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於windows的資源管理員,動態顯示進程以及記憶體和cpu的佔用率。
top -d 1
ps aux | more
ps排序
ps aux | sort -k4,4n
ps auxw --sort=rss
ps auxw --sort=%cpu
按uid的降序排列 ps aux –sort=-uid
按cpu使用率降序排列 ps aux –sort=-pcpu
按mem使用率升序排列 ps aux –sort=pmem
a 顯示終端上的所有進程,包括其他使用者的進程。
x 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
RSS 進程使用的駐留集大小或者是實際記憶體的大小
VSZ 進程所使用的虛存的大小
%MEM 進程的記憶體佔用率
STAT檢查的狀態:
進程狀態使用字元表示的,如
R(running正在運行或準備運行)、
S(sleeping睡眠)、I(idle空閑)、
Z (僵死)、D(不可中斷的睡眠,通常是I/O)、
P(等待交換頁)、
W(換出,表示當前頁面不在記憶體)、
N(低優先順序任務)、
T(terminate終止)、
W has no resident pages
@@@查看磁碟容量
[root@www.linuxidc.com /]# df -H
查看系統使用者
cat /etc/passwd
成功建立一個新使用者以後,在/etc/passwd檔案中就會增加一行該使用者的資訊,其格式如下:
〔使用者名稱〕:〔密碼〕:〔UID〕:〔GID〕:〔身份描述〕:〔主目錄〕:〔登陸Shell〕
其中個欄位被冒號“:”分成7各部分。
由於小於500的UID和GID一般都是系統自己保留,不用做普通使用者和組的標誌,
所以新增加的使用者和組一般都是UID和GID大於500的。
lastlog檔案在每次有使用者登入時被查詢。
可以使用lastlog命令檢查某特定使用者上次登入的時間,並格式化輸出上次登入日誌/var /log/lastlog的內容。
它根據UID排序顯示登入名稱、連接埠號碼(tty)和上次登入時間。
如果一個使用者從未登入過,lastlog顯示**Never logged**。
注意需要以root身份運行該命令。運行該命令如下所示:
[root@www.linuxidc.com log]# lastlog
Username Port From Latest
查看當前和曾經登入過的使用者
who
如果指明了wtmp檔案名稱,則who命令查詢所有以前的記錄。
命令who /var/log/wtmp將報告自從wtmp檔案建立或刪改以來的每一次登入。
who /var/log/wtmp
個人覺得也可以用last命令,效果一樣。
還可以查看具體使用者的登入,比如:
last reboot
last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