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lime Text 2中編譯和運行java程式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點擊“preferences”菜單,選擇“Browse Packages”開啟外掛程式所在目錄,找到“java”這一項,雙擊開啟。 尾碼名為sublime-build的檔案是編譯器的命令,找到JavaC.sublime-build,拖入Sublime Text 2開啟進行編輯。下面是我自己做的java程式的編譯和運行檔案,如果已經安裝JDK並配置了環境變數,可以直接複製粘貼。 {
"cmd": ["javac","-encoding","UTF-8","$file"],
"file_regex": "^(...*?):([0-9]*):?([0-9]*)",
"selector": "source.java",
"encoding":"GBK",
"variants":
[
{
"name": "Run",
"cmd" : ["java", "$file_base_name"],
"encoding":"GBK"
}
]
}
"cmd"表示要執行的命令,[]是要執行的命令,可以加參數,參數中不能有空格,每對引號之中的內容之間會自動加上引號。如"javac","-encoding","UTF-8"會以"javac -encoding UTF-8"的形式執行,"$file"表示當前檔案的檔案名稱,帶尾碼名。下面兩行不用調整。最後一行"encoding":"GBK",表示sublime text 2和系統溝通時採用GBK編碼。因為sublime text 2隻支援UTF-8編碼,因為用它編寫的java檔案為UTF-8的編碼,但是windows 中文版系統支援的編碼格式是GBK,如果都是英文,這兩種編碼格式一般沒有中途,但是當出現中文時,兩著不能完全相容,因此如果出現錯誤資訊,無論是語法錯誤還是編碼問題,sublime text 2會無法顯示錯誤資訊。因此編譯時間要加上 -encoding UTF-8的參數,而擷取系統資訊時,要加上"encoding":"GBK",這樣javac編譯就知道來源程式是UTF-8的資訊,而系統執行或者編譯檔案時的反饋資訊返回給sublime text 2時,sublime text 2也知道擷取的是GBK編碼的資訊,就不會出錯了。 "variants":
[
{
"name": "Run",
"cmd" : ["java", "$file_base_name"],
"encoding":"GBK"
}
] 這部分表示運行程式的設定,"$file_base_name"表示檔案名稱,但是不含尾碼名。
"java", "$file_base_name"表示使用java命令執行程式,因為這時不能有尾碼名,所以使用了"$file_base_name","encoding":"GBK",同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