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c++
拷貝建構函式
如果沒有定義拷貝建構函式,那麼編譯器會自動產生一個拷貝建構函式,但是這個拷貝建構函式是有一定限度的。
一般來說這個拷貝建構函式是按照位直接拷貝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這種初始化是有問題的,在特殊的四種情況下是有問題的,在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舉例說明。
如果一個有多態性質的對象,子類賦值給父類,調用了拷貝建構函式,這個時候就需要給父類的虛擬函數表重新分配,使得虛擬函數表和子類不是同一個,這樣bitwist就不能有效
對於在函數參數中調用拷貝建構函式,參數是實參的一根拷貝,對於函數的返回值調用了拷貝建構函式,編譯器的做法是在函數參數中多可添加一個參數,這個參數是返回值的引用,在函數有返回值的時候,直接修改這個函數中多一個的參數即可,因為這個參數正好是函數返回值的引用。這也是編譯器做的一個最佳化
在何種情況必須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來初始化成員:
1、 當初始化一個引用成員時
2、 當初始化一個const成員時
3、 當調用一個baseclass的建構函式,而它擁有一組參數時
4、 當調用一個成員對象的建構函式時,而它擁有一組參數時。
同時,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對象的順序由class中的成員聲明次序決定,不是初始化列表中的排列次序決定的。
Iorigin.x = 0;
Pt->x = 0;
從origin存取和從pt存取有什麼重大的差異?當origin是一個derived class,而在其繼承結構體中有一個virtual base class,並且被存取的成員是一個從該virtual base class繼承而來的成員是,就會有重大的差異
多重繼承和虛擬繼承下虛函數表對應的記憶體分布(VS2008)
在多重繼承下:
子類和第一個父類公用一個虛函數表指標,然後剩下的父類各自有各自的虛函數表指標,最後所得虛函數表指標和多重繼承下父類的個數一樣。
這個時候需要明白一個事情,如果在多重繼承情況的父類也繼承了共同的父類,那麼這個時候在子類中會有兩個父類的父類。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虛擬繼承,能夠讓父類的父類在子類中出現一次。怎麼理解這個情況呢?什麼是父類的父類呢?比如子類繼承了兩個父類,但是這兩個父類也繼承了同一個父類,這就是父類的父類,這個時候如果使用多重繼承,就出現父類的父類出現兩次的情況。這樣也引出了虛擬繼承。
在虛擬繼承的情況下,有多少個父類就有多少個虛擬函數表指標,但是對於父類繼承的同一個父類只出現一次,這個時候會有一個虛基類指標。假設一個子類多重繼承了兩個父類,這兩個父類同時繼承了同一個父類,這麼一來,總共是四個類,最後的子類中有三個指標,兩個是虛函數表指標,一個是虛基類指標
深入探索C++對象象模型--拷貝建構函式 &&多重繼承 虛擬繼承 記憶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