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直從事通訊行業,在雲計算上面的探索,包括在雲計算的上面的應用一些行業上面,也更深地做了六七年的時間。 健康雲的發展與應用一直都是華為雲計算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的鏈條。 當前醫療衛生的困惑,是所有人都想要解決的,華為也不例外。 資訊化的原動力就是為了高效,人們在生活過程中,無論是哪個行業,希望去做這種資訊化系統,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很大的原動力就來自于高效,分享和定制化。 而資訊化時代,實際上是從電腦,從主機、PC機、互聯網時代一步一步走來,發展到今天,無線通訊和通信領域技術發展之後,雲計算就給所有各行各業帶來了一個新的可以去探索的一個方向。 那麼在這樣的醫療實踐和應用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無論給政府、醫院、患者、醫生四位一體的高效、節能、共用和安全的一個資訊。 以下請看記者的專訪內容。
華為雲計算解決方案集成總監張建華
記者:華為從去年就開始進軍醫療行業了?
張建華:我們醫療行業其實做的很久,4年了。
記者:一直沒有宣傳過?
張建華:對,我們去年都有很多局點,像上海市北醫院、閘北醫院,這些我們都已經開始做了。 我們原來三四年前開始做雲計算,就不是瞄準的華為老本行通訊行業,開始就瞄準了各行各業,因為今天主要的議題也是這樣,移動的醫療資訊化,今天會議的主旨應該更多的是這個方面,雖然叫移動醫療,實際上是醫療資訊化的研討, 在這樣的背景下,實際上本來雲計算也好、其它的移動通訊的技術也好,都是服務于資訊化技術的,所以華為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我們四五年前開始做雲計算的時候就把公司的方向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不只是面向通信行業,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公司現在組織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我們還有專門的企業孵化專案,就是專門服務于政府、教育、醫療垂直行業的機構,專門孵化用於華為這個平臺技術、平台產品組成各行業解決方案,專門有這樣一個團隊來做這樣的事情, 因為華為從網格技術一直走到今天做雲計算,走了四年的時間,我們在去年的醫療解決方案也有一些發展,包括我們在上海的幾家醫院都開始了大規模的部署和試點,這是我們很早以前開始做的一些探索,而且跟上海市政府雲計算產業聯盟, 就是雲海聯盟,也專門達成了合作,就是在全國試點醫療雲,也是華為對醫療行業一個很大的貢獻。
記者:上海、深圳那邊呢?
張建華:無論是上海還是深圳我們都會願意去積極的配合和合作,我們也在積極的配合市政建設,但是大家都知道從醫療醫生的前沿陣地來說,北京、上海應該說在中國是相對比較領先的,所以說我們也很容易的就和比較領先的城市進行了積極的配合 ,來完成這樣的事情,當然因為大家都說華為的機關都在深圳,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不再深圳? 其實我們也在跟深圳進行深入的合作,目前華為也在深圳市的雲計算試點產學研中心是個理事單位,也在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深圳更多的是服務于像物流、遠端教育這樣的一些行業。
記者:醫療在華為雲計算領域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張建華:實際上是分不清楚的,今天的大會大家都可以看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參與了,原因是什麼呢? 醫療所基於的資訊化基礎實際上和其它行業的資訊化基礎設施是需要的、是相通的,如果我真的要回答你這樣一個百分比,我可以說百分之百我們都在投資醫療行業,因為所有的資訊化基礎資訊都在服務于各行各業,同樣也在服務于醫療。 這是第一個層面。 第二個層面上,從行業的角度來說,華為雲計算最早孵化的五個行業之一也是醫療,我們也是因為看到醫療對於民生、對於政府、對於所有的行業的示範作用等等方面,我們在能源、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實際上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這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個行業。
