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 裝置的 顯示密度 是由 裝置的尺寸 和 裝置的解析度 兩個因素決定的. 相同解析度裝置的尺寸越大顯示密度越小, 相同尺寸的裝置,解析度越高顯示密度越高.
2. 顯示密度等級: 160 / 240 / 320 / ...
3. 不同顯示密度下, dp 與px 的換算比不相同:
密度為160時, 1dp = 1px; 密度為240時, 1dp = 1.5px; 密度為320, 1dp = 2dp;
4. 在Android中, 一般寬高用dp,
5. 在不同的drawable-??dpi檔案夾下(如drawable-hdpi), 存放同名的, 表示相同意義的圖片, 當最終App運行在不同顯示密度的裝置上時, 會有限使用對應的drawable檔案夾下的圖片.
6. 新版本的ADT推薦使用mipmap檔案夾取代drawable檔案夾(因為有些密度等級不是160/240/320/... 而是在他們之間的那麼mipmap會更好的處理.
7. 圖形資源,應該存放在drawable檔案夾中, 或者存放在drawable-nodpi檔案夾中.
8. 製作圓角按鈕:
1) 建立一個.xml檔案(檔案名稱不需要加.xml)如: button_shape, 選擇Resource Type: shape,
2) <corners
android:radius="10dp" //圓的半徑
/> //圓角
3) <gradient
android:startColor: "#ff00ff"
android:centerColor: "#00ffff"
android:endColor: "#ffff00"
/> //漸層顏色,(如果想用一種顏色, 可以將startColor 和endColor設定成同一種顏色就可以實現)
4) 將button的 android:[email protected]/button_shape
9. Android不推薦之間將字串寫在程式中, 建議寫在@string中
10. 語言國際和自適應: 裝置切換不同語言環境是,App上的文本也會自動切換. 實現方法是: 在res下建立 values-語言名稱(如中文: values-zh) 的檔案夾, 然後在該檔案下使用xml檔案儲存體文本資源(string資源). 補充: 檔案夾全名(values-語言名稱-r地區名稱, 如: values-zh-rHK), 語言名稱全部小寫, 地區名稱全部大寫.
Android 基礎(裝置顯示密度/圖片自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