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網站起步的窮游網,為何10年堅持做一家慢公司?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個人網站 旅遊網站 窮游網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導語:在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靠以快取勝的時候,窮游網卻選擇做一家「慢公司」,為什麼阿裡巴巴會投資它?

  

窮游網在2011年前後,在微博SNS如日中天的時代,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使用者產生爆發式的增長。 它在去年,還獲得來自阿裡巴巴的戰略投資。

窮游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窮游的網友是怎樣的一群人,是什麼力量在驅動他們寫那麼長的攻略?在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靠以快取勝的時候,他們卻選擇做一家慢公司,為什麼阿裡巴巴會投資這樣一家慢公司?前不久,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 我拜訪了窮游網的COO蔡景暉,看看身居窮游網核心層的老蔡是如何看待窮游十年發展歷程的。

窮游經歷互聯網的所有形態,但初心未變

熟悉窮游網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2004年在德國留學的肖異在宿舍裡創辦了窮游網。 最初的形態還是BBS。 當時海外留學生論壇有很多,但是他們大多都是說租房、做飯、八卦、一些生活瑣事,只有窮游網是在講旅行,告訴你怎麼玩得更好。 在窮游網剛創立的時候,只有肖異一個人,連版主都沒有。 足球評論記者出身的肖異嗅覺很敏銳,善於發現大家的興趣點並進行資訊整合,而整合後的資訊就會產生媒體效應。 窮游網最開始在學生中口口相傳,有一些學生非常積極也願意分享內容,這些人後來就成為核心網友,慢慢就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對於一個社區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最初那一批種子使用者,最初這批人決定了窮游網的基因。

而蔡景暉加盟窮游網是在窮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SNS蓬勃發展的年代。 2006年在澳大利亞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工作的蔡景暉在搜索境外游資訊的時候,無論搜索什麼,最後都會回到窮游網,發現這個網站挺厲害的,引發了他持續關注的興趣。

2010年蔡景暉在南極旅行時,收到了老友肖異的短信,希望得到一條作為旅行者從南極發回的祝福,從南極回來約了見面一聊,肖異當時也正好想把窮游做大,大家想的方向非常相似,彼此也認可窮游的理念。 在2011年的時候,蔡景暉毫不猶疑地加盟窮游網,當時網站還只有4個人。

加盟窮游網的蔡景暉一開始就覺得微博對窮游而言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因為窮游最初完全是靠口碑傳播的,到現在這個機制也是存在的,但是它發展會很緩慢。 而微博傳播就把口碑傳播的效應擴大了,大家都知道,微博要想製造影響力必須要靠事件和意見領袖,他們當時就通過「造星」的方式進行口碑傳播。 你要是說窮游品牌肯定比較抽象,但是你可以把社區裡的「明星使用者」拎出來,他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做出了一些不普通的事,比如謝謝和菜菜,他們是一對80後小夫妻辭職去環球旅行,花了四萬塊錢,走了很多個國家,發生了很多故事。 2011年關于他們的那條微博在一天之內被轉發七八萬次,後來他們的故事上了魯豫有約,各大媒體都爭相報導,他們的故事還上了四川省的英語考試。 還有後來的花甲背包客,《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的作者小欣,等等。

窮游網通過挖掘這些人的故事,把品牌逐步樹立起來了,他們所宣導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得到了廣泛傳播,在這個階段窮游網的使用者在沒有什麼廣告宣傳的情況下瞬間激增。

窮游使用者是比較有性格的,這些使用者的性格最終構成了窮游網的價值觀。 所以窮游就是通過樹立一個群像,塑造了窮游的形象,創造了一種價值觀。 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通過一些機緣做了不普通的事,然後這些人聚集在一個社區,自己也想變成這裡面的一份子。

對於現在如火如荼的移動互聯網,蔡景暉認為雖然傳播的介質變了,但是核心的東西沒有變。 它只是傳遞資訊的方式和組織形態變了,但是內容和價值觀都沒變。 窮游網形態不拘泥形式,不是一個BBS,也不是一個App,它是一個雲端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資訊庫的整合。 只要使用者在,核心的內容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去實現。 比如他們可以在BBS呈現,就是現在的窮游網,也可以在微博呈現,也可以移動用戶端轉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形態肯定會變,移動用戶端的小屏決定了要精准地幫使用者挑選資訊。 窮游網通過大資料的處理,幫使用者節省決策的成本,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定位,至於你的獲得方式,可以是微信,可以是微博,也可以是PC,也可以是用戶端。 只要窮游網能影響到你,最終你還是窮游網的使用者。

窮游社區的核心價值觀是互助和協作

我一直很好奇,窮游網的網友到底有哪些共同特徵?窮游網上幾萬字甚至十萬字的旅遊攻略是怎麼完成的?是什麼力量驅動網友花費如此大精力產生內容。

蔡景暉覺得窮游的使用者和他們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自由,一個是好奇。 最開始,這幫留學生在歐洲玩,是因為覺得窮游能帶來自由的感覺。 直到今天,沒那麼窮了,還是要自由。 第二是好奇,好奇心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 你總是要有好奇心,你才願意探索,願意嘗試新的東西。 這麼多年,窮游的核心其實沒變,因為人性是不變的。 從使用者出發, 服務好這些人,這些是最根本的。 所謂品牌、人和情感結合出來的,是別人達不到的。

