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實驗一 Java開發環境的熟悉
實驗內容
1.使用JDK編譯、運行簡單的Java程式;
2.使用Eclipse 編輯、編譯、運行、調試Java程式。
實驗要求
1.沒有Linux基礎的同學建議先學習《Linux基礎入門(新版)》《Vim編輯器》課程;
2.完成實驗、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模板見QQ群,注意實驗報告重點是運行結果,遇到的問題(工具尋找,安裝,使用,程式的編輯,調試,運行等)、解決辦法(空洞的方法如“查網路”、“問同學”、“看書”等一律得0分)以及分析(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示,有什麼收穫,教訓等);
3.實驗報告中統計自己的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時間:
| 步驟 |
耗時 |
百分比 |
需求分析 |
13分鐘 |
21% |
設計 |
18分鐘 |
30% |
代碼實現 |
25分鐘 |
41% |
測試 |
5分鐘 |
8% |
分析總結 |
61分鐘 |
|
4. 嚴禁抄襲。
實驗知識點
1. JVM、JRE、JDK的安裝位置與區別;
2. 命令列運行javac;java;javac -cp; java -cp;
3. PATH,CLASSPATH,SOURCEPATH的設定方法與應用;
4. 包管理:package;import;javac -d ;
5. Eclipse(Netbeans)管理Java項目,調試:斷點、逐步執行等;
6. Java基礎文法:類型與類型轉換;變數;運算子;流程式控制制等;
7. JDK協助文檔的使用。
實驗步驟
(一)命令列下Java程式開發
- (建議大家花點時間學習一下Vim)編輯Hello.java,並輸入以下代碼:
- 1 package ljp;
- 2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3 public class Hello{
-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5 System.out.println("Input your first name, please:");
- 6 Scanner s = new Scanner(System.in);
- 7 String name = s.next();
- 8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name + " !");
(二)Eclipse下Java程式開發、調試
- 開啟Eclipse,
- 輸入如下代碼:
1 package ljp;
2 public class HelloJDB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int i = 5;
5 int j = 6;
6 int sum = add(i, j);
7 System.out.println(sum);
8
9 sum = 0;
10 for(i=0; i< 100; i++)
11 sum += i;
12
13 System.out.println(sum);
14 }
15
16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ugend, int addend){
17 int sum = augend + addend;
18 return sum;
19 }
20}
```
3,偵錯工具
設定斷點
(三)練習(通過命令列和Eclipse兩種方式實現,自己的學號後兩位與題目總數取餘的結果再加上1就是自己要完成的題號,在Eclipse下練習偵錯工具)
3. 實現Fibonacci數列功能,並進行測試。
背景知識
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
0是第0項,不是第一項。
這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
設計思路
由於斐波那契數列是無限的,所以決定以實現前10個數為例實現數列功能
首先想到建立數組,然後進行加法迴圈將結果存入數組中
運行結果
參考資料
1.《eclipse精粹 》
2.《Java語言調試技術》
3.《軟體調試的藝術(電子版)》
4.《構建之法 (電子版)》,著者鄒欣Blog
Java實驗一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