機制等;另一方面,你需要決定,你在矽谷當地設立的團隊是由本國家的人員去運維,還是讓矽谷的管理人員去負責。

Eric:我想說,如果想在海外市場成功,必須要要瞭解當地的市場和使用者,不然整個產品的推廣必定會失敗,我覺得這是最大的挑戰。

主持人:如果中國的App開發者想要拓展業務,想要全球化,各位會提什麼建議?

Eric:我們做產品開發,常提到一個概念——「最低可行性產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也就是你最初上線的產品只要滿足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即可,後續再通過收集、分析使用者回饋來對產品進行不斷創新。

但是,我現在覺得,MVP的概念可能是不正確的,現在應用開發的速度越來越快,大家只關注速度並不會獲得優勢。 你新上線的產品不能一味追求開發速度,應該給使用者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讓你的產品至少滿足他們的最低預期,所以,你首先拿出來面對消費者的產品應該是「最低滿意度產品」(Minimal Delightful Product)。

Andrew:我提兩個建議。 一,要橫向做「競爭對手分析」,找到自己產品的賣點和優勢,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領域,你需要告知使用者你的App有什麼獨特價值,給使用者一個不用其他同類App而用你的App的理由;二,要在市場行銷方面多花功夫, 這其中包括了社交媒體戰略、公關策略等諸多方面。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