蔡景暉給出的答案是靠「愛」。 他說窮游網的網友特別懂得感恩,很多網友之所以來分享內容,是因為他此前在這裡得到過説明,蔡景暉說這就是窮游網的互助基因。 至於為什麼寫這麼多,是因為不停地有人逼著你寫。 有評論說樓主你寫得太好了,你繼續寫吧,你就會有動力寫,後來完成了「巨作」,自己會很有成就感。 這些內容品質也很高,最後出來的內容都是很精華的內容,因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比較一般的,喝彩聲就比較少,會沉下去。 在黑馬哥看來,窮游網社區是一個協作經濟的範例,網友既是閱讀者,同時又是內容產生者,還是編輯,網友的共同協作最後讓社區產生優質內容。

窮游的將來的商業化要依賴大資料

微博在被阿裡戰略投資以後,漫天飛舞的淘寶廣告讓微博使用者反感,很多人都反感微博的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在去年阿裡投資以後,窮游網是否也會存在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呢?蔡景暉說當初阿裡來談合作的人也是窮游的忠實使用者, 對窮游的商業模式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他深知窮游的價值在哪裡,就是提供資訊去説明別人決策這件事。 他認為這件事一定要團隊自主發展,一定不能被施加外界的壓力。 他給窮游承諾要完全獨立運營,你們自己要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簽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網站上至今也沒有任何淘寶廣告。 窮游的商業模式,大的方向來講就是資訊引導消費決策,最終產生消費的comission。

蔡景暉說窮游從第一天起第一條資訊是荷蘭某家酒店1歐元能入住,這樣的東西使用者拿到手裡可以直接消費。 窮游的商業化,將會始終圍繞著資訊輔助決策上來進行,只是隨著平臺的不同承載方式發生變化。 將來窮游網,將會利用大資料手段,將使用者消費行為和旅遊服務進行精准匹配。 為了匹配更精准,他們目前做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工作就是把資訊結構化、碎片化。 舉個關於結構化資訊的例子,現在有個塞納河介紹,我要出去玩,他們會把這個塞納河放在你的行程裡面,這個碎片直接就能接上一個服務,就是塞納河遊船服務。 他會告訴你這邊有個塞納河遊船,你要自己去12歐,你拿著他們的voucher或二維碼之類的東西去,8歐。 其實從11年到現在,窮游網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資料結構化,現在都是重組的時候了。 在蔡景暉眼裡的商業化,是從使用者需求到商品體驗是非常順暢的一個行為,而不是一個商店在賣東西,那是一個old-fashion的方式。 關鍵在於前端的需求要做到多精確。 這裡面想像的空間很大,酒店只是其中一環,還有很多其他需求。 如何把這些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推薦給消費者,這是窮游將來的核心商業價值。

對於窮游網目前諸如賣T恤衫、辦演唱會、開咖啡館等一些不務正業商業行為,蔡景暉認為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線下聚攏人氣,將窮游的品牌落地。 大家一直在談窮游這個品牌,這個品牌大家也是非常喜歡的。 實際上,一個品牌需要質感,需要落到實物上去體現。 另外,社區裡的確有使用者需求,覺得這個東西能產生故事。 為什麼呢?以窮游網的T恤為例,大家出去玩穿著這樣一件T恤,會增加很多跟人相遇的故事。 因為一件T恤,你覺得你和他是一類人,能夠和你談得來,是有親近感的,有一種情感認知。 從品牌上來講,就是通過這個可以讓品牌落地,讓品牌具象化。 最初賣T恤時,就只是發了一個微博,放了一個連結,做了很簡單的頁面直接銷售,第一天就因為購買人數太多崩潰了。 他們辦演唱會和party也是一樣,把線上的虛擬的變成線下的人的聚會。 咖啡館也是,很多人線上上討論希望能夠有個線下聚會地方,最終咖啡館就這樣做成了。

在黑馬哥看來,窮游網這種無心插柳的商業行為,將來可能也會成為窮游網的收入來源。 隨著長尾效應的進一步釋放,基於窮游網4000萬使用者,一些原來看似不怎麼掙錢C2B的個人化產品,最終疊加起來也是一比不小的商業收入,將來沒准會催生社區旅遊電商的一種新模式。

後記:

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在十年的時間,有多少家網站產生,又有多少家公司銷聲匿跡。

而窮游在上個十年裡,跟其他追求短平快的互聯網公司不同,窮游網卻堅持做一家慢公司,從個人網站起步,最終成為擁有四千萬使用者中國最大的境外旅遊社區。 十年來,他們社區運營經驗值得學習,他們的品牌推廣手段值得借鑒,他們在商業化探索的值得尊敬。

對於下一個十年,世界將變成啥樣,窮游網最終將何去何從,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但是關鍵是你要在路上,才能越走越遠。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