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衛視某部偶像劇編劇和百度平臺「大資料」人工智慧編劇連袂,使得電視劇獲得較高收視率,6億人次對該劇的各種點擊和口碑行為大資料,就是大資料的一個小濃縮版。 在電影方面,2014年,黑龍江電視臺選擇與百度大資料合作推出大型全媒體電影專案—— entertainmentexperiencechina(娛樂體驗中國版,簡稱eec),旨在挖掘新興電影人才, 打通民間電影力量向上發展的通道,為中國電影產業儲備後備力量。
2013年被看作是「大資料元年」,它掀起的風暴正在席捲各個擁有海量資料的行業,影視業也逐漸步入其中。 大資料和影視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關係?百度大資料為什麼會試水影視行業?大資料技術能否重構影視呢?大資料具體到一個電影專案裡,會提供哪些資料支撐或者決策服務呢?針對以上問題記者採訪了《全民電影》 專案組負責人和百度大資料工作人員。
劇本接龍影片競賽 全民參與電影製作
落戶中國的《全民電影》在借鑒荷蘭模式的基礎上,將邀請電影界泰斗級導演吳宇森領銜坐鎮,章子怡作為形象代言人,邀請導演、編劇、演員、攝影、剪輯等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導師團隊。 該專案電影部分的負責人三木先生介紹說,總導師吳宇森自從拍攝《赤壁》之後一直有一個心願,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將中國年輕導演帶進行業,所以與《全民電影》一拍即合。 形象代言人章子怡作為一線明星每年都親自看30到50部新導演的劇本,《非常完美》也選擇和新導演合作,她是比較願意接納新導演的演員。
專案負責人高宏剛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8月25日,編劇導師劉儀偉、束煥在《全民電影》官網公佈第一段10分鐘的文學劇本。 喜歡編劇的電影愛好者可以續寫第二段電影劇本;喜歡表演、拍攝、剪輯、作曲等環節的電影愛好者可以組成自己的團隊,拍攝第一段公佈的官方劇本,將視頻上傳到官網,並通過合作視頻網站和電視節目進行展播。 與此同時,導師團將吸收大家的智慧拍攝一個專業版電影,上傳到網站供電影愛好者參考學習。 接下來編劇導師會結合民眾的優秀劇本,公佈第二段官方(文學)劇本,讓大家接著續寫第三段劇本,拍攝第二段視頻。 依此類推。 電影接龍分為5段,每段10分鐘。 預計九月份將開始季播電視節目,專案組邀請何平、薛曉路、劉儀偉組成季播節目導師團,讓優秀電影愛好者獲得更多的獎勵和機會。 參賽者來自社會報名以及電影接龍的優秀團隊,選手有機會獲得金錢、設備和演員等資源以及導師的額外説明,更有機會獲得最終200萬元的電影投拍基金獎勵。 此外,《全民電影》欄目組還積極開展與節目配套的相關線下活動。
回顧2012年entertainmentexperience(簡稱ee)的活動,由好萊塢著名導演保羅· 范霍文(荷蘭裔)領銜操刀,組建導師團隊,帶領荷蘭電影愛好者共同完成了世界首部由民眾生成的「大電影」。 全新的視角、具有前瞻性節目形式以及符合現代媒體特徵等特點吸引了黑龍江衛視,高宏剛到荷蘭評估調研了這類專案,發現這個專案在當地運用了互聯網行銷的方式,説明電影創作構建了媒體框架,這種全媒體模式在美國比較成熟, 但在中國還是相對新穎的。 此外,其中校園活動在荷蘭當地6大城市、45所大學,也舉辦了演員海選活動,通過全媒體的宣傳,在當地受到廣泛關注。 決定引進後,專案組選擇了一個中國觀眾比較容易接受的專案名《全民電影》。
作為引進節目,落地中國會不會遭遇水土不服?前期籌備又遇到哪些困難呢?高宏剛談到,荷蘭的人口數量和國土面積跟中國有很大差距,這個專案和《中國好聲音》之類的電視節目有所不同,面對的不僅僅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首先,全媒體專案包括了電影愛好者參與的環節,但是這個參與是有門檻的,不是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能參與到這個專案中來的。 舉個例子,荷蘭人口大約一千四百萬,中國人口約是它的100倍,那麼,根據中國的媒體環境或者消費市場將參與人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比例上,這讓專案組費了很多心思。 其次,全媒體專案面對著更為廣闊卻也更為分散的受眾,如何吸引這些受眾的關注,這讓專案組面臨挑戰。 最後,這個專案具有一定的前衛性,當全媒體平臺整合之後,和客戶、電影專家交流時,解釋全媒體概念和構架節目,需要比一般節目更長的時間。
誰在看正在看什麼想看什麼 大資料為電影提供客觀指導
2013 年被看作是「大資料元年」,它掀起的風暴正在席捲各個擁有海量資料的行業,其中電影業成為近期被關注的一個熱點領域。 2014年6月15日,第17屆上海電影節開幕第二天,博納影業總裁于冬在一場名為「電影全球融資策略談」論壇上的發言,在電影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互聯網引領中國電影產業革命的十年,傳統電影業就是互聯網的「打工者」。
