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搭建MIPS交叉編譯環境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MIPS交叉編譯環境搭建好了。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篇文章,裡面的方法是我親自試過的,絕對好用。謝謝寫這篇文章的博主。
MIPS是一個RISC的處理器體繫結構,與之類似的還有x86,arm等,今天我們介紹如何在Ubuntu下搭建MIPS交叉編譯環境:
1.下載:
在 http://buildroot.uclibc.org/downloads/snapshots/buildroot-snapshot.tar.bz2 下載buildroot:
tar -jxvf buildroot-snapshot.tar.bz2
cd buildroot
2.配置buildroot:
make clean
make menuconfig
會出現和編譯Linux類似的菜單選擇介面,如:
選擇第一項“Target Architecture”,改成MIPS(little endian),如:
另外,選擇“Toolchain”,務必將“Kernel Headers”的Linux版本改成你自己主機的Linux版本(因為我們編譯出的MIPS交叉工具是需要在我們的主機上啟動並執行),如,我的主機是Ubuntu
11.04的,Linux版本是2.6.38-8:
3.編譯:
注意:
1.編譯過程中必須連網,因為會下載一些壓縮包存放在buildroot/dl檔案夾下,比如binutils、gcc等!如:
2.必須事先安裝好bison、flex、texinfo、ncurses等,比如我第一次編譯,出現如下錯誤,因為我沒有安裝texinfo:
sudo apt-get install texinfo 就可以了:
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了,差不多1個小時。。。
4.
編譯完成後,在buildroot檔案夾下多了一個output檔案夾,其中就是編譯好的檔案:
cd buildroot/output/host/usr/bin
我們發現了mips的交叉編譯工具已經產生啦~~:
5.
另外,在buildroot/output/target檔案夾下,我們發現這就是我們之前選擇的Linux 2.6.36-8版的busybox!如:
我們用file命令查看其中的某個可執行檔,如下:
我們看到,產生的檔案確實是MIPS平台的,在我的x86下是無法啟動並執行。
6.
為了以後方便使用,我們直接將其中的bin檔案夾添加到環境變數中,省得我們日後輸入長長的路徑了。
將路徑添加到~/.bashrc檔案中,然後運行source命令:
source ~/.bashrc
具體請參考:http://blog.csdn.net/xiaoguaihai/article/details/876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