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http 使用 os strong 檔案 io width art
聲明:本文轉載於網路,感謝著作者!
原文連結: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2437
從開啟電源到開始操作,電腦的啟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我一直搞不清楚,這個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只看見螢幕快速滾動各種提示...... 這幾天,我查了一些資料,試圖搞懂它。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筆記。
1. boot的含義
先問一個問題,“啟動”用英語怎麼說?
回答是boot。可是,boot原來的意思是靴子,“啟動”與靴子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這裡的boot是bootstrap(鞋帶)的縮寫,它來自一句諺語:
"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
字面意思是“拽著鞋帶把自己拉起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最早的時候,工程師們用它來比喻,電腦啟動是一個很矛盾的過程:必須先運行程式,然後電腦才能啟動,但是電腦不啟動就無法運行程式!
早期真的是這樣,必須想盡各種辦法,把一小段程式裝進記憶體,然後電腦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工程師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拉鞋帶”,久而久之就簡稱為boot了。
電腦的整個啟動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2. 第一階段:BIOS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縮寫為ROM)發明,開機程式被刷入ROM晶片,電腦通電後,第一件事就是讀取它。
這塊晶片裡的程式叫做“基本輸出入系統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簡稱為BIOS。
2.1 硬體自檢
BIOS程式首先檢查,電腦硬體能否滿足啟動並執行基本條件,這叫做“硬體自檢”(Power-On Self-Test),縮寫為POST。
如果硬體出現問題,主板會發出不同含義的蜂鳴,啟動中止。如果沒有問題,螢幕就會顯示出CPU、記憶體、硬碟等資訊。
2.2 啟動順序
硬體自檢完成後,BIOS把控制權轉交給下一階段的啟動程式。
這時,BIOS需要知道,“下一階段的啟動程式”具體存放在哪一個裝置。也就是說,BIOS需要有一個外部儲存裝置的排序,排在前面的裝置就是優先轉交控制權的裝置。這種排序叫做“啟動順序”(Boot Sequence)。
開啟BIOS的操作介面,裡面有一項就是“設定啟動順序”。
3. 第二階段:主引導記錄
BIOS按照“啟動順序”,把控制權轉交給排在第一位的儲存裝置。
這時,電腦讀取該裝置的第一個扇區,也就是讀取最前面的512個位元組。如果這512個位元組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0x55和0xAA,表明這個裝置可以用於啟動;如果不是,表明裝置不能用於啟動,控制權於是被轉交給“啟動順序”中的下一個裝置。
這最前面的512個位元組,就叫做“主引導記錄”(Master boot record,縮寫為MBR)。
3.1 主引導記錄的結構
“主引導記錄”只有512個位元組,放不了太多東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訴電腦到硬碟的哪一個位置去找作業系統。
主引導記錄由三個部分組成:
- 第1-446位元組:叫用作業系統的機器碼。
- 第447-510位元組:分區表(Partition table)。
- 第511-512位元組:主引導記錄簽名(0x55和0xAA)。
其中,第二部分“分區表”的作用,是將硬碟分成若干個區。
3.2 分區表
硬碟分區有很多好處。考慮到每個區可以安裝不同的作業系統,“主引導記錄”因此必須知道將控制權轉交給哪個區。
分區表的長度只有64個位元組,裡面又分成四項,每項16個位元組。所以,一個硬碟最多隻能分四個一級分區,又叫做“主要磁碟分割”。
每個主要磁碟分割的16個位元組,由6個部分組成:
- 第1個位元組:如果為0x80,就表示該主要磁碟分割是啟用分區,控制權要轉交給這個分區。四個主要磁碟分割裡面只能有一個是啟用的。
- 第2-4個位元組:主要磁碟分割第一個扇區的物理位置(柱面、磁頭、扇區號等等)。
- 第5個位元組:主要磁碟分割類型。
- 第6-8個位元組:主要磁碟分割最後一個扇區的物理位置。
- 第9-12位元組:該主要磁碟分割第一個扇區的邏輯地址。
- 第13-16位元組:主要磁碟分割的扇區總數。
最後的四個位元組(“主要磁碟分割的扇區總數”),決定了這個主要磁碟分割的長度。也就是說,一個主要磁碟分割的扇區總數最多不超過2的32次方。
如果每個扇區為512個位元組,就意味著單個分區最大不超過2TB。再考慮到扇區的邏輯地址也是32位,所以單個硬碟可利用的空間最大也不超過2TB。如果想使用更大的硬碟,只有2個方法:一是提高每個扇區的位元組數,二是增加扇區總數。
4. 第三階段:硬碟啟動
這時,電腦的控制權就要轉交給硬碟的某個分區了,這裡又分成三種情況。
4.1 情況A:卷引導記錄
上一節提到,四個主要磁碟分割裡面,只有一個是啟用的。電腦會讀取啟用分區的第一個扇區,叫做“卷引導記錄”(Volume boot record,縮寫為VBR)。
“卷引導記錄”的主要作用是,告訴電腦,作業系統在這個分區裡的位置。然後,電腦就會載入作業系統了。
4.2 情況B:擴充分區和邏輯分區
隨著硬碟越來越大,四個主要磁碟分割已經不夠了,需要更多的分區。但是,分區表只有四項,因此規定有且僅有一個區可以被定義成“擴充分區”(Extended partition)。
所謂“擴充分區”,就是指這個區裡面又分成多個區。這種分區裡面的分區,就叫做“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tion)。
電腦先讀取擴充分區的第一個扇區,叫做“擴充引導記錄”(Extended boot record,縮寫為EBR)。它裡面也包含一張64位元組的分區表,但是最多隻有兩項(也就是兩個邏輯分區)。
電腦接著讀取第二個邏輯分區的第一個扇區,再從裡面的分區表中找到第三個邏輯分區的位置,以此類推,直到某個邏輯分區的分區表只包含它自身為止(即只有一個分區項)。因此,擴充分區可以包含無數個邏輯分區。
但是,似乎很少通過這種方式啟動作業系統。如果作業系統確實安裝在擴充分區,一般採用下一種方式啟動。
4.3 情況C:啟動管理器
在這種情況下,電腦讀取“主引導記錄”前面446位元組的機器碼之後,不再把控制權轉交給某一個分區,而是運行事先安裝的“啟動管理器”(boot loader),由使用者選擇啟動哪一個作業系統。
Linux環境中,目前最流行的啟動管理器是Grub。
5. 第四階段:作業系統
控制權轉交給作業系統後,作業系統的核心首先被載入記憶體。
以Linux系統為例,先載入/boot目錄下面的kernel。核心載入成功後,第一個啟動並執行程式是/sbin/init。它根據設定檔(Debian系統是/etc/initab)產生init進程。這是Linux啟動後的第一個進程,pid進程編號為1,其他進程都是它的後代。
然後,init線程載入系統的各個模組,比如視窗程序和網路程式,直至執行/bin/login程式,跳出登入介面,等待使用者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至此,全部啟動過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