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中網路設定之Bridged 也是關於linux下vmware橋接模式、靜態ip上外網的配置,不過當時更多的是用圖形介面來實現的,通用性不強。生產環境,極少有linux安裝圖形介面的。索性原部落格也不修改了,重新來一篇得了。這裡我用的是CentOS6.5的最小系統來示範。當前了,因為CentOS屬於紅帽系列,所以本文所講的方法對於redhat系列的linux網路設定同樣適用。
一、橋接模式之VMware設定:
VMware->【Edit】->【Virtual Network Edit】
二、橋接模式之虛擬機器設定:
三、橋接模式之設定靜態ip地址
配置成橋接網路連接模式的虛擬機器就當作主機所在乙太網路的一部分,虛擬系統和宿主機器的關係,就像串連在同一個Hub上的兩台電腦,可以像主機一樣可以訪問乙太網路中的所有共用資源和網路連接,可以直接共用主機網路的互連網接入線路訪問互連網。主機與虛擬機器之間,以及各虛擬機器之間都可以互訪。對應虛擬機器就被當成主機所在乙太網路上的一個獨立物理機來看待,各虛擬機器通過預設的VMnet0網卡與主機乙太網路串連,虛擬機器間的虛擬網路為VMnet0。這時你的虛擬機器就像區域網路中的一個獨立的物理機一樣。虛擬機器中的作業系統可以PING通別的主機,反過來別的主機也可以PING虛擬機器。想讓它們相互連訊,你就需要為虛擬系統配置IP地址和子網路遮罩,否則就無法通訊。
所以配置之前,我要先看一下物理主機的ip地址:(我這裡物理主機採用無線上網卡wifi上網)
1. ipconfig 查看物理主機的ip地址(上外網用的那個網卡的ip地址)
2. 根據物理主機的ip地址,設定linux虛擬機器的ip地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虛擬機器網卡名稱。
TYPE=Ethernet
ONBOOT=yes #開機啟用網路設定。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static #static,靜態ip,而不是dhcp,自動擷取ip地址。
IPADDR=192.168.31.77 #設定我想用的靜態ip地址,要和物理主機在同一網段,但又不能相同。
NETMASK=255.255.255.0 #子網路遮罩,和物理主機一樣就可以了。
GETWAY=192.168.31.1 #和物理主機一樣
DNS1=8.8.8.8 #DNS,寫Google的地址就可以了。
HWADDR=00:0c:29:22:05:4c
IPV6INIT=no
USERCTL=no
我用xshell串連的linux,這樣看起來比較清晰:
重啟網路服務:
[root@xiaolyu77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 在網路設定檔 /etc/sysconfig/network 中添加網關地址。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
[root@xiaolyu77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xiaolyu77GATEWAY=192.168.31.1 #網關地址,同物理主機的網關地址
4. 測試:
1)虛擬機器 ping 物理主機:
[root@xiaolyu77 ~]# ping 192.168.31.160
2) 物理主機 ping 虛擬機器
C:\Users\Administrator>ping 192.168.31.77
3) 虛擬機器測試外網:
[root@xiaolyu77 ~]# ping www.baidu.com
OK,搞定!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協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援雲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