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Google全球開發人員大會雖然沒有新的Android系統和裝置,但是還是推出了一些不錯的產品,Android Studio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基於Intellij IDEA開發的Android IDE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其即時編寫布局檔案即時預覽並適配多屏的功能可以說讓苦於介面布局開發的人看到了希望。代碼自動提示、運行響應速度、都比Eclipse來的要好。但這次推出的版本畢竟是預覽版,所以改進的控制項還有很大,大家也不要吐槽不好或難用,有空間,所以才有進步。Google也是將版本號碼置為0.1而非1.0,可見其改進空間之大,我們可以先試用,等待完善版的不斷推出。今天就記錄一下Android
Studio的使用和這兩天我使用的一些感受,先聲明,我是在Mac上試用的,聽說在Windows比較卡頓和記憶體消耗大,在Linux上和Mac上使用應該還是不錯的。
一、下載安裝
到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stalling/studio.html下載安裝包(DMG檔案),開啟並將Android Studio拖動到Applications中去,拷貝完畢即可,可以到應用程式下將表徵圖拖動到Dock上。
二、建立工程
安裝完成後,選擇預設選項點擊OK即可:
進入Android Studio,開始介面和Xcode有點類似,點擊New project建立一個工程,建立過程和在Eclipse上差不多,這裡就不贅述了。是開始介面:
建立工程完畢後就進入了Android Studio主介面。第一次進去可能如所示什麼也沒有,點擊箭頭所示按鈕展開目錄結構,
展開後可以看到Android Studio的目錄結構,和Eclipse的工程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區別:
1.Android Studio的目錄結構本來就代表一個workspace,一個workspace裡面可以有Module,可以將一個Module理解成Eclipse中的一個Project;
2.目錄中將java代碼和資源檔(圖片、布局檔案等)全部歸結為src,在src目錄下有一個main的分組,同時劃分出java和res兩個Group,res和Eclipse下的結構一樣,java下就是源碼的包和類檔案;
3.建立檔案方式的不同,右鍵選擇New或Command+N後出現建立菜單,類型有Java Class,也就是一般的java類,File就是普通檔案,Package就是建包,值得注意的就是Android Component,它直接提供了Android中基本組件的建立。
可以選擇建立Android中不同類型的組件:
三、視窗布局及主題介紹
另外,主介面底部有一個名為Android的選項卡,開啟可以看到DDMS中的裝置資訊和Logcat輸出:
頂部工具列中可以看到和Eclipse中功能一樣的一個選項,這些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大家看到我的主介面是暗色風格,和Google示範的是一樣的風格,大家第一次使用開啟的是預設風格(亮色),如果想要修改的話,進入Preferences(按Command+,)到IDE Settings下選擇Colors&font並設定Schema name為Darcula就可以設定成暗色風格,如果需要自己定義樣式,比如字型大小顏色等,可以建立一個Schema來自己定義
四、布局檔案編寫(即時預覽)
最炫的功能要來了,即時編寫並預覽布局檔案,此項功能著實大大提高開發效率,開啟一個xml布局檔案點擊右側Preview選項卡即可喚出預覽介面,可以選擇很多尺寸的手機進行預覽:
同時,還可以同時預覽多種不同型號和尺寸的裝置,編寫代碼的同時適配多種機型,這不就是當初夢寐以求的嘛!
好了這一篇就寫到這吧,吐槽一下,CSDN的部落格編輯和圖片上傳編輯實在是太難用了,特別是圖片上傳,各種不爽,可以學習下QQ郵箱上傳後調調尺寸吧,介面截個圖傳上去佔大半個螢幕,這麼多年了,該升級下了,讓寫博人情何以堪啊。另外,這兩天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大肆抱怨Android Studio各種不爽,其實大家也不必如此,畢竟是個預覽版,前面也說了,有空間才有進步,以後Android開發人員們必然會慢慢從Eclipse遷移到Android
Studio上來,所以大家還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學習和接受吧,好東西需要時間的磨練和洗禮。
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下一篇將介紹將Eclipse工程匯入Android Studio以及二者之間差別及常用快速鍵說明!
Android Studio使用教程(二)
加入我們的QQ群或公眾帳號請查看:Ryan's
zone公眾帳號及QQ群
同時歡迎關注我的新浪微博和我交流:@唐韌_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