記者:華為的醫療行業雲計算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張建華:目前大家都會講醫院裡面用到的X光片這些圖像影音的這些系統;第二方面是遠端醫療,實際上雲計算很好的契合了遠端醫療這個概念,雲計算本身就是和網路非常緊密的結合,而且是基於網路的一種應用推送方式來服務于整個遠端醫療 ;第三,我們也在做一些類似區域性的衛生解決方案,包括現在醫改裡講到了希望把社區,把區域性的醫療機構建強,使得民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華為做了大量區域性醫療機構的解決方案,包括我們在健康站、 社區站進行遠端桌面等等這樣的一些解決按,來解決這樣一些問題;第四,也包括在醫院裡面的比如黑斯系統、利斯系統(音)等等這些解決方案,就是整體的醫院資訊化解決方案,我們稱之為醫院的綠色解決方案, 因為在我們看來現在講綠色講的很多,但在醫院裡面更需要綠色,整體解決方案如何節能、如何做好碳排放量的資訊化、智慧化的醫療資訊系統解決方案,也是我們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當然隨著深入可能還會更多的,因為華為講雲計算一定講雲管端,在終端上面甚至個人的我們稱之為人體網路,在我們個人身上可能都會有一個網路,包括我們現在用到的手機,包括剛才吳理事長也在講這個事情,如何做人體的血壓、資訊的健康收集 ,所以我們稱之為醫療個人解決方案,我們也在進行非常重要的投入,而且現在已經有了實際的商用資訊,包括手腕式的血壓、心跳等等資訊收集的儀器,作為我們雲管端端這一側很重要的部件在進行研發和發展。
記者:您這邊有沒有在醫療行業中實際案例?
張建華:有,現在在上海的市北醫院已經運行了半年時間,整個醫院的資訊系統是華為主要來承建的,這個資訊系統體現了智慧化、遠端化、綠色化,這裡面就有很多像虛擬化桌面,所有人的辦公實際上現在都是在遠端進行辦公, 而載終端這一側呈現的只是雲的終端,它有幾個好處:資訊的保密,我們都知道個人醫療資訊是很重要的話題;第二個就是綠色,在治療時病人所在的空間,我們用的雲終端它的耗電大概就是就是一兩瓦,等等這些包括排隊、 包括驗血這些儀器的介入全部是華為投入的,現在已經正常的運行了半年,而且現在在浦東也有醫院在進行建設,所以現在整體的解決方案應該有很多參考和示範效應,都是用雲的方式在建設, 現在在寧波我們也正在建設非常大型的智慧城市中的一部分,就是醫療這一塊,因為我們跟寧波政府也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記者:華為的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是否通過了協力廠商測試? 它的測試結論是什麼? 使用者本身的回饋是什麼?
張建華:現在市北醫院,從目前商用的這幾個商用情況和社區資訊服務的靜態來說,醫院也有統計,醫院節約大概50%幾的成本,接近60%的效率。 第二,因為我們跟上海合作很多,上海在資訊化尤其是我資訊化上面花了很大的工夫,所以實際上比如市北醫院,我們是和上海的軟體中心進行評測,完全通過了他們的測試,作浦東醫院主要是跟浦東軟體園測試中心進行評測, 這些評測都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如果沒有得到他們評測的通過的話我們也上不了線,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上線使用半年時間了,所以整體的測評情況都很好。 第三,雲計算本身的測評工作一直都沒有放鬆,包括全球最大的雲電腦構DMTF標準組織,它是在美國最大的雲計算標準組織,實際上是由華為的員工擔任主席職務,我們在日本、德國都有這種評測機構對我們整體的雲計算, 包括基於雲計算的醫療系統的評測,在國內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上海,我們也在積極的和國家一些機構做包括「十二五」雲計算規範,華為都在參與,所以應該說是個很好的政府合作夥伴。
記者:能不能介紹一下雲計算解決方案給醫院的工作和醫生的工作帶來了哪些便利?
