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設計過程
之前完成了一遍機房收費,但是,資料庫只是按部就班的把原版資料庫抄下來,並沒有按照步驟設計。這次.NET版機房收費,對我們的要求高了,完全按照步驟開發,資料庫的設計也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資料庫技術是資訊資源管理最有效地手段。資料庫設計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有效儲存資料,滿足使用者資訊要求和處理要求。
資料庫的設計的步驟和各階段的主要內容如下:
資料庫的設計過程主要包括著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階段應該對系統的整個應用情況作全面的、詳細的調查,確定企業組織的目標,收集支援系統總的設計目標的基礎資料和對這些資料的要求,確定使用者的需求,並把這些要求寫成使用者和資料庫設計者都能夠接受的需求分析報告。這一階段的工作只要有,分析使用者活動,產生商務程序圖;確定系統範圍,產生體統範圍圖;分析使用者活動涉及的資料,產生資料流程圖;分析系統資料,產生資料字典。
2、概念設計
通過對使用者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性模型,可以用E-R圖表示。
概念性模型用於資訊世界的建模。概念性模型不依賴於某一個DBMS支援的資料模型。概念性模型可以轉換為電腦上某一DBMS支援的特定資料模型。
概念性模型特點:
(1) 具有較強的語義表達能力,能夠方便、直接地表達應用中的各種語義知識。
(2) 應該簡單、清晰、易於使用者理解,是使用者與資料庫設計人員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
3、邏輯設計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援的資料模型(例如關聯式模式),並對其進行最佳化。設計邏輯結構應該選擇最適於描述與表達相應概念結構的資料模型,然後選擇最合適的DBMS。
將E-R圖轉換為關聯式模式實際上就是要將實體、實體的屬性和實體之間的聯絡轉化為關係模式,這種轉換一般遵循如下原則:
(1)一個實體型轉換為一個關係模式。實體的屬性就是關係的屬性。實體的碼就是關係的碼。
(2)一個m:n聯絡轉換為一個關係模式。與該聯絡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絡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係的屬性。 而關係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
(3)一個1:n聯絡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係模式,也可以與n端對應的關係模式合并。如果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係模式,則與該聯絡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絡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係的屬性,而關係的碼為n端實體的碼。
(4)一個1:1聯絡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係模式,也可以與任意一端對應的關係模式合并。
(5)三個或三個以上實體間的一個多元聯絡轉換為一個關係模式。與該多元聯絡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絡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係的屬性。而關係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
(6)同一實體集的實體間的聯絡,即自聯絡,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7)具有相同碼的關係模式可合并。
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料庫應用系統的效能,通常以正常化理論為指導,還應該適當地修改、調整資料模型的結構,這就是資料模型的最佳化。確定資料依賴。消除冗餘的聯絡。確定各關係模式分別屬於第幾範式。確定是否要對它們進行合并或分解。一般來說將關係分解為3NF的標準,即:
(1)表內的每一個值都只能被表達一次。
(2)表內的每一行都應該被唯一的標識(有唯一鍵)。
(3)表內不應該儲存依賴於其他鍵的非鍵資訊。
4、實體設計
為邏輯資料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儲存結構和存取方法)。根據DBMS特點和處理的需要,進行實體儲存體安排,設計索引,形成資料庫內模式。
5、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資料語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語言(例如VB.NET),根據邏輯設計和實體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製與調試應用程式,組織資料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營運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包括:資料庫的轉儲和恢複、資料庫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資料庫效能的監督、分析和改進、資料庫的重組織和重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