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 為轉帖
XMLHttpRequest.send()
發送一個 HTTP 要求
文法
send(body)
如果通過調用
open() 指定的 HTTP 方法是 POST 或 PUT,body 參數指定了請求體,作為一個字串或者 Document 對象。
如果請求體不適必須的話,這個參數就為 null。
對於任何其他方法,這個參數是停用,應該為 null(有些實現不允許省略該參數)。
說明
這個方法導致一個 HTTP 要求發送。如果之前沒有調用 open(),或者更具體地說,如果 readyState 不是 1,send() 拋出一個異常。否則,它發送一個 HTTP 要求,該請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 之前調用 open() 時指定的 HTTP 方法、URL 以及認證資格(如果有的話)。
* 之前調用 setRequestHeader() 時指定的要求標頭部(如果有的話)。
* 傳遞給這個方法的 body 參數。
一旦請求發布了,send() 把 readyState 設定為 2,並觸發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控制代碼。
如果之前調用的 open() 參數 async 為 false,這個方法會阻塞並不會返回,直到 readyState 為 4 並且伺服器的響應被完全接收。
否則,如果 async 參數為 true,或者這個參數省略了,send() 立即返回,並且正如後面所介紹的,伺服器響應將在一個後台線程中處理。
如果伺服器響應帶有一個 HTTP 重新導向,send() 方法或後台線程自動遵從重新導向。當所有的 HTTP 回應標頭部已經接收,send() 或後台線程把 readyState 設定為 3 並觸發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控制代碼。
如果響應較長,send() 或後台線程可能在狀態 3 中觸發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控制代碼:這可以作為一個下載進度列指示器。最後,當響應完成,send() 或後台線程把 readyState 設定為 4,並最後一次觸發事件控制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