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db資料庫基本管理
1.Mariadb資料庫的安裝和基本配置
<1>安裝Mariadb資料庫
<2>啟動Mariadb資料庫
<3>首次登陸修改密碼
首次登陸不要求輸入密碼
使用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工具進行資料庫安全設定,根據提示完成操作:
然後就可以mysql -u root -p 登陸root使用者了
<4>為了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阻止來自網路的TCP/IP連結
編輯vim /etc/my.cof 加入 skip-networking=1
關閉開放的連接埠,此時只允許通過通訊端檔案進行本地串連。 2.Mariadb資料庫基本操作
用戶端程式通用選項-u --user ##指定登陸使用者-h --host ##指定登陸主機-p --password ##指定密碼登陸--protocol={tcp|socket|memory|pipe} #指定協議-P --port ##指定連接埠,預設監聽連接埠tcp/3306--socket ##指定本地串連的sock檔案--compress ##資料轉送採用壓縮格式-D --database ##指定串連口預設使用的資料庫-H --html ##指定產生html輸出-X --xml ##指定產生xml輸出
基本操作
SHOW DATABASES; ##顯示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建立一個資料庫
USE database_name; ##進入資料庫
SHOW tables; ##顯示資料庫表
(現在表為空白)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建立資料庫表的欄位
name VARCHAR(20),
age VARCHAR(10));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sex CHAR(1)##添加欄位age
ALTER TABLE table_nameDROP age ##刪除age欄位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age VARCHAR(5) AFTER name ##在name欄位後添加欄位age
DESCRIBE table_name; ##查看錶的結構
INSERT INTO table_name VALUES (‘wxh’,’M’);
向表中插入資料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查詢表的索引
UPDATE table_name SET attribute=value WHERE attribute > value; ##更新資料庫表將user1的age設定為=20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attribute = value;
將資料庫表attribute = value的刪除
DROP TABLE table_name; ##刪除資料庫表
DROP DATABASE database_name; ##刪除資料庫
FLUSH PRIVILEGES; ##重新整理資料庫資訊
3.使用者和存取權限
<1>建立使用者
授權user1使用者密碼為passwd1,並且只能在本地(@localhost)查詢(SELECT)資料庫的所有內容(.)
授權user2使用者密碼為passwd2,並且能從遠程任意主機(@’%’)登陸mysql,並且可以對mysql資料庫(mysql.*)做任意操作(ALL)
<2>使用者授權
授權user1使用者,只能從本地對westos資料庫擁有INSERT,UPDATE操作權力
<3>重新整理授權表
FLUSH PRIVILEGES;
<4>查看使用者授權
SHOW GRANTS FOR wxh@localhost;
<5>撤銷使用者權限
REVOKE UPDATE, on westos.* from wxh@localhost;
<6>刪除使用者
DROP USER wxh@localhost;
4.備份與恢複
<1>備份
<2>恢複
先用DROP DATABASES westos;刪除westos資料庫,在恢複mysqladmin -uroot -predhat create westos; ##建立westos庫mysql -uroot -predhat westos < westos.dump ##恢複備份
<3>修改密碼
已知密碼修改密碼
mysqladmin -uroot -pmysql password + 新密碼
忘記密碼找回密碼
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
跳過grant-tables授權表 不需要認證登入本地mysql資料庫
進入資料庫後用UPDATE 更新root使用者密碼
UPDATE mysql.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westos’) WHERE user=’root’;
然後ps aux | grep mysql 過濾出所有mysql的進程,
並且用kill -9 + uid 殺死所有關於mysql進程,
最後,用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就可以用密碼登陸root使用者到資料庫
圖形化管理資料庫
安裝軟體
yum install php php-mysql -y
還需要一個phpMyAdmin-3.4.0-all-languages.tar.bz2的軟體
將phpMyAdmin解壓到httpd服務的預設目錄下
tar jxf phpmyadmin-*.tar.bz2 -C /var/www/html然後進入該目錄
接下來需要寫一份設定檔,可以通過複製一個模版檔案
cp config.sample.inc.php config.inc.php
編輯該檔案vim config.inc.php
將該行改為 $cfg[‘blowfish_secret’] = ‘cookie’;
最後重啟mariadb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server
然後就可以到瀏覽器登陸資料庫。
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就可以管理資料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