張建華: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都在用pad,華為也在講pad,華為的pad是專門給行業使用的,以前我們講病例都是紙件,現在我們講電子病例,它有幾個好處,首先能夠很快的跟個人健康檔案進行關聯,這樣你每次的巡檢、 每次處方都記錄到你個人的健康檔案上,我們講醫院、醫生,資訊化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我覺得首先應該講給病人帶來的好處是什麼,我們講一個人從生到死所有的健康檔案如何能夠積累起來,實際上資訊化起到了非常非常大的作用,以前紙件的我們可以想像是肯定沒法管理的,現在用電子病例的方式,包括我剛才講的個人「體網路」, 對個人健康檔案的收集是非常有好處的。 第二,上海市政府在支援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個人資訊系統,醫生給病人的個人資訊系統如何能夠進行共用? 比如我拍的X光片,我能在其它醫院使用,在政府支援的情況下,應該說資訊化系統是唯一能夠給予這個支援很大説明的,以前我拍一個X光片,北京拍的拿到上海去,可能就很難確認,醫生很害怕說你是不是搞錯了就是這張片子,所以我沒辦法認, 到了上海只能重拍,而利用資訊化把這些資訊充分的做好管理和共用,這給醫患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第三,從醫生辦事的效率來講,我們說中國人看病難,其實更多的是在醫院裡的辦事效率,我們如何用一套環境進行整體資訊的交換、資訊的流動,使得整體解決方案提高醫患的辦事效率,這也是我們整個雲計算所追求的方向, 而且目前來看整體效率提升了60%,因為最重要的是從你進醫院開始,一直到從醫院出來,你看完所有的病是在同樣一個資訊平臺上,不需要做轉換,整個交換過程中一些效率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同時,對醫生醫院的效果來說成本的節約,從而對患者成本的節約也起到了很大的説明作用,因為雲計算有複用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更好的做協調,就使得以前比如說一個黑斯(音)系統我要占個伺服器, 這個系統我們發現它早上7點半到10點半用的非常好,但是到了10點半之後病人稍微少了,它就空閒起來了,它還必須空著,因為以前的方式一個伺服器或者一個工作站上面一個應用,煙囪式的構建,當這個煙囪式構建應用不需要了, 這個伺服器還是被佔用著,這些資源還被浪費著,現在用了雲,雲本身就有自動擴張、伸縮這樣的特性,當你不用了我就把資源收過來給其他人用,也許這個時候10點半之後檢測特別多了,利斯(音)系統變得特別繁忙了, 所以做這種系統之間的資源分享,使得醫院的成本降低了,從而降低患者的成本。 所以從這幾個方向來說,這是我們目前整套系統達到的效果,而且成本降低現在上海市北醫院有個檢測,差不多節約了56%的設備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記者:給醫院節約了多少伺服器呢?
張建華:我剛才說了56%的成本節約,其實有30、40%都來自于伺服器的節約,這就看你這個醫院的大小和規模了,但總體來講因為規模越大,對於一個醫院的成本節約就越大,因為更大的池子可以做更大的複用,使得資源的利用率變得更大, 我們也分析過,一個中等規模的三甲醫院,實際上伺服器的成本就能夠降低40%左右,整體節約56%。
記者:也就是說整體解決方案基本上是面向區域和大型醫院?
張建華:對,但我們的解決方案裡也對於,比如農村醫療站這種遠端的有另外的新的解決方案,因為農村醫療站也非常需要這種方式,因為農村醫療站醫生的資源是相對比較少的,如何做好遠端醫療、遠端診斷,這是很重要的, 今天大會一直在講移動醫療,其實更多的是服務于這些最底層的人,徹底來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都知道以前農村看病一定要上大城市、上北京、上上海,這是很大的瓶頸,如何做好社區醫療甚至村醫療也是很大的方向,那個帶來的效果可能不是在於成本的節約,更多的在於方便、快捷、高效。
記者:目前華為有遠端醫療的案例嗎? 村裡通過上網就可以跟北京這邊溝通,可以做診斷嗎?
