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linux 電腦基礎
電腦系統
電腦系統組成的兩大部分
硬體系統
主機
中央處理器CPU{運算器,控制器}
記憶體儲器{ROM,RAM}
外部裝置
外部儲存空間{硬碟、磁碟片、光碟片、磁帶等}
輸入裝置{鍵盤、滑鼠、掃描器等}
輸出裝置{顯示器、印表機、繪畫儀等}
其他裝置{數據機等}
軟體系統
系統軟體
作業系統
程式語言處理系統
資料庫管理系統
服務程式{檢查、診斷、偵錯工具}
應用軟體
跨平台 app軟體{如office辦公軟體包等}
專用應用軟體{使用者程式}
馮·諾依曼體繫結構,1946提出,電腦五大結構:
CPU{運算器,控制器}
儲存空間
輸入裝置
輸出裝置
計算機規模劃分和功能用途
巨型電腦:國防、科學計算(如我國天河一號)
大型電腦:科學計算、資料處理(如IBMz13)
小型電腦:資料擷取(如IBM-AIX,HP-UNIX)
微電腦:商業用途、辦公自動化等
伺服器按照功能劃分
Web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郵件伺服器、檔案伺服器、中介軟體應用伺服器、Log Service器、監控伺服器,程式版本控制伺服器、虛擬機器伺服器、列印伺服器、域控制伺服器、多媒體伺服器、通訊伺服器、ERP伺服器等
伺服器按外形分類:
塔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rack)、刀片式伺服器(叢集伺服器比較多)
現在的伺服器,應當盡量避免單點故障(single failture)
伺服器按照CPU體系架構分類:
非X86伺服器:RISC、EPIC,特點是比較貴、穩定性好、效能強,一般用於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核心。
X86伺服器:CISC、特點是便宜、穩定性差。
主要生產伺服器CPU的公司
INTEL:XEON至強、安騰
AMD:ALTHLON MP
IBM:POWER CPU
1.伺服器硬體
主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組成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片、I/O控制晶片、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外掛程式等元件
BIOS:BASIC INPUT OUPUT SYSTEM
2.記憶體:分為記憶體(RAM)和外存(ROM)
RAM:斷電後資料丟失
記憶體RAM頻寬的計算方法
DDR2 667 ,運行頻率333MHz,頻寬為
333x2x64/8=5400MB/s=5.4GB/s
DDR2 800 , 運行頻率400MHz,頻寬為
400x2x64/8=6400MB/s=6.4GB/s
ROM:斷電後資料可以儲存(硬碟,隨身碟等)
硬碟的組成
儲存介質(Media):碟片
讀寫頭(Read Write Head):磁頭
馬達(有5k4RPM、5k9RPM、7k2RPM、1wRPM、1.5wRPM等轉速)
硬碟容量儲存單位轉換
1byte位元組=8bit位
2^10 1024b=1k
2^20 1024K=1M
2^30 1024M=1G
2^40 1024G=1T
2^50 1024T=1P
2^60 1024P=1E
2^70 1024E=1Z
2^80 1024Z=1Y
2^90 1024Y=1B
注意,廠家的生產的硬碟是按10進位的,所以硬碟的容量並不和標準的2進位格式容量相同。
硬碟介面類型:
目前主流的硬碟介面為SATA和SAS介面,
因此,硬碟按介面類型可分為SATA硬碟和SAS硬碟。
伺服器的效能短板:
如果CPU有每秒處理1000個服務要求的能力,各種匯流排的負載能力能達到500個,但網卡只能接受200個請求,而硬碟只能負擔150個的話,那這台伺服器得處理能力只能是150個請求/秒,有85%的處理器計算能力浪費了。在電腦系統當中,硬碟的讀寫速率已經成為影響系統效能進一步提高的瓶頸。
儲存網路:
DAS----直接連接儲存(Direct Attached Storage
存放裝置與主機的緊密相連。
管理成本較低,實施簡單。
儲時直接依附在伺服器上,因此儲存共用受到限制。
CPU必須同時完成磁碟存取和應用啟動並執行雙重任務,所以不利於CPU的指令周期的最佳化,增加系統負擔。
NAS-----網路連接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通過區域網路在多個檔案伺服器之間實現了互聯,基於檔案的協議(NFS、SMB/CIFS ),實現檔案分享權限設定。
集中管理資料,從而釋放頻寬、提高效能。
可提供跨平台檔案分享權限設定功能。
可靠性較差,適用於區域網路或較小的網路。
SAN-----存放區域網路(Storage Area Networks)
利用高速的光纖網路連結的伺服器與存放裝置,基於SCSI,IP,ATM等多種進階協議,實現儲存共用。
伺服器跟儲存裝置兩者各司其職。
利用光纖通道來傳輸資料﹐以達到一個伺服器與儲存裝置之間多對多的高效能、高穩定度的儲存環境。
實施複雜,管理成本高。
