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連接模式中,除對等網外,還有另一種形式的網路,即客戶機/伺服器網,Client/Server。在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中,伺服器是網路的核心,而客戶機是網路的基礎,客戶機依靠伺服器獲得所需要的網路資源,而伺服器為客戶機提供網路必須的資源。
它是軟體系統體繫結構,通過它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體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來實現,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目前大多數應用軟體系統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兩層結構,由於現在的軟體應 用系統正在向分布式的Web應用發展,Web和Client/Server 應用都可以進行同樣的業務處理,應用不同的模組共用邏輯組件;因此,內部的和外部的使用者都可以訪問新的和現有的應用系統,通過現有應用系統中的邏輯可以擴 展出新的應用系統。這也就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
一、C/S結構的優點
C/S結構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用戶端PC的處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用戶端處理後再提交給伺服器。對應的優點就是用戶端響應速度快。缺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只適用於區域網路。而隨著互連網的飛速發展,隨處工作和分布式辦公越來越普及,這需要我們的系統具有擴充性。這種方式遠端存取需要專門的技術,同時要對系統進行專門的設計來處理分布式的資料。
用戶端需要安裝專用的用戶端軟體。首先涉及到安裝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電腦出問題,如病毒、硬體損壞,都需要進行安裝或維護。特別是有很多分部或專賣店 的情況,不是工作量的問題,而是路程的問題。還有,系統軟體升級時,每一台客戶機需要重新安裝,其維護和升級成本非常高。
對用戶端的作業系統一般也會有限制。可能適應於Win98, 但不能用於win2000或Windows XP。或者不適用於微軟新的作業系統等等,更不用說Linux、Unix等。
二、、C/S架構軟體的優勢與劣勢
(1)、應用伺服器運行資料負荷較輕。最簡單的C/S體繫結構的資料庫應用由兩部分組成,即客戶應用程式和資料庫伺服器程式。二者可分別稱為前景程式與後 台程式。運行資料庫伺服器程式的機器,也稱為應用伺服器。一旦伺服器程式被啟動,就隨時等待響應客戶程式發來的請求;客戶應用程式運行在使用者自己的電腦 上,對應於資料庫伺服器,可稱為客戶電腦,當需要對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任何操作時,客戶程式就自動地尋找伺服器程式,並向其發出請求,伺服器程式根據預定 的規則作出應答,送回結果,應用伺服器運行資料負荷較輕。
(2)、資料的儲存管理功能較為透明。在資料庫應用中,資料的儲存管理功能,是由伺服器程式和客戶應用程式分別獨立進行的,前台應用可以違反的規則,並且 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還是未知的)運行資料,在伺服器程式中不集中實現,例如訪問者的許可權,編號可以重複、必須有客戶才能建立定單這樣的規則。所 有這些,對於工作在前景程式上的終端使用者,是“透明”的,他們無須過問(通常也無法幹涉)背後的過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戶服務器架構的應用 中,前景程式不是非常“瘦小”,麻煩的事情都交給了伺服器和網路。在C/S體系的下,資料庫不能真正成為公用、專業化的倉庫,它受到獨立的專門管理。
(3)、C/S架構的劣勢是高昂的維護成本且投資大。首先,採用C/S架構,要選擇適當的資料庫平台來實現資料庫資料的真正“統一”,使分佈於兩地的資料 同步完全交由資料庫系統去管理,但邏輯上兩地的操作者要直接存取同一個資料庫才能有效實現,有這樣一些問題,如果需要建立“即時”的資料同步,就必須在兩 地間建立即時的通訊串連,保持兩地的資料庫伺服器線上運行,網路管理工作人員既要對伺服器維護管理,又要對用戶端維護和管理,這需要高昂的投資和複雜的技 術支援,維護成本很高,維護任務量大。
其次,傳統的C/S結構的軟體需要針對不同的作業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體,由於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代價高和低效率已經不適應工作需要。在JAVA這樣的跨平台語言出現之後,B/S架構更是猛烈衝擊C/S,並對其形成威脅和挑戰。
三、C/S、B/S結構軟體技術上的比較
C/S結構軟體(即客戶機/伺服器模式)分為客戶機和伺服器兩層,客戶機不是毫無運算能力的輸入、輸出裝置,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資料處理和資料存放區能 力,通過把應用軟體的計算和資料合理地分配在客戶機和伺服器兩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網路通訊量和伺服器運算量。由於伺服器串連個數和資料通訊量的限制,這種 結構的軟體適於在使用者數目不多的區域網路內使用。國內目前的大部分ERP(財務)軟體產品即屬於此類結構。