張建華:目前系統是成熟的,而且我們在跟寧波市政府進行這方面的建設中,更多的是跟政府。
記者:現在的資訊共用包括診斷,三甲醫院和定向的社區醫院還包括農村的醫療工作站什麼的,另外是各大醫院之間的影像的資訊共用,從縱的層面來講,您認為政府會提供什麼支援? 因為我知道上海已經可以做到老人在一些社區醫院就可以掛上對應的三甲醫院的號,同時可以共用相應的資訊。
張建華:目前無論橫縱,在我看來政府的作用是最大的,其實有很多時候比如處方的共用是非常難的,因為這是智慧財產權,對於醫生來說他的智慧財產權就是處方,所以這個東西很難去做,但是有一點,患者的資訊, 我診斷測試出來的結果是非常需要共用的,這種共用本身就需要政府來建設,而不是某一個醫院來建設,比如某一個三甲醫院只能解決你剛才說的單線條的,自己管轄的縣、區、鄉的這些衛生所,但是對於更廣泛的交流他就很難做到, 所以實際上政府必須要出臺類似這樣的政策,我認為這是第一步,當然這個政策的出臺本身也依賴于資訊安全的保障,也就是說這裡面要有一定的技術,我們都知道最近的監聽門,英國皇室被監聽的是什麼? 不就是查理斯王子的一個侄兒得了什麼病這種健康資訊,這本身要基於技術上面很好的積累,才能徹底的真正解決,政府出臺這樣的文,第一步首先要做到的是技術上的,第二步出臺這樣的文我們說它的基礎是技術,那麼政府如何來做這個測評? 這個資訊系統是否是安全的? 是否是保密的? 政府必須儘快的有更加專業、更加完善的測試評測機構,來對醫療資訊化系統進行統一的評測。 第三,對於一個政府來講,更重要的是做好我們技術的選擇和方向的把握,我為什麼說這個由政府來做,醫院做不了、社區也做不了,我們企業也做不了,我們只能給予支撐,因為政府的政策方向是什麼,引導的方向是什麼, 就決定了我們需要採取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今天在做醫改,醫改的資訊系統和醫院的所有設備,都需要跟醫改的國家資訊化中心裡面的系統進行對接,至少社保資訊需要對接,這些都需要國家出臺統一的方法、方向和解決方案, 只有統一的解決方案給出來了以後,我在資訊交換的過程中才能做的更通常,因為華為做通信,我們一直講協定,其實這個就是非常重要的協定,資訊如何做好更好的共用? 必須要基於某種協定,這種協定也需要國家更大的去扶持,選擇自己適合的,比如今天中國的3G通信選擇了CDMA2000、選擇了TD-SCDMA、選擇了WCDMA, 那麼今後醫院的資訊交換系統裡面如何保證資訊安全的基礎上進行資訊共用,這個協定的制定也依賴于相關機構一起來制定,我想更多的就是這三方面。
記者:咱們華為也有四家的醫療行業的經驗,如果讓您概括一下華為在這方面的特色是什麼? 主要是從技術層面來講,您覺得應該怎樣概括? 再有,華為的醫療體系解決方案跟其它同類廠商相比優勢到底是什麼?
張建華:我個人覺得華為因為做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服務于資訊行業,應該說我們在醫療方面,第一,我們追求的是智慧化,因為今天資訊化的基礎、源動力就是智慧化,更好的智慧的説明人們提高生活水準,跟華為的願景「 豐富人們的生活與溝通」是很像的,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智慧。 第二,高效,如何帶資訊化的基礎上提高醫、患、院、政府四方的關係? 更高效的提高服務,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 第三,綠色,因為在我們看來醫院是更需要綠色的機構,當然各行各業都需要,我們就是在以這樣的理念做雲計算。
要說我們跟其它的友商或者同類的合作夥伴華為的特色在哪裡? 第一,端到端,因為華為公司原來不是服務于醫療行業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和中國所有的端到端合作夥伴形成一個完整、健康的產業生態鏈,才能真正的服務于中國醫療行業,所以說我們跟上海,比如說易克斯、萬達、 東軟等等這些我們都有充分的合作,這是華為很大的一個特色,實際上我們在醫療行業構築了一個健康、完善、積極向上的生態鏈,只有這樣的生態鏈才能支撐我們,這是第一個,我們提供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因為有了這樣的生態鏈。 第二,華為和其它的友商或者我們的合作夥伴來比,我們一個很明顯的優勢是我們在技術上面的領先性,有個很簡單的例子,華為應該是最早把雲計算引入到醫療行業的企業;第二,我們所有的技術,用一句俗話說我們沒有屁股, 我們不是傳統的醫療行業的解決方案提供者,他們要維護傳統在這個行業裡解決方案的延續性,華為沒有,所以華為第一天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使用了最先進的技術來提供為這個行業服務的解決方案。 所以應該說,我們應該更加的先進。 從這兩條引出來就會得出,技術的領先使我們低成本、更加的高效,再加上華為完善的網路設施,今天的雲計算供應商也好、醫療行業供應商也好,也只有華為公司能夠提供端、管、雲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這種三位一體從而帶來的就是高效性, 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終端,無論是剛才說的TC虛擬化桌面的終端,還是戴在我們手上測心跳、測血壓的這些收集資訊的終端,也包括網路設備,資訊化技術一定是要包含網路設備的,華為在這上面有22年的經驗,我們在網路設備上面根治了很長時間 ,也取得了世界最領先的技術,現在我們開始做雲、資料中心側的伺服器上面的應用,所以說端、管、雲三位一體提供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第三,在技術領先方面在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基礎之上,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智慧化的系統,這個系統使得病人從進醫院到出醫院,整體的工作流程,使得醫患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智慧化。
記者:有比較具體的案例說明華為作為一家沒有歷史包袱的企業進入了雲計算醫療解決方案是最先進的,能不能有個具體的案例做說明嗎?
