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創業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心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具備
好久沒寫文章了,不過博客這件事情我一直是掛在心上的。 也有不少朋友不斷提醒我該寫了,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關心。 正是因為朋友們的關心,我一直在認真地想應該寫點什麼。 最近對「心態」有點感悟,寫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覺得很多時候,特別是在中國現階段,能否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份事業做好,心態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而心態,從根本上又取決於對事物的認識程度。 中國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舞臺,也為風險投資機構帶來了無限的機會,分眾傳媒、尚德太陽能、盛大網游等獲得風投支援企業成功的故事,直接帶動了各自領域內一大批的追隨者, 並且確實有不少跟隨者在其領域內已經舉足輕重。 中國太陽能產業已經有10家海外上市公司,並且還會有新的上市公司出現,媒體和網游也不斷有並購和IPO的消息,對業界形成不小的衝擊。 然而,作為投資機構,在肯定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前提下,我們必須冷靜的看待蘊含于一波又一波熱潮中的創業和投資機會。 我們的投資理念之一是不喜歡跟風,對於比較熱的行業,我們會基於自己對行業的認識來決定是不是要進入這個領域,前段時間WEB2.0和視頻比較熱的時候,我在不少場合表明我們對這兩個領域持謹慎態度。 在教育行業比較熱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領域是值得花時間的,也投資了一家教育企業。 在投資策略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難以預料對錯。 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應該把自己的決策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並且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 別人能成功,並不意味著你也能成功,行業有機會,並不意味著任何人都能抓住這個機會,反之亦然。 創業不容易,無論成功與否,創業者都值得最大的尊重,不過在我同創業者打交道的過程中,常常感覺到創業者的心態對企業的成敗有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和中國本土創投機構的增多, 投資者面臨的競爭也在加劇,如何做好投資,也要求我們自身調整好心態。 我很希望能夠和創業者交流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創業者和投資者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有所不同。 這裡,我從投資者的角度談談我對創業者的心態、投資者的心態的認識,希望對創業者能有所啟發。 同時,也期待能夠聽到創業者的回饋,分享他們的經驗,從而改進我們的工作。 我相信,投資者和創業者之間的真誠交流,會使我們對這一問題認識的更深入,也更有助於共同打造一流的企業。 創業者:遠瞻而務實是打造一流企業的基礎 第一,把企業的成功寄託在融資成功上,將會使創業企業陷入被動的狀態 作為專注早期和成長期企業的投資機構,我們接觸的很多企業都處於確實需要資金支援的階段。 而越是早期的企業,其風險往往越高,因而融到資的可能性相對也越小。 事實上,我們每年接觸近千家企業,最後能夠投資的只是很小的比率。 這在客觀上給創業者造成融資很難的印象,同時也容易讓創業者把能否創業成功寄希望于能否融資成功上。 從我的理解看,創業企業大都需要資金的支援,但企業最好能夠有兩手準備,融到資,有融到資的戰略,暫時融不到資,也要有足夠的準備自己去慢一點發展業務,對於融不到資就面臨解體的企業,從投資者的角度看是有較大擔心的。 另一方面,只要企業本身確實有發展潛力,我覺得融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雖然不同的投資機構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但所有的投資者都錯過一個好專案的概率還是很小。 企業融不到資的真正原因,是企業本身存在一些讓投資者顧慮的重要因素,比如團隊不過硬,不能讓人信服可以做到本行業的領先者,或者是商業模式存在問題,難以較快的擴張等。 對於創業企業所在的行業,投資者往往只能有個大概的瞭解,投資者想瞭解的主要問題是創業者能夠在多長時間內把企業做到多大規模,以及各種退出管道(國內外上市還是並購)的可能性, 包括現在國內外已有的上市公司或並購企業與創業企業的相關度、在市場和企業運營層面的比較等,而創業者應該對此有深入的理解並能夠跟投資者說清楚。 在分析清楚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創業者抱著無論是否能融到資都會堅決把企業做起來的信心,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會有投資機構主動找上門來。 第二,長遠發展戰略和扎實的執行力,對於企業的發展缺一不可 一個企業能否做起來,我覺得有兩點很關鍵。 一是創業者要有長遠眼光,有胸懷,有志于把企業帶到一個國際化的平臺;二是必須要有很強的執行力。 我接觸的一些創業者,包括已經融到資的企業,能夠看得很遠,對企業未來的設想很美好,而且聽下來這些想法也都合理,但是在執行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很多想法實現不了或者實際結果與設想有較大的差距。 對於這種情況,我建議創業者能夠認真的想一想,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中層管理團隊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原因,比如有的創業者可以把企業從零做到100人的規模,但對更大規模的企業運營缺乏經驗並且在短時間內難以明顯提高, 這時候創業者應該有胸懷去尋找一個更能勝任這個崗位的人來運營公司,自己可以做董事長並參與到自己擅長的業務中去,這樣的創業者是投資者很青睞的。 還有一類創業者,具體的工作做的很好,但是缺乏大局觀和長遠戰略的規劃。 