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先定義一個類,名字為Car,實現了兩個構造方法如下:
1 public class Car { 2 3 //這裡就是一個構造方法,不能有傳回值類型, 4 public Car(){ 5 6 System.out.println("Car的建構函式-無參數"); 7 8 } 9 10 //這裡也是一個構造方法, 有參的構造方法11 public Car(String p_message){12 System.out.println("Car的建構函式-有參數為:" + p_message );13 }14 15 }
以上的代碼要注意的是:
1. 構造方法的名稱和類名是必須相同的。
2. 構造方法是沒有傳回值類型的,是不能用Static修飾符的。
下面是子類的代碼:
1 public class Audi extends Car{ 2 3 public Audi() { 4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5 System.out.println("Audi的構造方法-無參"); 6 } 7 8 public Audi(int p_wheel){ 9 10 }11 12 }
以上的代碼需要注意的是:
1. 子類只會繼承父類預設的構造方法。
然後再寫一個測試主方法,如下:
1 public class MainTest { 2 3 /** 4 * @param args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8 9 Audi a3 = new Audi();10 Audi a4 = new Audi(4);11 12 }13 14 }
而運行該代碼之後的結果是:
Car的建構函式-無參數Audi的構造方法-無參
Car的建構函式-無參數
Audi的構造方法-有參數為:4
所以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構造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對象的初始化工作,它能夠把定義對象時的參數傳給對象的域
在建立一個對象的時候,先調用父類預設建構函式對對象進行初始化,再調用子類自身定義的建構函式。
java 中的構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