張建華:剛才我們提到了在上海兩家醫院提供的解決方案中,我們可能是唯一的第一家讓這個醫院沒有PC機了,我們都知道PC機是資訊化這一側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全沒有電腦的工作環境,但是看起來他們還在用電腦, 而事實上他們沒有電腦,所有的計算、存儲、資訊共用都放到資料中心側,而在醫生這一側,包括排隊、叫號、看病資訊的錄入、開藥、電子病例,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用PC機的方式了。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因為我們不像很多廠家他們本身對於PC機依賴很大,成本啊、利潤啊,而華為沒有這些,所以我是顛覆性的,一上來使用的就是雲的方式説明醫院進行建設,從而使得整體醫院的高效性、綠色性達到最佳。 應該說在這兩家醫院裡面我們都是這樣建設的,第一期是150個虛擬化桌面,到了第二期是600個虛擬華桌面,現在已經正常運行了半年時間,沒有任何問題,使得醫院的情況達到非常非常好的結果。
張建華: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第一,瘦用戶端是雲端的一個承載體,以前的無盤工作站也好、瘦用戶端也好,它使用的不是雲的技術,現在TC瘦用戶端辛柯蘭德還是辛柯蘭德(音),但是它的後端使用雲的技術在進行建設。
記者:伺服器端?
張建華:對,伺服器端,包括它的傳輸協議、包括它的內容呈現,都是有新的技術在做,不只是無盤工作站這種模式。
記者:您能透露一下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有多少家大型醫院是咱們的客戶嗎?
張建華:應該說目前我們準確的數位我很難跟你們透露,其實挺多的,但是更加我想說,更加徹底的,其實我們已經建了很多智慧城市、無線城市,幾乎無線城市30%以上都是華為承建的,我們跟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他們都在承建, 這些城市里面或多或少在醫療行業裡面都有呈現,幾乎無線城市里30%的城市都是華為呈現的,這裡面都包含了醫療。 但是我在想更徹底的,我覺得寧波和上海的示範是最徹底的,就是剛才我們說的沒有包袱的,完全是用新技術投入到移動醫療或者叫雲醫療的方向上面來。
記者:今年通信展的時候會有一些新的技術展出嗎?
張建華:肯定會,尤其是在醫療這個行業裡面的存儲技術上面,因為我們剛才說的pad,醫院用的影音系統裡面,實際上更多的會用到存儲系統,存儲應該是我們今年在通信的展會上會有更好的技術進行展示,當然也包括雲的一些資源調度上的考慮 ,所有這些調度考慮都很上層的應用相關,我們也會針對醫療行業給出特殊的資源調度的演算法,這些應該會在今年的通信展上面會展示,華為以前在通信展上面更多展示的是通用的通信技術,而從去年北展開始我們就更多的向整體的資訊化方面轉身, 我們也是跟運營商一起來做這樣的轉身,中國移動自己的標語也變了,叫移動資訊化專家,從來不說自己是手機專家或者移動通訊專家,是資訊化方面的專家,華為也是跟著運營商一起來做這樣的轉換, 我們在今天的北展上可能會更多的體現這種資訊化技術。
記者:醫療雲計算解決方案的下一步規劃是什麼?