在我們投資的企業中也有這樣的情況,創業者事必躬親,在技術、生產細節上投入的精力很多,也能夠使企業短期盈利,但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缺乏清楚的認識,而且沒有意識去主動思考這個問題, 這樣企業未來會做到多大規模就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我們建議這類創業者多花一點時間思考公司的戰略問題,並且要有意識的培養這種能力。 如果自己確實對此不擅長,要能夠吸引這樣的人才加盟並且給予其足夠的決策權。 創業者這種開放的心態對於企業的發展常常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投資者:以創業者的心態投資企業 雖然中國市場的海內外投資機構在不斷增多,但是相對於龐大的需要資金支援的企業,資金量畢竟還是不足。 有很多企業向你提出融資需求,就容易使我們這種做VC的感覺自己高高在上,而這種心態恰恰會成為導致投資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 如前面所說,如果一個企業真的不錯,是有較大把握拿到錢的,所以,常常會出現多家VC同時看好一家企業的情況,這時候,融資企業的主動權要更大一些。 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希望被尊重,如果投資者以一種高姿態去和創業企業談,企業會接受嗎? 在企業發展狀況不太好的情況下,有可能企業會忍一時而融到資,但我想從長遠來看投資者能否得到好的回報仍然是個問號。 如何能夠讓自己看好的創業企業認可自己,如何在眾多的投資機構中實現我們的差異化,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我想創業者在選擇VC的時候,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除了資金之外,投資機構還能給創業企業帶來什麼價值?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風險投資機構之一,我們在海內外都有比較廣泛的人脈和資源積累,很多時候我們的資源可以對創業企業提供直接的,有時是較為關鍵的説明,比如拓展大客戶市場、招聘高端人才等, 但有時候我們對創業企業短時間內能夠提供的直接説明不大,創業者在其所在的行業內的資源比我們要深厚的多,這時候如何讓創業者認可我們,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我的性格喜歡直來直去,能幫上忙就說能幫上忙,並且盡力的去幫,暫時幫不上忙,就跟人家說幫不上,但是我們會以創業者的心態和創業企業一起去成長,去面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最終目的是和創業者一起去共同創建一個一流企業,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相信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有價值的。 事實上,我們確實也投入了不少的時間在和我們已經投資的公司一起解決各種問題,比如中層員工的流失問題,暫時的資金短缺問題,以及説明企業探討一些業內的並購機會並結合我們的優勢促使合作最終能夠順利完成。 反過來說,當多家VC同時看好一家企業的時候,我也不主張降低身份去和企業談判,道理是一樣的。 以平等的心態,以雙贏為導向,把自己置身于創業者的位置去考慮企業的發展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自己可能提供的説明,是贏得企業信任進而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 前面提到,我們的投資理念是不喜歡跟風,如果一個細分行業或者一個企業被炒得很熱,我們參與的可能性就會減小,一是因為這裡面可能會有泡沫的成分,二是即使企業真的不錯,價格也會被炒得很高。 對於我們看好的專案,我們會根據對企業未來的收益預期和可能的風險,並結合市場行情,給企業一個合理的價格,但我不贊成以高價格去爭專案。 而且,如果企業在早期、成長期階段以價格的高低來選擇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未必有利,一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高價格意味著投資者對企業高的預期;二是如果企業需要後續的融資,難度也會相應加大,從而對投資機構的選擇機會會減少。 如果不能投資,我們也很希望和創業者成為朋友,因為任何一個投資機構出於各種原因都很難投資所有自己看好的企業。 這個機會失去了,還有下一個,好的行業、好的企業會不斷出現的。 當然,我們會經常反思並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爭取能夠讓更多的優秀企業認可我們。 最後,說說我自己。 我經常和我的同事說,要看清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急,要有自己的見解,不為外部潮流所左右。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急躁的時候,都有被感性因素主導的時候,我也不例外。 我身處「投資戰場的第一線」,經常會聽到某某投資機構投了某某企業,當看到被投資企業確實很好又在我們投資領域範圍內,而自己在此之前根本沒有聽到過這個企業名字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太不到位 ;當我們所投資的企業出現較大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性子也會比較急,和創業者溝通的時候過於堅持自己的觀點。 如前面所說,心態從根本上是反映了你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心態不太好的時候,很可能是你對問題沒有看清楚,看得不夠遠的時候。 我經常會自己一個人思考,特別是在晚上比較安靜的時候,感覺收益頗多。 在做投資的各個環節當中,從找專案,談專案,到投資後和創業企業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可能會犯錯誤。 針對目前的不足,分析清楚原因,然後探討有效的解決方案,和保持良好的心態是相輔相成的。 我也建議我們的團隊多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性思維,也有自己的盲區,集體的智慧常常能夠體現出1+1>2的力量。 我相信,和創業者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根據彼此的經驗交流和對事實的分析調整好各自的心態,雙方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我們就有機會和優秀的創業企業共同締造未來若干個優秀民族品牌。 作者:張穎 系matrixpartners中國聯席主管合夥人 david.zhang@wiharper.com.cn david.zhang@matrixpartners.com.cn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