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入門基礎:檔案系統 Linux檔案系統結構 /bin 存放二進位檔案(可執行命令rm,cd,cp等),所有使用者都有許可權 /dev (device裝置的縮寫)存放裝置檔案在Linux中,所有的硬體裝置都被抽象成一個檔案 /boot 存放核心與啟動程式相關檔案最主要的是檔案vmlinuz-3.2.0-23-generic-pae,是作業系統的核心還有所有跟引導和系統啟動相關的東西 /etc 幾乎所有的作業系統相關的設定檔。多數是以.conf .cnf結尾的 /home 使用者家目錄 /lib 存放系統庫檔案 /media 掛載隨身碟,光碟片等自動掛載,在這裡,有些系統沒有 /mnt 也是掛載,所有系統一定有,以前都是掛載這裡 /opt 通常用來安裝一些大軟體。但放在哪裡不是強制的,約定俗成在這裡。 /proc 不存在硬碟上,只存在於記憶體中的檔案系統,是虛擬檔案系統。儲存作業系統的即時資訊ll查看相關檔案。例如顯示cpuinfo, meminfo可以查看相關資訊.數位檔案夾是進程資訊 /sbin 存放特權級二進位檔案(特權級可執行命令,而/bin是所有人都有許可權)/sys 是系統底層的東西/tmp 臨時的目錄,會自動刪除/usr 一般存放預設安裝程式(大型的軟體是在/opt),/var 一般存放經常變化的資料,如服務資料、記錄檔等/root 特權使用者(root)家目錄 檔案系統 作業系統通過檔案系統管理檔案及資料, 磁碟或分區需要建立檔案系統之後才能夠為作業系統使用,建立檔案系統的過程又稱為格式化.沒有檔案系統的裝置又稱之為裸(raw)裝置常見的檔案系統由fat32, NTFS, ext2, ext3, ext4, xfs, HFS等檔案系統之間的區別: 日誌, 支援的分區大小, 支援的單個檔案大小, 效能等 windows下的主流檔案系統是: NTFSLinux的主流檔案系統是: ext3, ext4 不同的檔案系統效能是有區別的 Linux支援的一些檔案系統:ext2ext3ext4fat(msdos)vfatnfsiso9660procgfsjfs 命令mke2fs用來建立檔案系統 $ mke2fs -t ext4 /dev/sda3 常用參數:-b blocksize 指定檔案系統塊的大小-c 建立檔案系統時檢查壞損塊-L label 指定卷標-j 建立檔案系統日誌(ext3,ext4預設是帶日誌的,不需要帶這個參數) 命令mkfs也可用於建立檔案系統,相較於mke2fs簡單,但支援的參數較少,不能進行精確控制$ mkfs.ext3 /dev/sda3$ mkfs.ext4 /dev/sda4$ mkfs.vfat /dev/sda3 命令dumpe2fs可以用來查看分區的檔案系統資訊$ dumpe2fs /dev/sda2 journal日誌帶日誌的檔案系統(ext3, ext4)擁有較強的穩定性, 在出現錯誤時可進行恢複使用帶日誌的檔案系統,檔案系統會使用一個叫做"兩階段交易認可"的方式進行磁碟操作,當進行磁碟操作時,檔案系統進行以下操作:1. 檔案系統將準備執行的事務的具體內容寫入日誌2. 檔案系統進行操作3. 操作成功後,將事務的具體內容從日誌中刪除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事務執行的時候如果出現意外(如斷電或磁碟故障), 可以通過查詢日誌進行恢複操作.缺點是會喪失一定的效能(額外的日誌讀寫操作) 命令e2label查看和設定檔案系統的標籤$ e2label /dev/sda2 顯示sda2的系統標籤$ e2label /dev/sda2 SHUANGDE 把sda2標籤設定為SHUANGDE , 標籤一般都用大寫字母組成 命令fsck用來檢查並修複損壞的檔案系統$ fsck /dev/sda2 檢查sda2. .要檢查一個檔案系統,必須要先卸載那個檔案系統 使用-y參數不提示而直接進行修複預設fsck會自動判斷檔案系統類型, 如果檔案系統損壞較嚴重, 最好用-t參數指定檔案系統類型對於識別為檔案的損壞資料(檔案系統無記錄), fsck會將該檔案放入lost + found目錄. 每個格式化的磁碟都會有lost + found目錄, 一般這個目錄都是空的系統啟動時會對磁碟進行fsck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