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開,一切都那麼簡單。為了串連美國的少數幾個頂尖研究機構,人們設計了最早的“Internet”,以便共同開展科學研究。不論是圖書館員、核物理學家,還是電腦科學家,都必須學習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1962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J.C.R. Licklider最早提出他的“Galactic Network”(超大網路)思想時,Firefox和IE之類的便捷工具連概念都未產生。
Licklider後來繼續在美國國防進階研究計劃局(DARPA)從事電腦研究,在那裡他積極地宣揚網路化思想的重要性。幾乎與此同時,MIT的Leonard Kleinrock和Lawrence G. Roberts正在開展封包交換理論的研究,這是電腦連網的一個核心概念。在Thomas Merrill的協助之下,Roberts於1965年進而建立了第一個廣域網路,他通過一個撥號連線使麻薩諸塞州的一台TX-2連上了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台Q-32。
1966年底,Roberts帶著他的實驗結果來到DARPA,在這裡他構思了進階研究專案管理網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dministration Network,ARPANET)的計劃。此時,Kleinrock正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網路測量中心(Network Measurement Center),這裡被選作ARPANET的第一個節點。正是在這裡,1969年BBN公司成功地安裝了第一個封包交換器,稱為介面訊息處理器(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s,IMP)。斯坦福研究中心被選為第二個節點,1969年10月,在此首次實現了主機到主機的訊息交換。此後不久,又將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和猶他大學增加為節點,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網際網路的前身。
這個時期小型機剛開始出現,DEC公司推出了PDP-1,其後又相繼推出了PDP-8、PDP-11和VAX-11/780,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電腦能力得到了極大增強,而且使用也越來越方便,不像最初只有極少的幾台大型主機時,人們須排隊使用。電腦已經更加平民化;不過,這時個人電腦革命還未到來。
最初,研究人員認為TCP協議只適用於大型系統,因為TCP就是為大型系統設計的。不過,麻省理工學院David Clark的研究小組發現,工作站也可以與大型主機互聯。Clark的研究,再加上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個人電腦領域的爆炸式發展,為網路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幾個大變化。隨著主機數量從很少發展到成千上萬,需要為主機指定不同的名字,這樣人們就不用費勁地去記它們的數字地址。這個變化,以及主機數量的飛速增長,催生了DNS。另外,ARPANET從使用NCP轉為使用TCP/IP協議,後者是軍方使用的標準協議。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網際網路已經建成為一個串連不同研究人員群體的平台,而且其他網路也開始出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立了SPAN;美國能源部建立了MFENet來研究磁聚變能源,另外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助下,還建立了CSNET來開展電腦科學研究。
1989年,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他認為,與其簡單地引用其他人的著作,不如進行實際的連結呢?讀一篇文章時,讀者可以開啟所引用的其他文章。超文本(hypertext)當時相當流行,Berners-Lee還利用了他先前在文檔和文本處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發明了標準通用標記語言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SGML)的一個子集,稱為超文字標記語言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HTML的妙處在於,它能將有關文本顯示方式的資訊與具體顯示的實現相分離。Berners-Lee不僅建立了一個稱為超文字傳輸通訊協定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的簡單協議,還發明了第一個Web瀏覽器,叫做WorldWideWeb。
轉自:http://book.csdn.net/bookfiles/11/100114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