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安裝時遇到的概念解析 linux是由核心、Shell、 檔案系統加上linux的一些工具組成的。1)linux內的所有資料都是以檔案的形態來呈現的。2)掛載就是利用一個目錄當成進入點,將某磁碟分割的資料放置在該目錄下。關於掛載我們需要知道以下兩點a)單一目錄不應該掛載多個檔案系統b)作為掛載點的目錄理論上應該為空白若不是空的當掛載某個檔案系統後,那個目錄的資料將會被隱藏(不是被覆蓋),直到被掛載的分區被卸載,該目錄的資料才能被顯示。3)在Linux這個系統當中,幾乎所有的硬體裝置檔案都在/dev這個目錄內,如表設 備裝置在Linux內的檔案名稱IDE硬碟/dev/hd[a-d]SCSI/SATA/USB硬碟/dev/sd[a-p]隨身碟/dev/sd[a-p](與SATA相同)軟碟機/dev/fd[0-1]印表機25針:/dev/lp[0-2]USB:/dev/usb/lp[0-15]滑鼠USB:/dev/usb/mouse[0-15]PS2:/dev/psaux當前CDROM/DVDROM/dev/cdrom當前滑鼠/dev/mouse磁帶機IDE:/dev/ht0SCSI:/dev/st0一個sata硬碟被命名為sda 另一個硬碟才是sdb,而不是sda的分區就是sdb了4)下面我們來看磁碟的分區若將硬碟以長條形來看,然後將柱面以直條圖來看,那麼那64bytes的記錄區段。 假設上面的硬碟裝置檔案名稱為/dev/hda時,那麼這四個分區在Linux系統中的裝置檔案名稱如下所示,重點在於檔案名稱後面會再接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與該分區所在的位置有關。P1:/dev/hda1P2:/dev/hda2P3:/dev/hda3P4:/dev/hda4我們假設硬碟只有400個柱面,共分區成為四個分區,第四個分區所在為第301到400號柱面的範圍。當你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時,那麼第一到第四個分區的代號應該就是C,D, E, F。當你有資料要寫入F盤時,你的資料會被寫入這塊磁碟的301~400號柱面之間。由於分區表就只有64bytes而已,最多隻能容納四個分區,這四個分區被稱為主(Primary)或擴充(Extended)分區。根據上面的圖示與說明,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重點資訊:其實所謂的"分區"只是針對那個64bytes的分區表進行設定而已。5)建立根目錄分區和根目錄下的子目錄有人專門寫了文章,在此先不做深究。理解為在系統安裝的時候,必須要在硬碟上划出一塊空間,這塊特殊的空間就叫作根(root),因為在建立根目錄時你也為這塊空間安裝了檔案系統,所以以後系統就能找到這塊空間了。/bin:存放最常用命令; /boot:啟動Linux的核心檔案(1. 100m); /dev:裝置檔案; /etc:存放各種設定檔; /home:使用者主目錄(6. 剩餘的所有); /lib: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結共用庫; /mnt:一般是空的,用來臨時掛載別的檔案系統; /proc:虛擬目錄,是記憶體的映射; /sbin:系統管理員命令存放目錄; /usr:存放系統預設的軟體相當與c:\windows和c:\progarms的結合;/usr/local : 存自己安裝的軟體 (4. 10g)/var:該目錄存放那些經常被修改的檔案,隨著系統的運行會越來越多,包括各種日誌、資料檔案。(3. 5g)紅色的這幾個必須放在根目錄分區內,其他的遵循 根目錄(/)所在分區應該越小越好(2. 15g),且應用程式所安裝的軟體最好不要與根目錄放在同一個分區內。現在分區一般分為/ 主要磁碟分割 15 gswap swap 記憶體兩倍home 邏輯分區 剩餘的 剩下的分區可按自己的喜好隨意即可。6)安裝完畢後,命令列登入後所取得的程式就是shellshell獨立與核心之外,它跟一般程式差不多。實際上Shell是一個命令直譯器,它解釋由使用者輸入的命令並且把它們送到核心。在輸入一個命令後,shell完成以下工作:1文法分析2處理萬用字元轉向 管道 和工作機制3搜尋並執行命令Shell也有多種不同的版本 其中bash就是比較有名的一個BASH:是GNU的BourneAgain Shell,是GNU作業系統上預設的shell,大部分linux的發行套件使用的都是這種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