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linux主機的主機名稱和網域名稱
/etc/hosts
例子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一般情況下hosts的內容關於主機名稱(hostname)的定義,每行為一個主機,每行由三部份組成,每個部份由空格隔開。其中#號開頭的行做說明,不被系統解釋。
第一部份:網路IP地址;
第二部份:主機名稱.網域名稱,注意主機名稱和網域名稱之間有個半形的點,比如 localhost.localdomain
第二部份:主機名稱(主機名稱別名) ,其實就是主機名稱;
當然每行也可以是兩部份,就是主機IP地址和主機名稱;比如 192.168.1.195 debian
=================================
設定linux主機的網域名稱解析
/etc/resolv.conf
例子:(最多設定3個)
nameserver 202.96.134.133
nameserver 202.96.128.143
nameserver 202.96.68.38
=====================================
設定網卡綁定
首先要編輯的就是網卡設定檔,所在目錄如下: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綁定設定檔:ifcfg-bond0內容如下:
DEVICE=bond0
IPADDR=10.0.0.210
NETMASK=255.255.255.0
BROADCAST=10.0.0.255
NETWORK=10.0.0.0
GATEWAY=10.0.0.1
ONBOOT=yes
TYPE=Ethernet
==============================
網卡的設定檔:ifcfg-ethx內容如下:
DEVICE=ethx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
這些配置好後要配置/etc/modprobe.conf檔案,添加如下內容: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
說明:miimon是用來進行鏈路監測的。 比如:miimon=100,那麼系統每100ms監測一次鏈路串連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1,2,3四種模式,常用的為0,1兩種。
mode=0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為負載平衡方式,兩塊網卡都工作。
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提供冗餘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備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說預設情況下只有一塊網卡工作,另一塊做備份.
==================================================
最後編輯/etc/rc.d/rc.local檔案,添加如下內容: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