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由四川省青年聯合會主辦的四川青年大講堂在金沙劇場舉辦。 電子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810.html">科技大學教授周濤為大家帶來了第一期講座:大資料時代。
周濤在講解大資料時,多次以時下熱門話題舉例,對大資料進行解讀:利用大資料可以掌控電視劇收視率、獲得人們的行蹤、還可以追女朋友等。
大資料
資料的儲備
資料的分析
大資料·分析 觀眾意見讓演員「出差」
「在大資料時代,強調更強的分析能力,從同樣的資料中挖掘出更多的東西。 」周濤對大資料解讀到:資料的儲備、分析能力,將成為未來新型國家最重要的核心戰略。
對於大資料1.0,周濤提到它的關鍵字是「分析」,並舉例說到:美國的Netflix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網路租賃VCD、DVD的公司,其掌握著數十億次網路使用者點播和評價的資料,於是決定投資1.2億美元改編拍攝《紙牌屋》,「 因為沒有拍過任何一部電視劇,所以受到許多質疑。 」但第一季開拍後,獲得了美國歷史上電視劇單集收入最高的成績,「Netflix沒有按照以往依賴導演經驗的套路拍攝,而是分析了大量下載點播的記錄,搭配起最好的導演班底、演員班底和題材。 」周濤說,這些近似最優的集合讓電視劇獲得了成功,「放映過程中,公司對線民評價進行即時監控,觀眾意見大的演員,就會讓劇情安排其出差、出車禍。 」
大資料故事
為都教授換衣裳
周濤還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舉例:「電視劇在播出時,就有觀眾反映都教授的衣服太單調,於是劇組在後期時會給都教授變換一下著裝,加條鮮豔的圍巾或是加些配飾。 」這恰好就是把資料獲取傳輸和資料採礦分析合併在一起。
大資料·隱私 手機應用「透露」主人軌跡
大資料的發展是否會對大家的隱私帶來一定的傷害? 人們對此尤為關心。 周濤通過手機資料等例子,深入淺出地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大資料會暴露人們的資訊。
周濤舉例說,甲方從手機運營商處拿到了200萬個匿名資料,只要甲方隨機4次獲得乙方某個時間點在某個基站的資料,就可以在這200萬人中幾乎100%地確定乙方是哪個設備號所對應的。 「通過這種技術,就可以確定一個人曾經出現在哪些地方、最愛去哪些地方、以及即將去哪些地方。 」周濤說此時隱私已經暴露了。
再例如一位媽媽,手機裡一定會安裝一些兒童講故事等應用,「通過這些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手機主人已經有小孩,再根據手機軌跡知道其家住在哪,工作地區在哪等。 」周濤說。
大資料故事
追女友先「調研」
周濤以他的同事張強(化名)開玩笑說到,大家為其介紹女朋友,他通過女生的手機號和姓名,在網上找到她發佈過的大量文章、工作軌跡等,做了調研,交往便可投其所好,更好發展。
人物素描
周濤也開始用手機了
最簡單的黑白屏直板機
1982年,周濤出生于成都玉林社區一戶普通人家。 6個月就會說話,1歲多會下棋、識字,2歲多看連環畫,4歲時就是打牌和下棋的高手;他傾慕梁羽生,5歲讀完人生第一本武俠小說《彈指驚雷》;6歲以前,他已經自學完了小學4年的課程,2010年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教授,去年入選「 萬人計畫」。
在普通人看來,大資料本是一門深奧枯燥的學術,而周濤全程脫稿演講,不時穿插熱門的話題舉例,讓普通人也能對大資料的概念有基本的瞭解。
「周濤,這個教授不用手機。 」這是之前大家對他的印象。 而今,周濤也開始使用手機了。 他掏出手機向大家展示,一款最簡單的黑白螢幕的直板機,「以前我不用手機,是怕手機割裂我的時間,做學術的話必須要有一段時間是完全投入到研究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