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移動使用者交付任意應用程式時部署最佳實務與使用指南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在向移動使用者交付任意應用程式時部署最佳實務與使用指南

 

隨著企業逐步將更多智能手機、平板裝置以及行動裝置 App程式引入業務環境,技術部門也開始在單純提供移動郵件以及瀏覽器功能之外、進一步協助使用者訪問基於Windows以及其它業務應用的重要訊息。訪問商務應用程式能夠為移動工作人員帶來更為出色的生產力水平、響應能力並在服務客戶及同事協作時更為順暢地完成資訊傳遞,從而協助員工達到各類重要營運目標——例如增進客戶滿意度以及加快新產品與服務的市場推廣速度。

為行動裝置提供企業級應用程式訪問能力可通過多種形式實現:

1. 部署第三方行動裝置 App程式與服務

2. 將Windows應用程式移植到移動平台以供每台裝置使用

3. 編寫全新且具備平台針對性的代碼項目

4. 開發基於Web的行動裝置 App程式

5. 建立允許硬體裝置訪問底層特定平台的混合型HTML 5應用程式

6. 使用虛擬化Windows應用程式

在說到賬戶使用者使用體驗時、部署便捷性以及維護及靈活性時,每一種解決方案策略都擁有自己的優勢、短板以及最適合的用例類型。而當員工利用多種多樣的個人裝置在工作中訪問商務資訊時,廣泛而開放的移動世界也會帶來與之相關的嚴峻管理、安全性以及隱私保護問題。

部署第三方行動裝置 App程式與服務

也許等待第三方廠商開發出一套適合實際使用方式的移動平台是為行動裝置提供企業級應用的最便捷途徑。對於那些缺少豐富開發人才儲備的企業而言,這也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即使對於那些技術團隊較為強大的組織,部署第三方應用程式也能協助管理者節約大量耗費在應用程式開發、維護以及更新方面的資源與精力。第三方應用程式往往在顯示效果、使用感受以及效能表現等核心體驗層面針對每一套平台進行了深度最佳化。

此類解決方案的最大局限在於,企業往往需要等等幾個月才能真正使用到實際產品。除此之外,當相關方案真正投放市場之後,應用程式本身可能並不包含我們所需要的全部功能、而且並不支援企業中實際使用的各類移動作業系統。大家可能需要針對各類行動裝置及不同作業系統額外購買並部署其它軟體產品,從而實現預期當中的所有必要特性。當然,如果開發成果品質出眾,第三方應用程式往往會為使用者帶來最出色也最具最佳化水準的解決方案。

應用程式移植

如果當前沒有任何現成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可供使用,對傳統應用程式進行移植則是另一種最便捷、對資源需求最低的可行性行動裝置過渡方案——至少要比從頭開始開發應用程式的全新移動版本要省力得多。從理論層面講,如果應用程式原本是利用C++等具備可移植特性的語言所編寫,大家可以對存在裝置依賴性的部分代碼進行重新編寫、而後通過編譯使其能夠順利運行在每一款移動平台之上。移植也是保證針對特定一種移動平台,例如iOS,的行動裝置 App程式得以運行在其它移動平台,例如Android,上的有效途徑。遺憾的是,移植工作從實踐角度看並不像理論中那樣輕鬆。

精通移動技術的開發人員也許確實有能力將一款Windows應用程式成功移植到移動平台上。然而移植工作其實是一項艱難無比而且充滿未知性風險的複雜任務。在實踐層面講,移植工作通常會涉及大量代碼重新編寫以及針對小型螢幕作出的介面二次設計。

為什麼會這樣?PC應用程式在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對鍵盤、滑鼠、大容量記憶體與儲存資源、高速處理器以及內部串連機制的利用,但這些基礎在智能手機甚至是平板裝置上根本不存在。Windows使用者願意花大量時間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充分享受豐富的功能選項,但移動使用者卻往往希望能夠在街頭漫步或者在咖啡廳中享受休閑時光的同時快速存取某些最基本的功能與資訊。有鑒於此,單純將應用程式移植到移動平台上往往會導致應用程式根本無法提供使用者想要的使用體驗,甚至可能讓裝置飽受效能不足的困擾。如果沒有豐富的開發經驗作為依託,良好的使用者介面根本無從談起,這將導致使用者需要通過大量細微操作才能發揮介面提供的各項功能。往好處說,這會讓使用者變得煩躁甚至憤怒; 往壞處說,使用者甚至會在無意中錯過通知資訊、功能按鈕以及其它一些有時未能直觀顯示的必要組件。

最後,大家可能需要將應用程式移植到多種移動平台之上,這就要求我們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行動裝置適用性工作當中。

不過如果大家的使用者並不需要像其它常見移動使用者那樣對業務應用進行大量操作,那麼移植方案很可能成為一種極具成本效益的解決途徑、順利在不用花什麼大錢的前提下為使用者提供訪問業務應用的能力。

開發原生應用程式

如果一款第三方應用程式的移動版本在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出現,而移植又無法為我們的移動使用者提供適合的使用體驗,那麼開發一款原生行動裝置 App就很值得認真考慮了——特別是在這類應用與企業核心業務緊密相關、而且大家擁有充足開發資源的條件下。

在利用供應商提供的工具開發應用程式的原生移動版本時,大家需要重新審視並最佳化其圖形化使用者介面、顯示效果、網路連接機制、記憶體使用量量以及在不同平台上處理觸控及位置識別等特殊功能的具體方式。大家可以將使用者在生產流程中需要的所有功能囊括於其中,而在使用者脫離生產環境後取消這部分功能。對於一款經過嚴格規劃與開發的原生應用程式來說,提供最佳效能表現與令人滿意的使用體驗可以算是前提性要求。除此之外,行動裝置 App還應該能夠提供大家需要的安全特性,其中包括調用每款移動平台上的原生機制。

