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使用 資料 art re c 問題 ar 管理
文/闌夕
2007年,前新東方名師劉一男在新東方線上(網校)上的全年課程收入是三千元,四年之後的2011年,這個數字飆升到了四十萬,已經和劉一男當年實體班授課的收入旗鼓相當。
隨著互連網發展階段、支付環境和使用者規模的成熟,非義務教育的線上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到了2015年,中國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人民幣,這是當下最能刺激教育行業爆發的一劑雞血。
其中,數股勢力的相互擠壓,頗為壯觀:
一股勢力,是背靠資本、無視邊界的互連網企業,有流量(沒有也可以知道怎麼買),懂玩法(不懂也可以豪 擲期權現組資深團隊),為了保持業績增長,四處尋找能夠把豬吹上天的風口,當發現線上教育潛力巨大而又江山未定——至少,在市場上缺少絕對性的壟斷巨頭 ——之後,將業務模式橫向擴充,以土豪的玩法來奠定份額。雷軍為YY設立的“10億元投資計劃”、SmartStudy高價挖空新東方的明星教師資源,都 是這股勢力的標準作風。
另二股勢力,是根結盤據但又急欲轉型的傳統教育企業,場地和師資的持續投入和生源的流失壓力,使它們深 陷業務緊縮之苦,而將生產資料轉移到邊際成本更低的互連網,增加重複利用率,同時也是試圖攀附互連網思維、重新梳理產業結構的表現。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案 例,包括文都教育、學而思等教育品牌,都在大力推廣網校平台,花了重金從搜尋引擎、門戶大站批發流量。
在各施所長的競爭中,因為偏科而導致的認知局限比比皆是,比如李學淩在談及YY教育時稱“教育又不是按 摩,不需要做線下”,也有急功近利的企業,將線下課程做了簡單的數字化處理,搬到網上就坐等學費入賬。這些賭徒或懶漢心理,或多或少都反映出一種焦慮,而 這種焦慮,又大多源自從業者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過度思考、孤注一擲、偏信則暗、迷信捷徑,一直都是焦慮症的病源,線上教育行業這兩大核心勢力也堪稱兩場 實驗,無人敢有十足把握,就像盲人摸象的劇情,誰都知道答案不夠完整,但是又來不及去逐一試錯、接近上帝視角。
所以尼采才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而誕生最晚的第三股勢力,走的是整合路線,並不講究出身,也不對學生群體做出強制劃分——如線上的歸線 上,線下的歸線下,分開銷售——而是將需求串聯起來,實體課堂做品質體驗,網路工具做Tracing Service,從個人化的教學入手,來完成O2O的交叉。這股勢力的代 表,是學大教育,它將不受課堂限制的互連網視為家庭輔導的延續,並嘗試說服使用者為這種量身定製的情境付費。
學大教育CEO金鑫的觀點是,線下的課堂服務,是協助學生弄清楚自己問題的——因為如果一開始就從線上 接入,學生通常不能準確辨別和傳達自己欠缺的知識,只有在具體接觸並互動演練之後,老師才能夠對其做出判斷——有了這個前提,才有線上工具的持續管理,把 線上教育做成可以貼身的產品。
這種雙腿走路的平穩選擇,似乎是距離初心更近的路徑。若將教育進行解構,無非是對教師與學生做出最匹配 雙方需求的串連,因材施教的分配與跟進最為重要。學大教育對線下學生髮放“e學大”網路應用,讓老師在課後也可以介入學生的管理和輔導,用資料分析能力來 補充課堂宣講時可能不足的一對一模組;同時,因為“e學大”的終端覆蓋優勢,學大教育又能對使用者進行遴選,提供更有價值的課程推薦。就在這個暑假,學大教 育推出個人化小組課,將“e學大”用到個人化小組課(3-6人班)的使用中,不僅實現了以學生(和家長)為中心的訂製教育模式,還將原本一對一的市場擴大 了3倍以上。
與其預測未來,不如緊跟當下,對於藉助互連網改造教育這一古老而又沉重的行業,任何變數都可能演化出截 然不同的結果。當美國大學正在興起“50年內消失一半”的風向時,中國國家財政的教育支出卻仍舊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這種地區上的差別仍然會讓互連網帶來的 教育平權運動產生橘枳之異。
比如,曾多次成功預言未來科技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甚至還拋出驚世 駭俗的預測:未來三十年內,任何知識都可以被壓縮到物理藥丸中,人類只要服下,就能讓知識通過血液被運送大腦中儲存資訊的不同地區,轉瞬就能習得一門外語 或者一部莎士比亞全集。但是,中國知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卻寫過一部題為《鄉村教師》的中篇小說,大加歌頌那些守在偏遠鄉村的教師,並讓他們承擔的責任升華為 “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承知識”,也只有教師的臨絕地而不衰,才能在陰差陽錯中保留地球的文明火種。
箇中滋味,不妨慢慢體會。
我的公眾帳號:tec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