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總結:
response.redirect:用戶端動作
server.transfer:服務端動作,IE無法感知轉向,可以傳遞當前頁環境
server.execute:服務端動作,IE無法感知轉向,可以傳遞當前頁環境,執行後返回原頁面,與調用外部函數有些相似。
Execute 可以直接執行代碼,可以傳遞當前頁環境
asp重新導向-response.redirect和server.transfer
-response.redirect和server.transfer2006-4-6 23:37:34 www.aspxuexi.com
1. 用戶端重新導向帶來的問題
ASP編程人員通常使用Response.Redirect語句把一個頁面載入到當前正在執行的網頁。然而,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條語句不會自動地使伺服器立即裝入和執行新的網頁。其真正做的是把一個HTTP重新導向前序(redirection header)增加到由Web伺服器發送給客戶的輸出資料流中。這個前序如下:
HTTP/1.1 302 Object Moved
Location newpage.asp
在這個前序中的標準HTTP狀態資訊“302 Object Moved”,告知瀏覽器所要求的資源已經發生移動。Location前序提供相應的網頁地址。當然這個地址不一定是真實的,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欺騙”瀏覽器,使瀏覽器認為可在另一個位置上找到所需要的網頁。實際發生的是,伺服器將執行所請求的網頁,但是通知瀏覽器需要的網頁已經發生移動。這就是在發送任何頁面的內容到瀏覽器之前必須執行Redirect方法的原因。
當一個瀏覽器接受到“302 Object Moved”資訊時,中斷當前的請求並為Location值中指定的網頁發送一個新的請求。這與在網頁的<HEAD>段使用一個META HTTP-EQUIV標記時的工作方式相同,前面給出的HTTP前序還可寫為: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URL=newpage.asp”>
因此重新導向實際上發生在客戶機端,而不是在伺服器上。如果在這個串連的用戶端有一個Proxy 伺服器在使用的話,可能會引起顯示虛假訊息。這就是在使用Response.Redirect時,“The object you requested has been moved and can be found here”訊息經常在客戶機上顯示的原因,正確地使用緩衝通常可以防止這個問題。
在IIS 4.0或更早的版本中使用Response.Redirect時,應該在ASP網頁的開頭開啟緩衝,然後在執行Response.Redirect方法之前調用Response.Clear。當然,在ASP 3.0中網頁緩衝的預設狀態為開啟,因此這不成問題。只要在執行該語句之前使用Response.Clear,以前產生的輸出將不會發送給客戶。
2. 在ASP 3.0中伺服器端的重新導向
在ASP 3.0和IIS 5.0中,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通過使用兩個新的Server對象方法Execute和Transfer,可以避免使用用戶端重新導向。這兩個方法使控制立即轉到另一個網頁,該網頁可以是一個ASP網頁或者是任何其他的資源,例如一個HTTP網頁、壓縮檔或其他類型的檔案。
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是:Execute方法“調用”另一個的網頁,與在指令碼代碼中調用一個子程式或函數非常相似。當另一個網頁或資源已經執行完畢或傳送到用戶端時,控制返回到原網頁中調用Execute方法的語句的下一條語句,並繼續執行。而使用Transfer方法時,控制不再返回到原頁面中,在控制傳送到的網頁或資源的末尾處,執行過程停止。
當前網頁的環境也傳送給了目標網頁或資源,因此這兩個方法更有用。網頁環境包含了原有的ASP對象中的所有變數的值,例如Request、Response和Session對象的集合以及它們的所有屬性。即使該網頁不在同一個虛擬應用程式中,也將傳送Application對象的環境。
結果是瀏覽器認為它仍在接收原先的頁面,它並不瞭解伺服器所做的事情。瀏覽器的地址欄一直顯示相同的URL,並且Back、Forward和Refresh按鈕正常地工作。在使用用戶端重新導向時,尤其是使用HTML META元素時,情況通常不是這樣的。 asp重新導向
=====================
The Execute method executes an ASP file from inside another ASP file. After executing the called .asp file, the control is returned to the original .asp file.
Excute方法能夠在一個ASP檔案內執行另外一個ASP檔案.在執行外所調用的.asp檔案後,控制項會返回原.asp檔案
Syntax 文法
Server.Execute(path)
| Parameter |
Description |
| path |
Required. The location of the ASP file to execute 必須的.所要執行ASP檔案的位置 |
Example 舉例
File1.asp:
<%response.write('I am in File 1!<br />')Server.Execute('file2.asp')response.write('I am back in File 1!')%>
File2.asp:
<%response.write('I am in File 2!<br />')%>
Output,輸出:
I am in File 1!I am in File 2!I am back in File 1!
Also look at the Server.Transfer method to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rver.Execute and Server.Transfer methods.
可以觀察下Server.Transfer方法與Server.Execute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
EXECUTE的巧用
EXECUTE是vbscript5.0的新增功能,以下就此舉一例:
如果我們有一個FORM,內有大批INPUT,RADIO,select等使用者輸入,我們在ASP處理檔案中通常的取值方法是:
dim company,name,eMail,tel,fax,web '可能還有很多....
company=Request.Form("company")
.....
web=Request.Form("web")
然後進行入庫或其他處理。
如果每個表單變數都要使用表單聲明並取值,是件十分麻煩的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我們知道:
FOR each item in Request.form
Response.Write item &"="& Request.Form(item) & "<br>"
Next
可以顯示出所有表單的值,但它們並不能產生多個變數並取得相應的值。如:company=Request.Form("company")
怎麼辦呢?利用EXECUTE:
FOR each item in Request.form
' Response.Write item &"="& Request.Form(item) & "<br>"
'注意下句:
Execute item &"="""& Request.Form(item) & """"
Next
上面的Execute的"="後面加了兩個雙引號("),最後又加了四個("),目的是將它們變成字串,以便Execute執行,否則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錯誤!
好了,下面你可以大膽引用相應的值以便進行入庫或其他處理了。
例如:Response.Write company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