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app從研發到提測最後到上架這是一個完整的產品周期,需要一套與之相對應的流程來保證品質,前面2個按下不提,今天就來梳理上架的流程。 眾所周知,應用渠道分為App Store和安卓2個,咱們就這2個渠道的上架情況分別來梳理下。 一、App Store 1.開通iOS的開發人員帳號 進入https://developer.apple.com/programs/ios/開通,$99/year費用不便宜,用信用卡付的話需要visa卡,具體註冊流程這裡不細說(註冊步驟http://blog.csdn.net/a283127993/article/details/45828175)。 2.APP名稱 站在運營角度上看,APP名稱在市場的權重是最大的,所以名稱最好是與產品關聯性高的,如銷售易CRM就帶了銷售和CRM這2個關鍵字,在做ASO的時候就很有優勢。 3.副標題 應用程式名稱+副標題可填寫255的位元組,有很多應用其實沒有合理利用到副標題,要不沒填要不就直接堆砌關鍵字,完全不考慮句子邏輯是否通順,另外還要考慮到手機端上標題一般只顯示28個字,其他的字會用省略符號代替。副標題在每次更新時都可以更換,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堆砌關鍵字,長度最多2句話,否則容易被拒。 4.表徵圖 表徵圖是印入眼帘的第一印象,上架是提交的尺寸為1024 x 1024,在有重大節日或功能重大更新時,處於運營的需求可以在表徵圖上加標籤。 5.應用+預覽視頻 App Store的應用和視頻的目的都是介紹應用,然後促進下載。 圖片中不能存在手機外觀素材非iOS裝置或介面非iOS系統,不能存在其他裝置品牌標誌、名稱、商標。 App Store的應用有4個尺寸,分別是640x960、640x1136、750x1334、1242x2208,需要提前準備好,最好放真實的產品;另外手機端會直接顯示前面2張的內容,要將最吸引使用者的點放在前面。 預覽視頻 ● 時間15~30秒(最長時間為30秒,內容不太像廣告,錄屏為主)● 錄屏尺寸640x1136像素 (這個是手機的尺寸,其他還有iPad、iPod的等視頻尺寸)● 視頻預覽幀1張 (與應用的搭配展現在使用者的第一眼印象,必須是視頻中截取的一幀) 具體細節可以參見http://www.ui.cn/detail/27416.html http://www.cocoachina.com/appstore/20140911/9590.html 注意圖片和視頻不能含有其他平台或其他手機廠商的樣式否則容易被拒。 6.應用描述+版本資訊 應用描述可以介紹產品、公司、團隊,詳細描述主要功能點,版本資訊填寫本次版本的更新內容。 注意如果含有其他的產品的介紹或連結,最好不要是需要付費的,否則容易被拒。 7.關鍵詞 iOS關鍵詞可以填寫100個字元,建議每次更新時都可以替換某些無用的詞,更換前可以到ASO100做最佳化測試。 8、示範帳號 如果產品是需要登入才能使用的,需要填寫示範帳號,並且在每次更新前測試下帳號是否能正常使用,否則會被拒。 9、應用內部 應用內部的資訊新聞等文字中如包含第三方市場名稱、介紹、引述等內容將會被拒。 10、從今年6月1日起,蘋果強制要求支援IPv6,反之會被拒。 在版本更新時需要格外注意3-8項,因為每次負責審核的人都不同,審核的點也不一樣,不留神就會被拒。 iOS上線開發注意事項 1、伺服器位址,確保是線上地址。2、版本號碼是否正確。3、無明顯閃退情況4、認證確保正確5、系統相容6、不使用系統私人api7、在帶有評論或者發布資訊的app中,如果沒舉報功能或者後台審核需考慮屏蔽 推薦一篇比較詳細有用文章: appStore上傳蘋果應用程式軟體發布流程_iOS開發群雄_新浪部落格 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解決IOS開發認證“此認證的簽發者無效”的問題_百度經驗
好了,吐槽和發泄的話就少說,下面就正式進入Appstore上架流程了。 1.首先你的準備一個個人開發人員帳號、公司開發人員帳號。---我這裡是公司開發人員帳號,是什麼帳號不要緊,因為只要有開發人員(appstore發布應用)許可權就可以了。2.準備好Xcode以及要上架的項目。(Xcode最好是Xcode7.1以上的版本)--樓樓的Xcode版本就是7.1的。3.進入蘋果開發人員官網:developer.apple.com 點擊account,如: 進入登入介面,登入 4. 登入之後,點擊Certificates, Identifiers & Profiles,為項目建立Bundle ID 、發布認證、以及許可權檔案(Profiles)