事實上,大資料與影視作品的結合,體現了行業發展的需要,在國外已有探索。 反觀中國影視娛樂產業,通過大資料分析對娛樂影視行業進行投資引導、風險規避,百度在大資料資源和應用上具有天然優勢。 《全民電影》的口號是 「ineedyourhelp我需要你的説明」,這代表了導師們是在號召大家一起來貢獻智慧,來説明他們一起完成一部史無前例的公眾電影作品。 觀看百度的資料結構:從量上,日均60億次的搜索請求,85%的中國線民的資料規模,使得任何一個主題下的研究都是海量的全樣本,比起監測,調研的抽樣方法更具代表性。 從質上,比起點擊流覽,搜索資料更能代表線民真實的關注和訴求,記錄線民的基本屬性和心理屬性。
百度商業分析部總監李忠軍表示,從使用者思維出發,讓使用者心聲得以表達,並參與產品的開發,離不開便捷的資料收集、獲取,以及基於大資料能力的資料採礦和分析,百度的資料積累為全民表達和參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全民電影》專案是百度娛樂影視大資料史上最大的一次實戰運用,選角模型和行銷指導是核心。 百度大資料將從多個維度支援《全民電影》專案,以《全民電影》總導師吳宇森舉例,吳宇森導演拍部新片怎麼確保選擇出演的明星一定賣座?基於百度風雲榜和百度指數的資料分析,百度會對明星的關注度及曝光活躍度進行客觀「打分」, 導演團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每位演員的各項指數,如更受哪一地區、哪一年齡層、哪一類型影迷群體的關注,通過瞭解備選明星以往的商業價值和特質,以及正負面輿情監測等,吳宇森導演還可以評估其行銷價值。
高宏剛表示,隨著移動終端資訊處理能力的提升,每個人的移動終端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個資料記錄儀。 它比筆記本電腦所能獲取到的資訊更加個人化,不僅暴露這個人的生活細節,位置動向,同時也記錄著他的消費習慣,人類第一次擁有了這麼多資料的生產者。 未來的市場都是由一個個使用者構成,在一個專案運行之初無論是他的全媒體概念還是使用者概念,都會和大資料統計結合在一起。 《全民電影》在客觀資料指導下,會少走彎路,贏得更多使用者的喜歡,獲得更大的市場。 除了選演員,票房投資回報也是導演和投資人關心的話題,百度娛樂影視大資料可以對主創團隊歷史投資回報表現進行分析,預估人員對票房的貢獻力,同時將影迷資料與潛在市場做匹配,來指導市場排片,預測契合度、優化行銷活動。
創作者把握受眾注意力走向 大資料將電影帶往何方?
在未來,大資料具體到一個電影專案裡,會提供哪些資料支撐或者決策服務呢?百度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從目前來看,總的來說,大資料技術可以挖掘資料背後的真實含義,更精准地還原群體的面貌並時刻把握線民注意力的走向。 可以說,資料對市場精准專業的洞察,可以為一部電視劇的全製作過程提供決策支援,其中包括劇本創作、主創組隊、行銷分發、收視監測。 例如電影《小時代》利用大資料,精准地對觀眾群體進行分析,它關注了9萬使用者的新浪微博,對微博使用人群進行深入分析。 調查資料顯示,在9萬微博使用者中,81%是女性,19%是男性;平均年齡20歲左右,喜歡看《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等電視節目。 而這也正是適合《小時代》的受眾群體。
從大資料技術介入影視業那天起,大眾便對資料的預測分析能力有了超高的期待,同時對資料預測應用也有爭議,比如隱私、安全等話題。 針對這些問題,該負責人解釋:這裡需要探討的是預測分析的原理以及合理利用。
首先,「資料採礦」,預測分析是「提煉」資訊,是一種歸納總結的分析,試圖從海量資訊中找出普遍適用的規則。 所以從這個角度理解預測分析,它只是一種對客觀事實的歸納和演繹。
其次,預測分析無法做到預測系統性的危機,主要就是大家熟悉的「黑天鵝事件」。 就是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 在預測微觀層面的趨勢時,技術通過對個體的變數做分析,但是分析結果很難精確地隨著宏觀環境的變化、突發事件的爆發而變化。
第三,資料的價值、力量和意義讓資料變得敏感。 這種衝突隨著資料力量的強大和資料生態的完整而愈發強烈,並且還會持續。 資料技術是中性的,讓技術帶上利弊評價的往往不是 「人們看到了什麼樣的資訊」而是「利用資訊做了什麼」。 在建立「公平」和「正確」的資料規則上,顯然需要更多探索。 但是目前資料應用基本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這個目標。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預測分析技術成熟的道路上,大資料可以對一部電影提供深度資料分析與策略規劃支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評估風險、規避風險。 但是,資料只能顯示目前大多數人的態度和選擇,並不能預測未來人們會喜歡什麼,也就不能提供更好的創意。 從這一角度來看,基於資料技術打造的電影,更有可能只是一部「差不多」電影。 至於它能否創造經典,能否給電影的品質帶來革命性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連結
什麼是大資料?
大資料,或稱巨量資料(bigdata)、海量資料,指的是由數量巨大、結構複雜、類型眾多資料構成的資料集合,是基於雲計算的資料處理與應用模式,通過資料的整合共用、交叉複用,形成智力資源和知識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