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項目成本組成分析(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三、軟體產品生產線建設
軟體項目經過一定階段的研製、孵化和培育逐漸成熟,甚至在局部範圍內實現了銷售。這時軟體產品具備“批量”生產以便規模化銷售的條件,軟體企業可針對成熟產品建立對應的生產線,實現軟體產品的銷售、實施、服務。
1、硬體、軟體費用
軟體產品有兩種銷售形式,批量發行和專案服務。批量發行就是將軟體產品製作封裝成可以由客戶選購的商品,投放市場,這類軟體的功能、價格基本統一,安裝配置過程由客戶根據手冊說明自行完成。專案服務就是不能批量銷售的軟體,由銷售人員與客戶溝通、簽署項目合約,以軟體企業為主在客戶的參與下完成產品的安裝、實施,必要時根據客戶需要進行定製開發,並負責必要的操作培訓和技術培訓。無論是哪種銷售方式,均需要提供軟體正常運行所配套的硬體或軟體。
2、產品製作費用
軟體產品的載體以及相關的附件是有形的,客戶購買到的或提交給客戶的軟體產品需要經過製作和封裝。所以軟體製作費用是不能節省的,這項費用用來製作軟體產品的技術說明、使用者手冊,軟體安裝程式的光碟片燒錄或磁碟片複製。
3、實施費用
批量銷售的軟體一般不需要實施費用,由客戶購買後自行安裝成功後即可使用。大型的軟體項目,例如企業各類管理資訊系統或企業資源計劃、話務中心等,需要依據客戶實際進行個人化的功能定製或配置,需要由軟體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實施完成。
軟體項目的實施,首先由軟體技術人員對客戶開展調研和需求分析,針對客戶實際業務和管理需要確定客戶功能需要,規劃設計出一個能快速適應客戶的軟體項目方案,並經客戶確認。
客戶確認後,技術人員即可根據軟體項目方案在現有軟體基礎上,定製開發客戶個人化的功能,開發出客戶需要的軟體系統。
最後,由技術人員在客戶現場進行軟體的安裝、配置,協助客戶完成軟體初始化工作,必要時從舊系統資料匯入新系統。經培訓後軟體進入運行,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後即可進行軟體項目的交付。
培訓方面涉及的範圍比較大,從前期的進階培訓到後期的操作培訓跨度大,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差別較大。此外,對一些大客戶需要提供系統管理培訓,軟體企業一般採用自助培訓或委託專門的培訓機構(例如Oracle認證的資料庫工程師)來完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軟體項目的實施費用由需求調研、方案設計、安裝調試與配置、培訓、資料和驗收等費用組成,必要時包括項目評鑑費用和第三方檢測費用。
4、售後服務費用
不同於傳統的工業產品,軟體產品尤其是軟體項目更多的體現在服務,所以軟體產業重在服務。尤其大型的公司資訊化項目,其要求的支援人員和服務更高,只有提供周到、及時的服務才能保證資訊化項目的順利運行。有條件的甚至需要在軟體企業的協助下建立客戶自身的維護團隊,以負責軟體的維護、功能擴充和升級。
售後服務主要由支援人員、產品維護和產品升級組成。支援人員一般由客戶服務技術員負責解答客戶在使用軟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記錄。產品維護由客戶服務技術工程師承擔,主要負責解決軟體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錯誤、故障和缺陷,甚至負責軟體適應性的調整,例如列印票據格式的調整、社會安全號碼碼位元的擴充等。有的軟體企業將產品升級歸屬到維護的範圍,但軟體產品升級一般伴隨軟體版本的升級,是軟體產品產業化、系列化必然,產品的升級由獨立的Team Dev完成,也有的作為新軟體項目對待。升級後的軟體可以作為獨立的軟體銷售,但一般情況下會對老客戶進行優惠升級。
總之,軟體的售後服務費用由支援人員費用、維護費用和升級開發費用組成,軟體產品維護、升級費用的支出往往遠大於產品研製與孵化期的投入,除非軟體產品沒有客戶而不需要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