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x (pixels)像素 – 是像素,就是螢幕上實際的像素點單位。
dip或d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裝置獨立像素,與裝置螢幕有關。
sp (scaled pixels — best for text size):類似dp,主要處理字型的大小。
dpi(dot per inch):螢幕像素密度,每英寸多少像素
在 android api 有跟這個同名的成員,擷取方法:
2. dpi是螢幕像素密度。就是1英寸上像素點的個數。
3. sp由於是放大像素,主要是用於字型顯示。
4. dp是與密度無關,sp除了與密度無關外,還與scale無關。
如果螢幕密度為160,這時dp和sp和px是一樣的。即此時1dp=1sp=1px
但如果使用px作單位,如果螢幕大小不變(假設還是3.2寸),而螢幕密度變成了320。
那麼原來TextView的寬度設成160px,在密度為320的3.2寸螢幕裡看要比在密度為160的3.2寸螢幕上看短了一半。
但如果設定成160dp或160sp的話,系統會自動將width屬性值設定成320px的。
也就是160 * 320 / 160。其中320 / 160可稱為密度比例因素。
5. pixel和dip計算公式:pixel值 =(dpi值/160)* dip值
* 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 dp 的單位 轉成為 px(像素)
*/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Value * scale + 0.5f);
}
/**
* 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 px(像素) 的單位 轉成為 dp
*/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Value / scale + 0.5f);
6. 像素密度和解析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解析度是總的像素點,像素密度是單位長度的像素點
HVGA屏density=160;QVGA屏density=120;WVGA屏density=240;WQVGA屏density=120
VGA:Video Graphics Array,即:顯示繪圖矩陣,相當於640×480
HVGA:Half-size VGA;即:VGA的一半,解析度為480×320;
QVGA:Quarter VGA;即:VGA的四分之一,解析度為320×240;
WVGA:Wide Video Graphics Array;即:擴大的VGA,解析度為800×480像素;
WQVGA:Wide Quarter VGA;
即:擴大的QVGA,解析度比QVGA高,比VGA低,一般是:400×240,48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