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config 有兩種,分別是伺服器設定檔和Web應用程式設定檔,他們都名為Web.config。在這個設定檔中會儲存當前IIS伺服器中網頁的使用哪種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式安全認證模式、Session資訊儲存方式的一系列資訊。這些資訊是使用XML文法儲存的,如果想對其編輯,使用文字編輯器就行了。
其中伺服器設定檔會對IIS伺服器下所有的網站中的所有應用程式起作用。在.NET Framework 1.0中,伺服器的Web.config檔案是存在:\WinNT\Microsoft.NET\Framework\v1.0.3705中的。
而Web 應用程式設定檔Web.config則儲存在各個Web應用程式中。例如:當前網站的根目錄\Inetpub\wwwroot,而當前的Web應用程式為MyApplication,則Web應用程式根目錄就應為:\Inetpub\wwwroot\MyApplication。如果你的網站有且只有一個Web應用程式,一般說來應用程式的根目錄就是\Inetpub\wwwroot。如果想添加一個Web應用程式,在IIS中添加一個具有應用程式起始點的虛擬目錄就行了。這個目錄下的檔案及目錄將被視為一個Web應用程式。但是,這樣通過IIS添加Web應用程式是不會為你產生Web.config檔案的。如果想建立一個帶有Web.config檔案的Web應用程式,需要使用Visual Studio.NET,建立一個Web應用程式項目。
Web應用程式的設定檔Web.config是可選的,可有可無。如果沒有,每個Web應用程式會使用伺服器的Web.config設定檔。如果有,則會覆蓋伺服器Web.config設定檔中相應的值。
在ASP.NET中,Web.config修改儲存後會自動立刻成效,不用再像ASP中的設定檔修改後需要重新啟動Web應用程式才會生效了。
Web.config檔案中的Session配置資訊
開啟某個應用程式的設定檔Web.config後,我們會發現以下這段:
<sessionState
mode="InProc"
stateConnectionString="tcpip=127.0.0.1:42424"
sql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127.0.0.1;Trusted_Connection=yes"
cookieless="false"
timeout="20"
/>
這一段就是配置應用程式是如何儲存Session資訊的了。我們以下的各種操作主要是針對這一段配置展開。讓我們先看看這一段配置中所包含的內容的意思。sessionState節點的文法是這樣的:
<sessionState mode="Off|InProc|StateServer|SQLServer"
cookieless="true|false"
timeout="number of minutes"
stateConnectionString="tcpip=server:port"
sqlConnectionString="sql connection string"
stateNetworkTimeout="number of seconds"
/>
必須有的屬性是
屬性 選項 描述
mode 設定將Session資訊儲存到哪裡
Off 設定為不使用Session功能
InProc 設定為將Session儲存在進程內,就是ASP中的儲存方式,這是預設值。
StateServer 設定為將Session儲存在獨立的狀態服務中。
SQLServer 設定將Session儲存在SQL Server中。
可選的屬性是:
屬性 選項 描述
cookieless 設定用戶端的Session資訊儲存到哪裡
ture 使用Cookieless模式
false 使用Cookie模式,這是預設值。
timeout 設定經過多少分鐘後伺服器自動放棄Session資訊。預設為20分鐘
stateConnectionString 設定將Session資訊儲存在狀態服務中時使用的伺服器名稱和連接埠號碼,例如:"tcpip=127.0.0.1:42424”。當mode的值是StateServer是,這個屬性是必需的。
sqlConnectionString 設定與SQL Server串連時的連接字串。例如"data source=localhost;Integrated Security=SSPI;Initial Catalog=northwind"。當mode的值是SQLServer時,這個屬性是必需的。
stateNetworkTimeout 設定當使用StateServer模式儲存Session狀態時,經過多少秒空閑後,斷開Web伺服器與儲存狀態資訊的伺服器的TCP/IP串連的。預設值是10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