張建華:剛才那位同志說的挺好的,我們橫縱的拉通和融合,這個是我們第一個發展的要素,就是如何進行橫縱拉通。 第二個就是配合國家的醫改,所有這些都要根據國家政策進行方向的把握,華為提供技術。 所以這裡就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醫改的方向也是我們發展的方向,怎麼更快捷的解決看病難問題,是我們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推出一種業務叫魔屏,和上海電信一起推的,就是在家裡裝一個資訊終端,這個終端裡面我能不能進行醫院的排隊、掛號,或者是簡單的資訊收集? 這是我們很好的問題。 第三,我們會和政府一起解決一件事情,醫生知識現在實際上是沒有算錢的,我們現在跟政府也在配合,看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裡面有很多技術問題,解決好了這個問題就可以在家裡看病了, 以前不能在家裡看病很大的問題是看完病之後你的藥如果不從這家醫院買的話,醫院是一分錢都收不到的,醫院就沒有這種動力,因為醫生的知識沒有轉換成生產力,醫院體現的是什麼? 醫院體現的是這個藥的錢,賺的是藥的錢,而不是知識的現,所以第三個是更好的和政府一起更好的解決醫生知識的問題,如果解決了我們就能更好的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在家庭裡面。 這也回答了剛才那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認為政府必須要在這上面花很大的力氣,因為我們的解決方案都是隨著政府的政策來的,如果他有了徹底解決醫生知識轉換成生產力的政策,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家裡看病,到藥房買藥就可以, 甚至我在藥房劃我社保卡的時候就能看到某個醫生給我開的處方,就可以拿到處方藥,整套系統是我們非常重要希望解決的問題。 更廣泛的甚至跟藥店、跟社保如何結合? 這是需要我們要跟政府、醫院解決的問題。 當然從技術上可能會更好的發展雲計算技術、伺服器、存儲、網路設備,使這些更先進,發展出適合醫療行業的三個東西,這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一個,資訊安全,這是我們強調的追求,在資訊化的腳步上面永遠不要忘記資訊化還有個安全問題,今天我的一個合作夥伴也來了北大,我剛才看到他了,我跟北大一直在配合解決資訊化安全問題,就是存儲如何進行更好更廣泛更優的加密, 這是我們非常大的問題,也是個非常長遠的課題。
記者:也就是說華為在向使用者推產品相關解決方案的時候首先都是綁定政府來做?
張建華:這個不叫綁定,應該說是我們和政府一起合作一起來推動,因為我們有了想法和技術,要把這個技術轉換成生產力的情況下必須得到政府的認可,也許這個技術在醫療行業就不適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不適合,或者說它非常適合, 符合長遠的發展,這些資訊我們都必須來自于和政府的合作,所以我們跟國家的很多標準阻止,跟國家的資訊化部、通信產業聯盟,等等這些都在進行廣泛的合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想更多的不是綁定,更多的是合作,這裡面一定有華為自己的貢獻,華為不是一個聽眾,不是一個被動接受者,更多的是一個參與者,我想這也符合我們公司長遠的發展方向。
記者:在家裡遠端看病,主要是醫生的知識轉換為生產力方面,目前推進到什麼程度了?
張建華:我們希望真正的專家在家裡,什麼意思呢? 並不是只掛個號然後到醫院,我們希望解決更多的問題,這裡面涉及到三個標準的制定:第一,政策標準,政策今後如何支撐這件事情? 第二,技術上的標準,如果在家裡我的資訊能夠被醫院接收,還能保密,還能跟自己的醫保、社保等等這一系列的系統配合,這需要一整套的標準。 第三,需要底層技術支撐的標準,比如伺服器的標準,它對醫院實際上有一些特殊應用。 這是華為的獨特貢獻,我們更多的是傾向于後面兩部分跟很多國家機構進行合作,包括資訊化部、標準所等等都在進行合作,應該說現在處於標準制定草稿的階段,因為這個更多的是傾向于標準的制定之後才能真正的全面推廣, 而不是一家醫院的試點或者一個城市的試點,這是很難做到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