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shell
首先啟動服務端mongod --dbpath d:\app\mongodata
然後開啟shell:mongo localhost:27017
預設是以test使用者操作,我們可以通過mongo localhost:27017/admin 增大許可權
1.建立一個資料庫
use [databaseName]
但是若什麼也不做就退出的話這個空資料庫會被刪除
2.查看所有資料庫
show dbs
3.給指定資料庫添加集合并且添加記錄
db.[documentName].insert({...})
1.插入文檔
db.[documentName].insert({})
2.批量插入文檔
shell 這樣執行是錯誤的 db.[documentName].insert([{},{},{},……..])
shell 不支援批量插入
想完成批量插入可以用mongo的應用驅動或是shell的for迴圈
3.Save操作
save操作和insert操作區別在於當遇到_id相同的情況下
save完成儲存操作
insert則會報錯
4.查看資料庫中所有文檔
show collections
5.查詢制定文檔的資料
查詢所有:db.[documentName].find()
查詢第一條資料:db.[documentName].findOne()
6.更新文檔資料
db.[documentName].update({查詢條件},{更新內容})
例子:
var p=db.persons.findOne();
db.persons.update(p,{name:"zhang"});
1.強硬的文檔替換式更新操作
db.[documentName].update({查詢器},{修改器})
強硬的更新會用新的文檔代替老的文檔
2.主鍵衝突的時候會報錯並且停止更新操作
因為是強硬替換當替換的文檔和已有文檔ID衝突的時候 ,則系統會報錯
3.insertOrUpdate操作
目的:查詢器查出來資料就執行更新操作,查不出來就替換操作
做法:db.[documentName].update({查詢器},{修改器},true)
4.批次更新操作
預設情況當查詢器查詢出多條資料的時候預設就修改第一條資料
如何?批量修改
db.[documentName].update({查詢器},{修改器},false, true)
7.刪除文檔中的資料
db.[documentName].remove({...})
例子:
db.persons.remove({name:"zhang"})
1.刪除列表中所有資料
db.[documentName].remove()
集合的本身和索引不會別刪除
2.根據條件刪除
db.[documentName].remove({})
刪除集合text中name等於uspcat的紀錄
db.text.remove({name:”uspcat”})
3.小技巧
如果你想清楚一個資料量十分龐大的集合
直接刪除該集合并且重建立立索引的辦法
比直接用remove的效率和高很多
8.使用修改器來完成局部更新操作
. runCommand函數和findAndModify函數
runCommand可以執行mongoDB中的特殊函數
findAndModify就是特殊函數之一他的用於是返回update或remove後的文檔
runCommand({“findAndModify”:”processes”,
query:{查詢器},
sort{排序},
new:true
update:{更新器},
remove:true
}).value
ps = db.runCommand({
"findAndModify":"persons",
"query":{"name":"text"},
"update":{"$set":{"email":"1221"}},
"new":true
}).value
ps)
9.$addToSet與$each結合完成批量數組更新
db.text.update({_id:1000},{$addToSet:{books:{$each:[“JS”,”DB”]}}})
$each會迴圈後面的數組把每一個數值進行$addToSet操作
10.存在分配與查詢效率
當document被建立的時候DB為其分配記憶體和預留記憶體,當修改操作
不超過預留內層的時候則速度非常快,超過了就要分配新的記憶體
則會消耗時間
11. 刪除庫中的集合 db.[documentName].drop()
刪除資料庫 db.dropDatabase()
12.shell裡面的help
全域的help,資料庫相關的db.help(),集合相關的db.[documentName].help()
註:shell用戶端內建了js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