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user.qzone.qq.com/409133413/blog/1208935431
原文如下:
淺談Windows作業系統中常見的資料恢複方法(原創)
說明:
1、這裡只討論恢複的思路,不涉及檔案系統的原理和恢複的具體方法(相關內容請查閱其它資料)
2、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先瞭解一下我們平時使用硬碟的情況:
一個新硬碟我們先要用分區軟體(如:FDISK、Diskgen、PartitionMagic等)將它根據自己的需要分成若干個分區(C、D、E………)便於管理,這個過程只是在硬碟的第一個扇區中寫入MBR及分區表資訊(如果有擴充分區,在其它相應的扇區中也會寫入分區表資訊);但這時還不能向分區裡寫入資料,因為這時各個分區還是一個空城,就像建築工人剛建的一個圖書館,裡面還沒有放書架、編號,也沒有管理這個圖書館中圖書的制度和裝置,要利用各個分區,就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即:進階格式化,進階格式化是針對某一個分區而言的,不是對整個硬碟,Windows作業系統中常見的分區格式(在專業資料上叫檔案系統)是FAT32和NTFS;格式化後我們才可以向裡面寫入資料:先裝作業系統(如果是作主盤的話),然後在裡面寫入你想要寫的內容。
一、分區表的恢複
如果僅僅是分區表資訊破壞,只要把分區表資訊寫回,硬碟中的資料可以100%的恢複。恢複的方法:用分區表恢複軟體(如:Diskgen、易我分區表醫生等)恢複或者用WinHex手工恢複。相比而言,用軟體恢複的速度要快些,但不一定能恢複成功(如果硬碟中原來重新分過區,會留下一些以前的分區表資訊,軟體在恢複時有可能恢複錯誤);用WinHex手工恢複成功率比較高,但需要的時間要長一些,而且你要對WinHex這個軟體比較熟悉,同時你還要瞭解分區表的相關知識。
二、FAT32分區的資料恢複
FAT32分區的資料結構:DBR FAT1 FAT2 DATA(包括根目錄)
恢複原則:
1、如果DBR或者DBR及FAT1破壞,手工恢複比資料恢複軟體恢複的效果要好,而且資料可以全部恢複。
2、分區如果格式化後要恢複裡面的資料(格式化前後都是FAT32分區),一般用資料恢複軟體恢複(除非只要裡面的個別資料用手工方法恢複),恢複資料的成功率(指恢複後能正常開啟)主要看檔案在儲存時有沒有片段(檔案是否儲存在連續的扇區中),檔案儲存時如果有片段,恢複軟體即使是恢複出這個檔案,也不可能正常開啟。因為FAT32分區在格式化時將FAT表全部清空,檔案的資料雖然還在硬碟中,但組織這些資料的鏈沒有了,軟體只能根據這個檔案的目錄項的資訊(檔案的起始簇號和檔案大小)來判斷這個檔案的位置(根據檔案在儲存時沒有片段的原則來處理的),然後把這個檔案的內容組織成一個檔案恢複出來(軟體恢複的原理是本人的猜想,不一定正確!!)。一個FAT32分區格式化後,就像一本你看不懂的E文書,準備找別人翻譯,但這本書沒有頁碼,正準備裝訂,忽然一陣風吹來,把它們吹到滿屋都是,你把它收集起來後,但不知道按怎樣的順序排列,有時可能會有幾頁在一起,沒有吹散,這幾頁有可能是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所以你可以把這一部分內容請別人翻譯出來。
三、NTFS分區的資料恢複
恢複原則:
1、如果是DBR或者$MFT的某些檔案破壞用手工方法恢複,效果要好些。
2、格式化後(格式化前後都是NTFS分區)的恢複用軟體恢複,恢複的成功率比FAT32的要高。因為NTFS的分區在格式化後,原來寫入的檔案的相關資料都沒有丟失,所以恢複的成功率比較高。
四、分區格式化前後的類型不同的恢複
因為FAT的檔案系統和NTFS的檔案系統結構有很大差異,所以如果FAT32分區格式成NTFS分區或者NTFS分區格式成FAT32分區後,恢複的可能性比較大。
恢複的方法:手工恢複DBR,這樣回到原來的分區狀態,然後看能不能看到你想要的資料。當然,在格式化的時候已有一部分資料被覆蓋了,如果你要的資料恰好被覆蓋了,那隻能說你的運氣太差了!!
五、誤GHOST的恢複
誤GHOST有兩種,一種是GHOST後硬碟變成一個分區,還有一種是這個分區的內容GHOST到另個分區上。第一種誤GHOST恢複的方法同前面介紹的分區表的恢複,恢複後除第一個分區外,其它分區的資料都可以全部恢複。第二種誤GHOST的恢複方法就用恢複軟體恢複,沒有覆蓋的資料有可能恢複。
六、檔案刪除的恢複
手工恢複或者用軟體恢複,如果資料沒有覆蓋,有可能恢複成功。
另:隨身碟和手機擴充槽中卡的資料的恢複和FAT32分區的恢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