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已經實施了雲服務或正在考慮實施雲服務的IT主管們提醒,向雲計算遷移意味著成本增加,而其中一些成本可能是意想不到的。
遷移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326.html">存儲資料需付費
把大量資料移轉到公共雲上並長期存儲,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而目前許多單位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費用。 總部設在美國西雅圖的WhitePage公司為超過2億人和1500萬家公司提供線上連絡人資訊,一次性資料移轉要花費數千美元。 其中,網路頻寬方面的花費占了資料移轉成本的大部分,雲服務提供者會收取上傳和下載費用,即使資料和系統在異地託管也存在內部人力成本。
雲服務另一筆較大的成本支出是資料在雲端長期存儲帶來的花銷。 如果考慮未來3年的資料增長速度,就會發現資料的生命週期成本很高。 資料存儲在雲端,每月仍要支付相應費用。 通過全面考慮處理器、容量和存儲方面的要求,並用圖表繪製出來,能很清楚地瞭解存在哪些成本,而這些專案由IT部門自己完成是否會更具成本效益。 一般來說,使用公共雲計算滿足存儲之外的用途能讓使用者用不著內部部署和維護應用程式。 因此節省的費用遠超過任何意想不到的成本。
系統集成存在隱性成本
雲計算在集成方面存在著隱性成本。 如果開始未認識到,對雲計算的經濟效益就會打折扣。 最近,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太平洋海岸建築產品公司打算大規模使用雲計算,為此他們評估了幾家供應商的服務。 公司CIO表示,由於不完全具有經濟意義,到目前為止,這家為建築行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限制了雲服務的應用範圍。 這其中有2個原因,一是在雲端把不同開發商的軟體集成起來有難度。 二是如果太平洋海岸公司試圖自己進行集成,就會增加成本。 但如果不集成,使用者就無法獲得其中一些功能,而像ERP這些更龐大、更複雜的應用軟體同樣存在集成等難題。 所以,雲計算在集成方面存在著隱性成本。 如果一開始沒有認識到這點,最後對雲計算的經濟效益可能就會不大滿意。
測試軟體需要人力財力
將軟體遷移到雲端之前先要測試軟體,這也會帶來不可預見的成本。 美國紐約州波基普西市聖母學院CIO說:「我們測試和調試一款之前沒有在雲環境下運行過的應用軟體遇到了當初沒有料到的一些費用。 聖母學院當時使用了未經該軟體發展商批准的伺服器,把一套大規模ERP系統移轉到私有雲上。 為確保ERP系統穩定運行,所增加的費用是用於弄清楚什麼版本的作業系統和資料庫可以正常使用。 其實是對一些代碼的修改工作,我們為到底要改動哪幾行代碼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因為一些應用程式可能還不具備充分利用雲計算功能的條件,而這最終會抬高雲計算的成本。 」
租金和水電設施不可少
雲服務會帶來技術設備預算以外的開支,而習慣于將系統放在內部託管的IT部門一開始並不會注意到這些成本。 美國農業部食品與營養服務局CIO說:「其實內部託管系統存在許多成本,但不是所有成本都從IT預算中出,如電費和租金。 但如果使用雲服務,這些基本的基礎設施費用都會計入總成本。 所以,我們現在還要支付之前並沒有計算在IT預算中的成本。 總體來說,雲服務容易管理,會説明政府降低總成本,但是雲服務與以前遇到的計算模式不一樣。 這不是雲服務成本比內部託管高的問題。 」他解釋道:「這可以看成是現金流問題。 如果要支付月費,在產生這些費用時就要有可用的預算支付這些費用。 而比較傳統的模式是在採購硬體和相關服務時會一次性支付。 新模式的費用可能會便宜些,但是需要改變預算編制方法。 」(陳昂)
【微博·雲計算成本】
清風(代理機構):雲服務提供者會收取上傳和下載費用,即使資料和系統在異地託管也存在內部人力成本。 而且資料在雲端長期存儲會帶來花銷。
Zhwechao(供應商):將軟體遷移到雲端之前先要測試軟體,這也會帶來不可預見的成本。 因為一些應用程式可能還不具備充分利用雲計算功能的條件。
Bruce(採購單位):雲服務會帶來技術設備預算以外的開支,而習慣于將系統放在內部託管的IT部門一開始並不會注意到這些成本的增加。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