進入Certificates, Identifiers & Profiles之後,點擊App IDs-->"+"添加按鈕, 為項目添加Bundle ID 進入建立APP IDs 的介面。 App ID Description 的name 可以隨意填。 Bundle ID 最好的格式是:(如:com.cpmpany.yayade)。 這裡Bundle ID是要和Xcode項目中的Bundle Id 一致的。(最好將項目中的Bundle Id複製過來) 如果有推送功能,要把“Push Notifications”勾選,反正就是項目用到什麼功能或服務就把相應的選項勾選。 之後就是 continue -->register 完成註冊bundle ID的工作 5.接下來就要請求認證。找到mac 內建的“鑰匙串訪問”軟體,鑰匙串訪問-->認證助理-->從憑證授權單位請求認證 之後在認證助理介面填寫相關內容,並將儲存到本地案頭。 如案頭上產生的.certSigningRequest認證 6.返回到之前的開發人員網站:Sign in with your Apple ID - Apple Developer 去產生發布認證。 點擊 “+”按鈕之後,出現以下內容介面,只需要選擇“App Store and Ad Hoc” 即可,然後continue。 、、、、、、、、、、、、、、、、、、、、、、、 如果你發現Production 下面的 “App Store and Ad Hoc”不可選!!! 原因及解決方案:因為一個使用者名稱下只能同時有一個發布認證,你之前建立了某個認證並且沒有使用的話就無法再建立了,先把它撤銷或者使用後才可以繼續建立新的 、、、、、、、、、、、、、、、、、、、、、、、 兩次continue之後,進入以下介面(如) 選擇 “Choose File...”按鈕 ,將我們剛剛產生的.certSigningRequest認證匯入。--->continue--> downLoad-->Done 產生發布認證之後,下載(downLoad)-->找到下載的檔案雙擊自動安裝。 之後我們可以在“鑰匙串訪問”軟體看到我們剛剛安裝好的發布認證。 如果看到開發人員認證無效。解決方案詳見:http://my.oschina.net/sfandy/blog/617139?fromerr=OT2Ptq54 如果解決完“開發人員認證無效”的問題就要將第6步操作重新做一遍,產生有效認證。 7.產生profiles 認證 點擊“+”之後 App ID : 選擇含有對應Bundle Id 的app Id。 之後就是下載檔案:downLoad-->找到下載的檔案雙擊自動安裝。 8. 進入ITunes Connect 建立成功之後會進入: 9.用Xcode開啟你要上架的項目。 將 Release copy 改為 distribution,如。 選擇我們剛剛的distribution 配置(1.)TARGETS裡面的General的Bundle Identifier, (2.)TARGETS裡面的Build Settings的Code Signing Identity 這裡的Provisioning Profiles 選擇我們產生的Profiles認證。 (3.)PROJECT裡面的Build Settings的Code Signing Identity 10. Archive archive時會遇到各種失敗的情況: (1.) 解決方案 :將三方架構重新匯入一遍:即在終端執行:pod update 命令 (2.)ERROR ITMS-90096 解決方案:ios app 上傳時 ERROR ITMS-90096 (3.)Invalid Code Signing Entitlements 解決方案:方案A. 解決Invalid Code Signing Entitlements 問題 - lady-奕奕的個人空間 - 開源中國社區 方案B.Target或者是Project的Build Settings-->Code Signing Identity-->Provisioning Profiles 沒有選擇對應正確的Profiles認證 (4.)出現No matching provisioning profile found: Your build settings specify a provisioning profile with the UUID “7738acfb-4d92-4525-adbe-fb66e9957009”, however, no such provisioning profile was found錯誤提示 解決方案: 試一下這個吧。 Your build settings specify a provisioning profile with the UUID 如果archive成功了,就會出現: 如果UpLoad to App Store 出現以下錯誤: (1.) 解決方案:重新upload to App Store. 11.UpLoad to App Store成功之後,回到ITunes Connect完善app一些具體資訊 注意: 構建版本會在你UpLoad to App Store成功之後的半個小時內,顯示構建的版本。 半個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如下(記得重新整理該頁面): 在構建版本處,出現上面內容之後,直接提交審核。 如果提交不成功出現一下錯誤: SwiftYang 3 樓 · 2016.04.13 17:24 指出作者一個錯誤,希望及時更正,以免誤導更多新手,99美元的是公司帳號or個人帳號,299美元的才是企業級開發帳號,看文章粗心的人很多,雖然你說了是99美元的賬