B/S(瀏覽器/伺服器模式)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改進。在這種結構下,軟體應用的商務邏輯完全在應用伺服器端實 現,使用者表現完全在Web伺服器實現,用戶端只需要瀏覽器即可進行業務處理,是一種全新的軟體系統構造技術。這種結構更成為當今應用軟體的首選體繫結構。 e通管理系列產品即屬於此類結構。
1,資料安全性比較。由於C/S結構軟體的資料分布特性,用戶端所發生的火災、盜搶、地震、病毒、駭客等都成了可怕的資料殺手。另外,對於集團級的異 地軟體應用,C/S結構的軟體必須在各地安裝多個伺服器,並在多個伺服器之間進行資料同步。如此一來,每個資料點上的資料安全都影響了整個應用的資料安 全。所以,對於集團級的大型應用來講,C/S結構軟體的安全性是令人無法接受的。對於B/S結構的軟體來講,由於其資料集中存放於總部的資料庫伺服器,客 戶端不儲存任何業務資料和資料庫連接資訊,也無需進行什麼資料同步,所以這些安全問題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2,資料一致性比較。在C/S結構軟體的解決方案裡,對於異地經營的大型集團都採用各地安裝地區級伺服器,然後再進行資料同步的模式。這些伺服器每天 必須同步完畢之後,總部才可得到最終的資料。由於局部網路故障造成個別資料庫不能同步不說,即使同步上來,各伺服器也不是一個時點上的資料,資料永遠無法 一致,不能用於決策。對於B/S結構的軟體來講,其資料是集中存放的,用戶端發生的每一筆業務單據都直接進入到中央資料庫,不存在資料一致性的問題。
3,資料即時性比較。在集團級應用裡,C/S結構不可能隨時隨地看到當前業務的發生情況,看到的都是事後資料;而B/S結構則不同,它可以即時看到當前發生的所有業務,方便了快速決策,有效地避免了企業損失。
4,資料溯源性比較。由於B/S結構的資料是集中存放的,所以總公司可以直接追溯到各級分公司(分公司、門店)的原始業務單據,也就是說看到的結果 可溯源。大部分C/S結構的軟體則不同,為了減少資料通訊量,僅僅上傳中間報表資料,在總部不可能查到各分公司(分公司、門店)的原始單據。
5,服務響應及時性比較。企業的商務程序、業務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企業不斷髮展,必然會不斷調整。軟體供應商提供的軟體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所 以,對已經部署的軟體產品進行維護、升級是正常的。C/S結構軟體,由於其應用是分布的,需要對每一個使用節點進行程式安裝,所以,即使非常小的程式缺陷 都需要很長的重新部署時間,重新部署時,為了保證各程式版本的一致性,必須暫停一切業務進行更新(即“休克更新”),其服務回應時間基本不可忍受。而 B/S結構的軟體不同,其應用都集中於總部伺服器上,各應用結點並沒有任何程式,一個地方更新則全部應用程式更新,可以做到快速服務響應。
6,網路應用限制比較。C/S結構軟體僅適用於區域網路內部使用者或寬頻使用者(1兆以上);而我們的B/S結構軟體可以適用於任何網路結構(包括33.6K撥號入網方式),特別適於寬頻不能到達的地方(例如迪信通集團的某些分公司,僅靠電話上網即可正常使用軟體系統)。
四、C/S、B/S結構軟體商業運用上的比較
管理軟體是為企業服務的,企業選用管理軟體不僅要從技術上考慮,還要從商業運用方面來考慮,下文將從商業運用的角度對兩種結構的軟體進行比較。
1,投入成本比較。B/S結構軟體一般只有初期一次性投入成本。對於集團來講,有利於軟體項目控制和避免IT黑洞,而C/S結構的軟體則不同,隨著應用範圍的擴大,投資會連綿不絕。
2,硬體投資保護比較。在對已有硬體投資的保護方面,兩種結構也是完全不同的。當應用範圍擴大,系統負載上升時,C/S結構軟體的一般解決方案是購買 更進階的中央伺服器,原伺服器放棄不用,這是由於C/S軟體的兩層結構造成的,這類軟體的伺服器程式必須部署在一台電腦上;而B/S結構(如e通管理系 列)則不同,隨著伺服器負載的增加,可以平滑地增加伺服器的個數並建立叢集伺服器系統,然後在各個伺服器之間做負載平衡。有效地保護了原有硬體投資。
3,企業快速擴張支援上的比較。對於成長中的企業,快速擴張是它的顯著特點。例如迪信通公司,每年都有新的配送中心成立,每月都有新的門店開張。應用 軟體的快速部署,是企業快速擴張的必要保障。對於C/S結構的軟體來講,由於必須同時安裝伺服器和用戶端、建設機房、招聘專業管理員等,所以無法適應企 業快速擴張的特點。而B/S結構軟體,只需一次安裝,以後只需設立帳號、培訓即可。
其次,隨著軟體應用的擴張,對系統維護人才的需求有可能成為企業快速擴張的制約瓶頸。如果企業開店上百家,對電腦專業人才的需求就將是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
拋開人力成本不說,一個企業要招到這麼多的專業人才並且留住他們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採用C/S結構軟體必然會制約企業未來的發展。另外,大多數 C/S結構的軟體都是通過ODBC直接連到資料庫的,安全性差不說,其使用者數也是受限的。每個連到資料庫的使用者都會保持一個ODBC串連,都會一直佔用中 央伺服器的資源,對中央伺服器的要求非常高,使得使用者擴充受到極大的限制。而B/S結構軟體則不同,所有的使用者都是通過一個JDBC串連緩衝池串連到資料 庫的,使用者並不保持對資料庫的串連,使用者數基本上是無限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S結構的管理軟體有著C/S結構軟體無法比擬的優勢。而從國外的發展趨勢來看,也驗證了這一點。目前,國外大型企業管理軟 件要麼已經是B/S結構的,要麼正在經曆從C/S到B/S結構的轉變。從國內諸多軟體廠商積極投入開發B/S結構軟體的趨勢來看,B/S結構的大型管理軟 件勢必在將來的幾年內佔據管理軟體領域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