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中的硬體流控RTS與CTS DTR DSR DTE裝置和DCE裝置【轉】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標籤:

中低端路由器上使用disp interface 查看相應串口狀態資訊,其中DCD、DTR、DSR、RTS及CTS等五個狀態指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DCD ( Data Carrier Detect 資料偵測載波) DTR(Data Terminal Ready,資料終端準備好) DSR(Data Set Ready 資料準備好) RTS( Request To Send 請求發送) CTS(Clear To Send 清除發送) 在這五個控制訊號中,DTR和RTS是DTE裝置(資料終端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就是路由器)發出的,DSR、CTS和DCD是DCE裝置(資料電路終結裝置,在實際中就是各種基帶MODEM)發出的。 這五個控制訊號的協商機制如下: 1、在路由器的串口沒有配置流控命令的情況下,只要一上電,DTR和RTS就會被置成有效(即只要一加電這兩個狀態就UP,不管串口有沒有接電纜),當路由器檢測到對端送過來的DSR、CTS和DCD三個訊號時,串口的物理狀態就上報UP(任何一個物理訊號無效都不會報UP,或者說,這三個訊號中只要有一個為DOWN,路由器串口的物理狀態就處於DOWN的狀態)。 另外,如果在路由器的串口上配置了NO DETECT DSR-DTR命令,DTE側(路由器)就不會檢測對端是否送過來DSR和CTS訊號,只要檢測到DCD訊號,物理層就報UP。 2、如果在路由器的串口上配置了流控命令(具體命令為flowcontrol auto),RTS和CTS兩個訊號就會用於流量控制(路由器串口和基帶Modem之間的資料發送、接收流控)。當出現資料處理不及時的情況,這兩個控制訊號就可能處於DOWN的狀態

 

 

轉自:http://blog.csdn.net/zeroboundary/article/details/8966586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寫對Ucos-II的移植,先將工作中容易搞錯的一個知識點記錄下來,關於CTS與RTS的。

在RS232中本來CTS 與RTS 有明確的意義,但自從賀氏(HAYES ) 推出了聰明貓(SmartModem)後就有點混淆了,不過現在這種意義為主流意義的,各大晶片製造廠家對UART控制器的流控基本採用HAYES MODEM流控解釋。

在RS232中RTS 與CTS 是用來半雙工模式下的方向切換,本文不解釋;

如果UART只有RX、TX兩個訊號,要流控的話只能是軟流控;如果有RX,TX,CTS,RTS 四個訊號,則多半是支援硬流控的UART;如果有 RX,TX,CTS ,RTS ,DTR,DSR 六個訊號的話,RS232標準的可能性比較大。

SIMCOM公司對RTS/CTS的解釋:

(要注意區別是不是講串口支援硬流控的RTS/CTS,別看為益,在和瑞芯微調試硬體流控時,別這個非主流的解釋搞得暈頭轉向的,下面用灰色小字型表示)

RTS是模組的輸入端,用於MCU通知模組,MCU是否準備好,模組是否可向MCU發送資訊,RTS的有效電平為低。

CTS是模組的輸出端,用於模組通知MCU,模組是否準備好,MCU是否可向模組發送資訊,CTS的有效電平為低

HAYES Modem中的RTS ,CTS 是用來進 行硬體流控的。現在通常UART的RTC、CTS的含義指後者,即用來做硬流控的。

硬流控的RTS、CTS:

(現在做串口使用RTS/CTS必看內容,因為MTK/)

RTS (Require ToSend,發送請求)為輸出訊號,用於指示本裝置準備好可接收資料,低電平有效,低電平說明本裝置可以接收資料。

CTS (Clear ToSend,發送允許)為輸入訊號,用於判斷是否可以向對方發送資料,低電平有效,低電平說明本裝置可以向對方發送資料。

此處有人將CTS翻譯為發送允許,我感覺的確比翻譯為清除發送好。因為CTS是對方的RTS控制己方的CTS是否允許發送的功能。

用AP與MODEM採用流控收發串口資料舉例:

CTS 為輸入

RTS 為輸出

AP的CTS對接MODEM的RTS;MODEM的CTS對接AP的RTS。

 

預設啟動時:

AP的CTS為高

AP的RTS為低

MODEM的CTS       高     但極容易被拉低

MODEM的RTS       低

預設休眠時

MODEM的CTS       高     但極容易被拉低

MODEM的RTS       高

 

其中CTS用電壓表測量電壓時發現:在測量最初的大概200ms時,為高電平,然後電壓值不斷下降,變成低電平,這說明CTS懸空時應該為高,這中高電平僅僅是一定量的正電荷而已。

不知道晶片設計時,規格說明書為什麼要寫CTS預設為高,CTS僅僅是輸入端,不需要什麼預設值啊。並且在流控開啟情況下,不接CTS與RTS,也是可以正常3根線(RXD/TXD/GND)通訊的,這說明不接RTS/CTS時,CTS為低電平才對。為何實際使用與晶片規格說明書不一致,可能是被外殼金屬蓋幹擾到低電平了,畢竟自己用的模組,CTS是如此靠近低電平的金屬保護蓋,並且CTS為輸入口,沒有上拉下拉電平能力。

 

AP與MODEM的流控這樣通訊的:

AP串口可用時,將AP-RTS拉低,MODEM-CTS檢測到AP-RTS為低,知道AP串口已準備好,可以發送資料;