感謝分享,但是我走到第7步,下載profiles 認證的時候出現錯誤顯示 “developer.apple.com 網頁無法正常運作
developer.apple.com 發送的響應無效。 ERR_RESPONSE_HEADERS_MULTIPLE_CONTENT_DISPOSITION”, 這是怎麼回事啊?? 喜歡(0)回複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 12 樓 · 2016.07.19 09:46兄弟,是不是瀏覽器問題啊。 喜歡(0)回複放下紅領巾: @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 是我建立的不對,目前走到了UpLoad to App Store的地方,報錯三個: 1. The session‘s status is FAILED and the error description is ‘Client unable to connect to server (check UDP port and firewall) (15)‘ 2. The session‘s status is FAILED and the error description is ‘Server aborted session: Destination path directory create failed /users/transporter/vgr_sandbox1_st1/transporter/content/transp (41)‘ 3. ERROR ITMS-90032: "Invalid Image Path - No image found at the path referenced under key ‘CFBundleIconFile‘: ‘icon.png‘" 好糾結啊!!!!! 回複2016.07.19 17:40放下紅領巾: 第一個報錯是網路的問題吧? 回複2016.07.19 17:41 添加新回複放下紅領巾 13 樓 · 2016.07.19 10:24我的App ID弄錯了(報錯:Provisioning profile does not match bundle identifier,因為開始沒用程式中的ID,是胡亂寫的),刪了所有的認證重新弄的,但是拿過程式的ID重新建立ID,報錯“There were errors in the data supplied. Please correct and re-submit. An App ID with Identifier ‘com.ionicframework.*****11‘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enter a different string.”這是怎麼回事啊 喜歡(0)回複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 @放下紅領巾 說明你的Bundle ID ‘com.ionicframework.*****11‘ 不能用。換一個有用Bundle ID 再重頭開始。 回複2016.07.20 09:09放下紅領巾: @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 我現在走到上傳這一步了,遇到報錯 “ERROR ITMS-90032: "Invalid Image Path - No image found at the path referenced under key ‘CFBundleIconFile‘: ‘icon.png‘",在網上搜了很多解決辦法都沒弄通,很多說沒有產生icon.png,但是我在檔案夾裡面看到已經產生它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回複2016.07.20 15:21 添加新回複哎中文不艾漢語 14 樓 · 2016.08.22 14:01剛開始建立一個app處於等待上傳的狀態怎麼刪除呢,建立的時候寫的sku是隨便寫的對app有影響麼,還有就是這個APP在1.0版本等待上傳的時候修改app 的資訊是在目前的版本顯示還是在下個版本2.0顯示 求大神指教 喜歡(0)回複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 @哎中文不艾漢語 如果還沒有到“app等待審核” 這一階段,都算是當前1.0版本 sku填什麼都是沒關係的。 文/做一隻會思考的piger(簡書作者) 原文連結:http://www.jianshu.com/p/996672107eb1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並標註“簡書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