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在前面,小弟初用部落格記錄學習路上的一點點小知識點,其中可能有個人理解方面的誤差,或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各位大牛糾正指導,小弟感激不盡!這並不是什麼協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文章,只是小弟將學習到的內容一一寫在部落格上,這樣方便以後複習,還懇請大家勿噴、、
一、進入MySQL用戶端
1、用戶端可以通過.../MySQL/bin目錄下的sql.exe運行用戶端。
1.1:訪問方式一:
-u root -p
/*可以直接在這段代碼的後面添加密碼,也可以按斷行符號後再輸入密碼*/
1.1:訪問方式二:
--host localhost --user root --password
/*host後面的內容指的是用戶端所連向主機名稱的地址, user後面是使用者名稱,password 為密碼*/
2、也可以通過PC機運行命令來運行MySQL,在進入CMD後輸入mysql後,可能會出現出現不是內部命令的提示,這時就需要配置系統內容變數了,即將MYSQL的bin目錄下的檔案路徑添加到path路徑後面即可,注意要添加分號。
3、也可以通過第三方的IDE工具來進行操作資料庫,例如Navicat for MySQL這個工具,但可能在電腦斷網的情況下,無法串連的情況,:
這什麼原因我也不太請楚。這時只需將中的主機名稱或IP地址的“localhost”改為“127.0.0.1”即可!按常理說電腦hosts檔案裡面已經將localhost地址映射到了127.0.0.1的地址上。不需要改寫的,但它確實是改寫了,還是弄不太明白,希望看到這篇作文的網友給提示以下!
二、進入用戶端後的一些基本操作
1、查看資料庫
1 show databases;
:注意最後面的分號也可以用\g代替,不過最好用分號吧,方便簡單。但要注意如果沒有加分號,就表示一行沒寫完,此時命令列是這樣的:
如果一直不停的敲斷行符號,就會一直是這樣,要想結束,就需要添加一個分號即可!
小技巧:在CMD視窗中可以按方向鍵的上下來迅速切換之前輸入過的命令列,也可以按f7快速鍵來調出來以前輸入過的語句來進行選擇:
如若為了查看某一資料庫的表或者執行其它語句,可以先選擇需要的資料庫在進行其它操作,就需要使用下面的語句選擇所需要操作的資料庫
use stu_info;
然後可以選擇查看庫的表,則相應的語句是:
show tables;
繼而在查看錶中的記錄可以是:
select * from stu_id where name = ‘zhangsan‘;
2、可以在用戶端建立使用者並指定其相應的許可權,例如:
grant all on student.* to "stu"@"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tu";
表示建立的使用者名稱為:stu,伺服器為:localhost,密碼為stu。並指定該使用者只能操作student資料庫,*表示可以操作該庫的所有內容。
三、退出資料庫用戶端
可以輸入quit;或exit;或\q;
四、Database Backup與還原
備份:
mysqldump -u root -p student>d:/student.sql
恢複:這時在退出sql之後的匯入操作。
mysql -u root -p student < d:/student.sql
恢複:在sql語句中,可以這樣執行:
create database hello;use hello;source d:/student.sql;
1、23121、1
初學MySQL中的一些小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