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style blog http color os io 使用 ar strong
2011-09-27 22:11:51| 分類: rhel5_033|舉報|字型大小 訂閱
Linux利用PROMPT_COMMAND實現審計功能
這個系統審計,記錄什麼使用者,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操作。 然後將查到的資訊記錄到一個檔案裡。
一. 配置
1. 在/etc/profile 檔案的最後,添加如下2行代碼:
export HISTORY_FILE=/var/log/`date ‘+%Y%m’`.log
export PROMPT_COMMAND=’{ date “+%Y-%m-%d %T ##### $(who am i |awk “{print \$1\” \”\$2\” \”\$5}”) #### $(history 1 | { read x cmd; echo “$cmd”; })”; } >> $HISTORY_FILE’
添加完成儲存退出。這樣任何操作命令都會在/var/log/日期.log中看到。還可以自己定義目錄或者檔案。讓別人找不到 只允許自己看。只需要修改
export HISTORY_FILE=/var/log/`date ‘+%Y%m’`.log 這個記錄就可
/etc/profile: 此檔案為系統的每個使用者佈建環境資訊,當使用者第一次登入時,該檔案被執行.並從/etc/profile.d目錄的設定檔中搜集shell的設定.
[[email protected] ~]#. /etc/profile 或者 [[email protected] ~]#source /etc/profile
使更改生效,如果沒有報錯說明成功了。
驗證日誌裡面是否有資料
[[email protected] ~]# more /var/log/201107.log
2011-07-21 17:29:08 ##### root pts/2 (192.168.23.250) #### . /etc/profile
可以看到裡面已經有資料。
還可以使用
PROMPT_COMMAND=’{ date “+%Y-%m-%d %T ##### USER:$USER IP:$SSH_CLIENT PS:$SSH_TTY #### $(history 1 | { read x cmd; echo “$cmd”; })”; } >>$HISTORY_FILE’
命令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的。
編者按:為了確保伺服器的安全,保留shell命令的執行曆史是非常有用的一條技巧。然而,shell雖然有曆史功能,但是這個功能並非針對審計的目的而設計,因此很容易被使用者篡改或是丟失。本文介紹的步驟能夠協助你將每個shell命令記入日誌(你可以將本文和bash history logging攻防一文參考著閱讀,看看攻防雙方的思路有何不同)。本文作者David Douthitt是一位經驗豐富的UNIX和Linux系統管理員,曾做過Linux發行版的打包工作,也是《Advanced Topics in System Administration》和《GNU Screen: A Comprehensive Manual》兩本書的作者。以下為本文:
將使用者執行的每個shell命令記入日誌比最初想象的要來得困難。shell的曆史功能原本旨在協助使用者使用以前用過的命令。我們都知道這種使用場合:你剛輸入了一個長長的欄位,可是拼錯了一個字元。shell的曆史讓你可以改正這一個字元,而不必輸入其餘的所有字元。
然而, shell曆史很難滿足審計的目的。換言之,它不是為了確保系統安全而設計的。
對於bash shell來說,問題顯得尤其困難,因為該shell的目的是,不管用什麼辦法,儘可能為使用者簡化生活——所以,它擁有所有的“花哨功能”(bells and whistles)。必須顧及所有這些多種功能,並且防止對曆史檔案變更。
Korn shell比較簡單,使得保護shell的曆史比較容易。
如果想要嚴加保管這些shell的曆史,需要執行一系列的步驟。
首先,鎖定shell的曆史檔案本身。更改它的屬性,末尾只添加chattr +a .sh_history或chattr +a .bash_history。這樣一來,就不可能刪除或變更檔中的資料,連使用者都無法改變屬性——只有root使用者才能改變。
其次,確保曆史變數設定合理、無法更改。這些曆史變數包括最重要的HISTFILE、HISTCOMMAND和HISTIGNORE。要做到這一點,使用shell的typeset命令,帶-r選項,這使得指定的變數擁有唯讀屬性。良好的操作規範是使所有曆史環境變數都變為唯讀,比如:
export HISTCONTROL= export HISTFILE=$HOME/.bash_history export HISTFILESIZE=2000 export HISTIGNORE= export HISTSIZE=1000 export HISTTIMEFORMAT="%a %b %Y %T %z " typeset -r HISTCONTROL typeset -r HISTFILE typeset -r HISTFILESIZE typeset -r HISTIGNORE typeset -r HISTSIZE typeset -r HISTTIMEFORMAT
HISTTIMEFORMAT是bash shell的擴充,將在曆史檔案中提供時間戳記。
對於bash shell來說,你需要更改曆史的一些標準選項:
shopt -s cmdhist #設定cmdhist將把多行命令放入到單單一個曆史行 shopt -s histappend #設定histappend將確保被添加到曆史檔案,而不是像通常的做法那樣覆蓋曆史檔案。
另外對於bash shell來說,還要設定PROMPT_COMMAND:
PROMPT_COMMAND="history -a" typeset -r PROMPT_COMMAND
這是由於bash shell實際上把曆史寫入到記憶體中,曆史檔案僅在shell會話結束時加以更新。這個命令會把上一個命令附加到磁碟上的曆史檔案。
最後,建立一個SIGDEBUG陷阱,將命令發送到系統日誌(syslog)。VMware的ESXi藉助自己版本的ash shell已經具有這樣的功能。簡而言之,應建立一個把當前命令記入日誌(從曆史檔案擷取)的函數,然後用logger命令,把它發送到系統日誌。這一步在bash shell和Korn Shell中都適用。
這些步驟有些冗長,不過在新版的bash和ksh中有一些新的功能特性,讓這一切變得極其容易。GNU Bash在4.1版中添加了記入到系統日誌中的功能,只需要編譯shell的時候開啟該功能即可啟用。
自推出ksh93以來,Korn Shell就一直具有審計功能。類似bash 4.1,使用者審計是一項編譯時間功能。想看看你所用的ksh93版本是否安裝了審計功能,可以執行下列命令中的某一條:
echo ${.sh.version} echo $KSH_VERSION
在Ubuntu 10.10中,我得到了來自ksh93的這個輸出:
# echo ${.sh.version} Version JM 93t+ 2009-05-01
如果審計功能開啟,特徵字串(JM)還會有字母A(開啟審計功能),可能還有字母L(開啟針對使用者的審計功能)。IBM DeveloperWorks和Musings of an OS Plumber都刊有介紹Korn Shell審計的出色文章。
Bash shell含有審計功能的可能性也比較小。Ubuntu 10.10上的bash是4.1.5(1)版本。
對於仍在使用C shell(以及尤其是tsch)的使用者,tcsh有一個變種名為“tcsh-bofh”,它支援記入到系統日誌中。遺憾的是,tcsh-bofh並沒有得到長期的維護。早在2010年1月,tcsh-bofh的FreeBSD連接埠就從FreeBSD連接埠樹(port tree)去除了。
上述資訊也可以在shell之外擷取。比如有兩個命令:lastcomm(來自Ubuntu Main軟體倉庫中的acct程式包)和auditctl(來自Ubuntu Universe軟體倉庫中的auditd程式包)。另外, Linux Journal在2002年刊發過一篇關於Linux進程統計的好文章。另外還有rootsh和snoopylogger這兩個程式包,只是兩者都不在Ubuntu軟體倉庫中。Rootsh好比是typescript的執行版本,而snoopylogger是你可以添加到使用者環境的系統庫。(這些方法有許多來自在serverfault.com上所提的一個問題,請參閱這個文章。)
Linux History安全問題【儲存記錄防止刪除】+完善Linux/UNIX審計 將每個shell命令記入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