AP串口不可用時,將AP-RTS拉高,MODEM-CTS檢測到AP-RTS為高,知道AP串口還未準備好,就不會放資料。

MODEM串口可用與不可用時的互動是同樣道理。

 

沒有串口控制器,用中斷和普通IO口即可實現RTS與CTS功能。

RTS用GPIO實現,串口就緒拉低電平,串口忙拉高電平

CTS用中斷實現,檢測到低電平,將串口資料發送出去,檢測到高電平則保留串口資料直到檢測到低電平為止。

 

下面是摘錄網上有用的參考資料:

假定A、B兩裝置通訊,A裝置的RTS 串連B裝置的CTS ;A裝置的CTS 串連B裝置的RTS 。前一路訊號控制B裝置的發送,後一路訊號控制A裝置的發送。對B裝置的發送(A裝置接收)來說,如果A裝置接收緩衝快滿的時發出RTS 訊號(意思通知B裝置停止發送),B裝置通過CTS 檢測到該訊號,停止發送;一段時間後A裝置接收緩衝有了空餘,發出RTS 訊號,指示B裝置開始發送資料。A裝置發(B裝置接收)類似。上述功能也能在資料流中插入Xoff(特殊字元)和Xon(另一個特殊字元)訊號來實現。A裝置一旦接收到B裝置發送過來的Xoff,立刻停止發 送;反之,如接收到B裝置發送過來的Xon,則恢複發送資料給B裝置。同理,B裝置也類似,從而實現收發雙方的速度匹配。

半雙工的方向切換:RS232中使用DTR(Date Terminal Ready,資料終端準備)與DSR(Data Set Ready ,資料裝置準備好)進行主流控,類似上述的RTS 與CTS 。對半雙工的通訊的DTE(Date Terminal Equipment,資料終端設備)與DCE(Data circuitEquipment )來說,預設的方向是DTE接收,DCE發送。如果DTE要發送資料,必鬚髮出RTS 訊號,請求發送資料。DCE收到後如果空閑則發出CTS 回應RTS 訊號,表示響應請求,這樣通訊方向就變為DTE->TCE,同時RTS 與CTS 訊號必須一直保持。從這裡可以看出,CTS ,TRS雖然也有點流控的意思(如CTS 沒有發出,DTE也不能發送資料),但主要是用來進行方向切換的。

 

流量控制在串列通訊中的作用

這裡講到的“流”,當然指的是資料流。資料在兩個串口之間傳輸時,常常會出現遺失資料的現象,或者兩台電腦的處理速度不同,如台式機與單片機之間的通訊,接收端資料緩衝區已滿,則此時繼續發送來的資料就會丟失。現在我們在網路上通過MODEM進行資料轉送,這個問題就尤為突出。流量控制能解決這個問題,當接收端資料處理不過來時,就發出“不再接收”的訊號,發送端就停止發送,直到收到“可以繼續發送”的訊號再發送資料。因此流量控制可以控制資料轉送的進程,防止資料的丟失。PC機中常用的兩種流量控制是硬體流量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軟體流量控制XON/XOFF(繼續/停止),下面分別說明。

 

硬體流量控制

硬體流量控制常用的有RTS/CTS流量控制和DTR/DSR(資料終端機就緒/資料設定就緒)流量控制。

硬體流量控制必須將相應的電纜線連上,用RTS/CTS(請求發送/清除發送)流量控制時,應將通訊兩端的RTS、CTS線對應相連,資料終端設備(如電腦)使用RTS來起始數據機或其它資料通訊裝置的資料流,而資料通訊裝置(如數據機)則用CTS來起動和暫停來自電腦的資料流。這種硬體握手方式的過程為:我們在編程時根據接收端緩衝區大小設定一個高位標誌(可為緩衝區大小的75%)和一個低位標誌(可為緩衝區大小的25%),當緩衝區內資料量達到高位時,我們在接收端將CTS線置低電平(送邏輯0),當發送端的程式檢測到CTS為低後,就停止發送資料,直到接收端緩衝區的資料量低於低位而將CTS置高電平。RTS則用來標明接收裝置有沒有準備好接收資料。

常用的流量控制還有還有DTR/DSR(資料終端機就緒/資料設定就緒)。我們在此不再詳述。由於流量控制的多樣性,我個人認為,當軟體裡用了流量控制時,應做詳細的說明,如何接線,如何應用。

 

軟體流量控制

由於電纜線的限制,我們在普通的控制通訊中一般不用硬體流量控制,而用軟體流量控制。一般通過XON/XOFF來實現軟體流量控制。常用方法是:當接收端的輸入緩衝區內資料量超過設定的高位時,就向資料發送端發出XOFF字元(十進位的19或Control-S,裝置編程說明書應該有詳細闡述),發送端收到XOFF字元後就立即停止發送資料;當接收端的輸入緩衝區內資料量低於設定的低位時,就向資料發送端發出XON字元(十進位的17或Control-Q),發送端收到XON字元後就立即開始發送資料。一般可以從裝置配套來源程式中找到發送的是什麼字元。

應該注意,若傳輸的是位元據,標誌字元也有可能在資料流中出現而引起誤操作,這是軟體流量控制的缺陷,而硬體流量控制不會有這個問題。

 

著作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UART中的硬體流控RTS與CTS DTR DSR DTE裝置和DCE裝置【轉】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