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靈活應用CSS會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以下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闡述我想說的。
CSS代碼: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nav li ul {
display:none;
}
HTML代碼: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div id="nav">
<ul class="">
<li>
<h3>菜單1</h3>
<ul>
<li>子功能表1</li>
<li>子功能表2</li>
<li>子功能表3</li>
<li>子功能表4</li>
</ul>
</li>
<li>
<h3>菜單2</h3>
<ul>
<li>子功能表1</li>
<li>子功能表2</li>
<li>子功能表3</li>
<li>子功能表4</li>
<li>子功能表4</li>
</ul>
</li>
</ul>
</div>
效果如下:
需要的效果是:
1、初始時,所有的子功能表都是隱藏的。
2、點擊功能表項目,相應的子功能表列表顯示。
3、再點擊, 子功能表隱藏。
半年前的我的做法會是這樣:取得#nav中的h3元素,迴圈在其上添加事件。事件判斷其下一個兄弟節點是否隱藏,根據狀態修改子功能表ul元素的display屬性。
代碼大致如下:(以下所有代碼僅用於表達邏輯,請不要糾結於是否可執行。)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var els = [...]; //代碼取得h3元素數組。
for(var i=0; i < els.length; i++) {
els[i].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var target = this.nextSibling;
if(target.style.display == "none")
target.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target.style.display = "none"
}, false);
}
一個月前的話,做法大概是這樣:在#nav > ul上直接添加事件,在事件中判斷目標對象是否h3對象。如果是則取得下一個兄弟節點,並根據其顯示狀態來修改display屬性。
代碼大致如下: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var 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
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
var target = e.target, list;
if(target.tagName == "H3") {
list = target.nextSibling;
if(list.style.display === "none")
list.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list.style.display = "none";
}
}, false);
兩種做法,孰優孰劣請自行判斷。
前段時間做了一個需求,在代碼中看到另外的一種思路——這才是我在這裡要說的——利用CSS來完成互動。
依然是代碼:
CSS代碼: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nav li.menu ul {
display:block;
}
JS代碼大致如下: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var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
var target = e.target.parentNode;
if(target.tagName == "LI") {
if(target.className == "")
target.className = "menu";
}else {
target.className = "";
}
}
}, false);
看看代碼,貌似第三種方法跟第二種差不多嘛。
恩~~,如果點擊h3元素不止是修改下一個ul元素的顯示狀態,比如還要修改h3的背景圖案呢?
這時候第二個方法需要在根據h3的background屬性來修改值,而第三種只需要添加一條樣式:#nav li.menu h3{background:url(...)}即可了。
其他的就沒什麼好說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孰優孰劣心裡自有評斷。
PS:
如果一個頁面存在別的樣式表影響了你的樣式,就會有個優先權的問題。我們都知道id,class和tag的優先順序別,但是對一個運算式,它的優先權是怎麼計算的呢?
請google一下,或者先看看《老調重彈的CSS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