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odel-View-ViewModel構建iOS App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用Model-View-ViewModel構建iOS App

如果你已經開發一段時間的iOS應用,你一定聽說過Model-View-Controller,即MVC。MVC是構建iOS App的標準模式。然而,最近我已經越來越厭倦MVC的一些缺點。在本文,我將重溫一下MVC是什麼,詳述它的缺點,並且告訴你一個新的方式來架構你的 App:Model-View-ViewModel。拿出你的流行語bingo card(賓果卡,一種遊戲卡片-譯者注),因為我們即將進行一次範式轉變。

Model-View-Controller

Model-View-Controller是一個用來組織代碼的權威範式。Apple甚至是這麼說的。在MVC下,所有的對象被歸類為一個model,一個view,或一個controller。Model持有資料,View顯示與使用者互動的介面,而View Controller調解Model和View之間的互動。

在中,view將使用者互動通知給controller。view controller通過更新model來反應狀態的改變。model通常使用Key-Value-Observation)通知controller 來更新他們負責的view。大多數iOS應用程式的代碼使用這種方式來組織。

模型model的對象通常非常非常的簡單。很多時候,他們就是Core Data managed objects,或者避免使用Core Data,就是其他流行的資料模型層。根據Apple的文檔,model包括資料和操作資料的商務邏輯。在實踐中,model層往往非常薄,不管怎樣,model層的商務邏輯被拖入了controller。

視圖view通常是UIKit控制項component,這雷根據習慣譯為控制項)或者編碼定義的UIKit控制項的集合。進入.xib或者 Storyboard會發現一個app、Button、Label都是由這些可視化的和可互動的控制群組成。你懂的。View不應該直接引用model,並 且僅僅通過IBAction事件引用controller。商務邏輯很明顯不歸入view,視圖本身沒有任何業務。

還有控制器controller。Controller是app的“膠水代碼”:協調模型和視圖之間的所有互動。控制器負責管理他們所擁有的視 圖的視圖階層,還要響應視圖的loading、appearing、disappearing等等,同時往往也會充滿我們不願暴露的model的模型 邏輯以及不願暴露給視圖的商務邏輯。這引出了第一個關於MVC的問題...

厚重的View Controller

由於大量的代碼被放進view controller,導致他們變的相當臃腫。在iOS中有的view controller裡綿延成千上萬行代碼的事並不是前所未見的。這些超重app的突出情況包括:厚重的View Controller很難維護由於其龐大的規模);包含幾十個屬性,使他們的狀態難以管理;遵循許多協議protocol),導致協議的響應代碼和 controller的邏輯代碼混淆在一起。

厚重的view controller很難測試,不管是手動測試或是使用單元測試,因為有太多可能的狀態。將代碼分解成更小的多個模組通常是件好事。

遺失的網路邏輯

蘋果使用的MVC的定義是這麼說的:所有的對象都可以被歸類為一個model,一個view,或是一個controller。就這些。那麼把網路代碼放哪裡?和一個API通訊的代碼應該放在哪兒?

你可能試著把它放在model對象裡,但是也會很棘手,因為網路調用應該使用非同步,這樣如果一個網路請求比持有它的model生命週期更長,事 情將變的複雜。顯然也不應該把網路代碼放在view裡,因此只剩下controller了。這同樣是個壞主意,因為這加劇了厚重View Controller的問題。

那麼應該放在那裡呢?顯然MVC的3大組件根本沒有適合放這些代碼的地方。

較差的可測試性

MVC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它不鼓勵開發人員編寫單元測試。由於view controller混合了視圖處理邏輯和商務邏輯,分離這些成分的單元測試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大多數人選擇忽略這個任務,那就是不做任何測試。

定義模糊的“Manage”

之前我提到了view controller可以管理試圖的階層;view controller有一個“view”屬性,並且可以通過IBOutlet訪問視圖的任何子視圖。當有很多outlet時這樣做不易於擴充,在某種意義 上,最好不要使用子視圖控制器child view controller)來協助管理子視圖subview)。

要點在哪?驗證使用者輸入的商務邏輯應歸入controller還是model呢?

在這裡有多個模糊的標準,似乎沒有人能完全達成一致。貌似無論如何,view和對應的controller都緊緊的耦合在一起,總之,還是會把它們當成一個組件來對待。

Hey!現在有個點子...

Model-View-ViewModel

在理想的世界裡,MVC也許工作的很好。然而,我們生活在真實的世界。既然我們已經詳細說明了MVC在典型情境中的問題,那讓我們看一看一個可供替換的選擇:Model-View-ViewModel。

MVVM來自微軟,不過不要堅持反對它。MVVM和MVC很像。它正式規範了視圖和控制器緊耦合的性質,並引入新的組件。

在MVVM裡,view和view controller正式聯絡在一起,我們把它們視為一個組件。視圖view仍然不能直接引用模型model,當然controller也不能。相反,他們引用視圖模型view model。

view model是一個放置使用者輸入驗證邏輯,視圖顯示邏輯,發起網路請求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代碼的極好的地方。有一件事情不應歸入view model,那就是任何視圖本身的引用。view model的概念同時適用于于iOS和OS X。換句話說,不要在view model中使用 #import UIKit.h)

由於展示邏輯presentation logic)放在了view model中比如model的值對應到一個格式化的字串),視圖控制器本身就會不再臃腫。當你開始使用MVVM的最好方式是,可以先將一小部分邏輯放 入視圖模型,然後當你逐漸習慣於使用這個範式的時候再遷移更多的邏輯到視圖模型中。

使用MVVM的iOS app是高度可測試的;因為view model包含了所有的展示邏輯並且不會引用view,所以它可以通過編程方式充分測試。雖然有眾多的hack技術參與到測試Core Data模型,但使用MVVM寫的app可以進行充分的單元測試。

以我的經驗,使用MVVM會輕微的增加代碼量,但總體上減少了代碼的複雜性。這是一個划算的交易。

回過頭再來看MVVM的圖示,你會注意到我使用了模糊的動詞“notify”和“update”,而沒有詳細說明該怎麼做。你可以使用KVO,就像MVC那樣,但這很快就會變得難以管理。事實上,使用ReactiveCocoa會是更好的方式來組織各個部分。

關於怎麼結合ReactiveCocoa來使用MVVM的資訊,可以閱讀Colin Wheeler的excellent write-up或者看看我寫的開源app。你也可以閱讀我的關於ReactiveCocoa和MVVM的書。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