開發原生行動裝置 App的主要劣勢在於,我們需要考慮時間因素、複雜性、成本以及規劃與開發所必需的相關資源。出於成本或者技能儲備的考量,中小型企業可能根本無力開發原生行動裝置 App程式。某些企業雖然擁有針對單一移動平台開發應用的資源,但卻仍然無法滿足BYOD環境對於多平台運行能力的實際要求。除此之外,在應用程式的開發週期當中,使用者可能選擇了其它新型裝置或者新增其它要求,這很可能會讓我們的現有開發成果瞬間淪為垃圾。再有,我們的IT部門也需要投入額外資源,用於對應用程式進行更新及維護。但話說回來,如果大家擁有必要的資源以及提供高效能、業務關鍵性應用及其特殊功能所需要的規劃策略,那麼開發原生應用可能會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移動Web應用程式

對於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移動平台的企業而言,開發出一款能夠直接運行在網站之上的應用程式絕對是種一石多鳥的高明選擇。從理論層面講,基於Web機制的單一行動裝置 App程式能夠顯著節約BYOD環境當中需要考慮的必要開發資源。大家可以將其開發為獨立網站或者是在瀏覽器頁面中啟動並執行應用程式。與之相關的所有變更或者升級任務都能夠在網站端完成,而後再統一交付給使用者。基於Web的應用程式能夠以內部方式或者作為第三方SaaS解決方案交付給使用者。

此類方案的弊端在於,基於Web的應用程式可能無法針對單一裝置作出最佳化、因此在實現處理過程中可能犧牲效能表現與功能性。再有,開發人員還需要在設計當中考慮到面向各類行動瀏覽器的細節調整。基於瀏覽器的應用程式還會帶來一系列安全問題,特別是在使用者利用同一套瀏覽器訪問個人網路內容的情況下。受到惡意軟體感染的網站還可能導致使用者裝置受到侵害,並最終將惡意代碼傳遞到業務網路當中。此外,如果大家將一部分Web應用程式後台功能部署在企業DMZ中以實現訪問簡化,那麼這些組件有可能成為駭客及惡意軟體侵入內部網路的可乘之機。

混合型應用程式在效能表現方面要優於純Web類應用程式,這是因為此類解決方案具備更理想的硬體針對性。與面向多種移動平台的原生應用程式相比,混合型開發及後續更新機制所需要的時間更短、對資源的敏感程度也更低。不過混合型HTML 5應用程式在實際表現上恐怕仍然達不到針對特定裝置平台開發的原生應用程式的高度,在可定製程度上也有所欠缺。除此之外,原生應用程式由於能夠接入每套平台上的進階安全功能與加密機制、因此較HTML 5混合應用更為可靠。當然,開發原生應用在接入裝置特有功能方面也要比HTML 5混合應用更便捷。

在這裡,我們建議企業針對佔比最高的移動平台開發一款原生應用程式,再利用HTML 5混合方案將其覆蓋至其它次級移動平台。

HTML 5混合型應用程式

HTML 5為我們帶來一種獨特的優良特性,即將Web開發的跨平台優勢與原生應用程式的高針對性優勢結合在一起。通過此類混合型應用程式,應用程式的大部分主體都能通過HTML 5開發機制實現跨移動平台運行效果,而針對各款平台作出的細節調整則保證了應用程式能夠充分發揮不同平台上獨特硬體及作業系統規格的全部潛力。

HTML 5移動規範當中包含一款JavaScriptAPI,能夠指向各類移動平台之上的多種底層功能。根據這種規範開發出的應用程式將有能力使用硬體上搭載的固有功能,例如裝置網路攝影機,或者平台特性,例如地理定位以及觸控螢幕幕。大家還可以利用數量龐大的第三方JavaScript庫實現更多與裝置自身緊密相關的功能。

案頭系統與應用程式虛擬化

在無需考慮作業系統類型的前提下實現內應用移動訪問效果的最便捷、最快速方式,就是利用虛擬化技術。思傑XenDesktop與思傑XenApp都是相當成熟的案頭系統與應用程式虛擬化平台,能夠協助使用者以虛擬化方式訪問企業級Windows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通過商業網路或者應用程式介面訪問集中儲存在資料中心內的應用程式,並藉助資料流及本地化方式在行動裝置上將安全加密檔案系統與企業強制管理政策加以結合。管理員甚至能夠對應用程式流程進行配置,從而在幾小時內允許使用者以離線方式訪問行動裝置 App,這樣使用者就能在無法接入網路的情況下繼續保有生產能力。

思傑提供一系列用於在個別行動裝置及作業系統上進行虛擬化應用程式使用體驗調整的工具組合,其中包括添加適當的觸控支援能力。

虛擬化方案的主要優勢在於提供成本效益、部署便捷性、多種移動平台適用性以及安全性保障,特別是在應用程式運行在資料中心內部的條件下。虛擬化機制所需要的開發資源也相對更少。其效能表現非常出色,甚至能夠在配合低頻寬串連地提供理想的使用體驗。

不過虛擬化機制的使用者體驗定製能力無法與從零開發的原生應用程式相提並論。在不具備合適原生或者第三方移動解決方案的前提下,虛擬化方案不失為一種優秀的臨時性替代手段。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