POSIX: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IEEE在作業系統上定義的一系列API標準
POSIX相容的程式可在其它POSIX作業系統編譯執行
編程介面
低級語言
機器語言:0和1
組合語言:和機器語言一一對應,與硬體相關的特有代
碼、驅動程式開發
中級語言:C
系統級應用、驅動程式
進階應用程式:java, Objective-C,C#,python, php
應用級程式開發
伺服器三大作業系統
Windows:
Linux:GNU/Linux
Unix:
System:(Bell Lab)
AIX (IBM)
Solaris (SUN)
HP-UX (HP)
BSD: (BSRG)Berkeley System Distribution
NetBSD
OpenBSD
FreeBSD
Linux起源
1969unix誕生,(PS:linus也是1969年出生)
1984年:Richard Stallman發起GNU項目和自由軟體基金會
GNU是英文GNU is not Unix的意思
建立開源的UNIX工具 + 生產力版本,如GCC和VI軟體
建立通用公用許可證(GPL)
開源軟體許可實施原則
1991年:Linus Torvalds發布Linux
建立開放源碼,類Unix的核心,在GPL下發布
Linux作業系統:
Linux核心+ GNU工具=完整的類UNIX作業系統
Linux發行版
slackware: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SLES)
opensuse案頭
debian: ubuntu,mint
redhat: rhel: redhatenterprise linux
每18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CentOS:相容rhel的格式
fedora:每6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ArchLinux:輕量簡潔
Gentoo:極致效能,不提供傳統意義的安裝程式
LFS: Linux From scratch 自製Linux
Android: kernel+busybox(工具集)+java虛擬機器
開源協議
開源:軟體和原始碼提供給所有人
自由分發軟體和原始碼
能夠修改和建立衍生作品
作者的代碼完善
軟體分類:商業,共用,自由
世界上的開源許可證,大概有上百種
GPLv2, GPLv3, LGPL(lesser):copyleft,WordPress
Apache: apache
BSD: bsd
Mozilla
Apache
MIT
650) this.width=650;" src="http://s2.51cto.com/wyfs02/M02/84/91/wKiom1eVaHTAUkdtAAKR9saDaqw550.png" title="1.png" alt="wKiom1eVaHTAUkdtAAKR9saDaqw550.png" />
Linux哲學思想
1.一切皆檔案(包括硬體)
2.由眾多目的的單一應用程式組成:一個程式只做一件事,且做好
3.組合目的的單一的小程式完成複雜的任務
4.盡量避免跟使用者互動
5.使用文字檔儲存配置資訊
6.提供機制,而非策略
其他未整理筆記
部分FHS理解
/根目錄
/boot kernel
/home 家目錄
/root root使用者的家目錄
/dev 硬體目錄
/etc 設定檔目錄
/usr 相當於windows系統的windows和program檔案夾
/lib64庫檔案目錄
/var 變化的檔案,放日誌之類的檔案夾
/proc 記憶體資料,進程檔案,虛擬資料,不佔用磁碟空間
LINUX磁碟分割
IDE
/dev/hda,hdb
/dev/hdc 老ide裝置這個一般是光碟機
SCSI
SATA
SAS
USB
/dev/sd[a-z],sdaa,sdab,sdaz,sdba....如此類推
MBR
主要磁碟分割:一個磁碟<=4,
擴充分區: 最多一個+主要磁碟分割<=4
/dev/sda1-4 主要磁碟分割 , 主要磁碟分割的號碼可以在1-4的範圍內自訂,但是建議預設就可以了
邏輯分區:
/dev/sda(5-n)
/dev/sda1 mount掛載 c:\testdir
GPT
支援2.2tb以上硬碟
主要磁碟分割可以有多個
IDE
/dev/hda,hdb
/dev/hdc 老ide裝置這個一般是光碟機
SCSI
SATA
SAS
USB
/dev/sd[a-z],sdaa,sdab,sdaz,sdba....如此類推
MBR
主要磁碟分割:一個磁碟<=4,
擴充分區: 最多一個+主要磁碟分割<=4
/dev/sda1-4 主要磁碟分割 , 主要磁碟分割的號碼可以在1-4的範圍內自訂,但是建議預設就可以了
邏輯分區:
/dev/sda(5-n)
/dev/sda1 mount掛載 c:\testdir
GPT
本文出自 “~微風~”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wanweifeng.blog.51cto.com/1957995/1829537
7.20_電腦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