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http java 使用 io 資料 問題 cti 代碼 sp
Eclipse是個非常強大的IDE,作為一個JAVA程式員,幾乎每天都與它打交道,但是它強大的功能都用到了嗎?
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Eclipse中的“代碼模板”功能。什麼是代碼模板呢?舉個例子,一個很常見的應用,如何在一個類中中建立一個main函數?
這還不簡單?話音未落,只見你在鍵盤上飛快的敲擊著,三下五除二便搞定了。
OK,打字很快的說。但是,是不是應該思考下,對於這種非常固定的代碼,有必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敲嗎?
作為IDE,其中一個設計哲學就是能幫使用者乾的就幫使用者幹,像上面這種情況,就該是Eclipse代碼模板發揮作用的時候。
我們只需在類體中鍵入main,然後使用Eclipse的代碼提示快速鍵(預設為Alt+/),斷行符號後,就可以看到Eclipse自動幫我們完成了main函數的完整定義,是不是非常方便?
這隻是個簡單的例子,其實Eclipse預設還提供了很多代碼模板。開啟 Windows->Preferences->Java->Editor->Templates,可以看到所有已定義的代碼模板列表。
再舉一個更常見的例子,在代碼中經常需要在控制台輸出一些資料
System.out.pringln("hello, world");
以前如果你已經習慣了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敲的話,那麼現在你可以嘗試一下鍵入sysout,然後按Alt+/,呵呵,整個語句都自動完成了,而且游標還非常體貼的停在括弧中,方便你繼續輸入,是不是很強大?
在編程中有時還會遇到另一類問題,比如我想把某些代碼加到try/catch塊中,進行異常檢測。在代碼模板的協助下,你完全不用手工鍵入這部分代碼,也不用去管代碼縮排,你只需要選中要處理的代碼塊,然後按Alt+Shift+Z,斷行符號後, Eclipse會自動為所選代碼塊包上try/catch語句。
儘管Eclipse預設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模板,但肯定是不夠用的,因此我們需要嘗試建立自己的代碼模板。
我們以一個很現實的例子來說明,在實際開發中,經常會需要測試某段代碼的執行時間,一般來說我們會使用以下方法。
分別記錄代碼執行前和執行後的時間戳記,然後計算兩個時間戳記的差值。這段代碼是非常固化的,如果每次都手工敲入,很令人崩潰,但是如果使用“代碼模板”功能來做,就方便多了。
開啟 Windows->Preferences->Java->Editor->Templates,點擊New...,建立代碼模板,如所示錄入代碼,建立一個名為“xinneng“的模板。
(注意:所有“${}”都是模板變數,如${line_selection}表示當前游標選中的程式碼片段,${cursor}表示代碼產生結束後游標所處的位置,還有很多參數大家可以參考Eclipse提供的協助文檔。)
完成後,選中要測試的代碼塊,使用快速鍵Alt+Shift+Z,可以看到菜單中多了一項xinneng,點擊xinneng(),Eclipse自動在選中代碼塊的上下加上了我們剛才錄入的測試代碼,酷吧?
好了,通過上面簡單的介紹,大家對Eclipse的“代碼模板”功能應該有個大致的瞭解了,如果想對這一功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去查閱相關的協助文檔和資料。
善用Eclipse的代碼模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