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很多軟體使用命令就可以很好的操作,軟體也不例外。剛好要使用一下,就找到了這款小巧的卻很使用的Linux下的工具,就是scrot。 如何安裝及使用?
1.安裝篇很簡單,想安裝其他軟體一樣,Fedora下 yum install scrot , Ubuntu下apt-get install scrot就可以。
2.使用篇一般用法就一般而言,使用 scrot 可以抓取整個案頭、某個指定的視窗、以及選擇的矩形地區。
抓取案頭:scrot desktop.png,該命令將當前的整個案頭抓取下來,並儲存為 desktop.png 檔案。可以在當前的目錄中找到此影像檔。
抓取視窗:scrot -bs window.png,選項 b 使 scrot 在抓取視窗時一同將外邊框抓取下來,而 s 選項則讓使用者選擇所要抓取的是何視窗。
抓取地區:scrot -s rectangle.png,在執行此命令後,使用滑鼠拖曳的矩形地區將被 scrot 抓取下來。
進階使用對於普通的抓取使用 scrot 的基礎便足以應付了。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之下,使用 scrot 抓取映像需要講究一些技巧。
延時抓取:scrot -cd 10 menu.png,此命令中的 d 選項用於延時抓取映像,其後的 10 代表延時 10 秒;前面的選項 c 顯示倒計時。在抓取菜單或是命令提示時,該技巧將充分展示其魔力。
產生縮圖:scrot -t 50% thumb.png,這個命令在抓取映像的同時產生該映像的縮圖。選項 t 將開啟此功能,其後的 50% 為原圖的縮放百分比。
更改品質:scrot -q 70 quality.jpg,此命令中的 q 選項用於更改所抓映像的品質,其數值介於 1-100 之間,預設為 75。數值越大,意味著映像品質越高;同時,映像的壓縮率也就越低,佔用空間越大。
操作抓圖:scrot action.png -e ‘mv $f ~/images/’,該命令將抓取的映像移動到 ~/images/ 目錄。顯然,操作映像的功能由 e 選項開啟,其中的 $f 代表原圖的路徑/檔案名稱。
以上樣本皆指定了需要儲存的抓圖的檔案名稱。實際上,如果不指定名稱,那麼 scrot 在抓取映像後會自動使用當前的日期時間、寬度高度的組合來組建檔案名稱。
截取整個螢幕可以直接按Print Screen鍵,但這樣的用途顯得太有限了。
scrot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工具,除可以截取整個螢幕外還支援滑鼠選取。
安裝scrot可以選擇原始碼或RPM包等,自行下載安裝。(PS:一般的系統更新源都會提供這個工具,可以通過系統更新源來直接安裝,如yum或apt-get等)
安裝完成後在命令列下輸入scrot即可,此時的效果跟按Print Screen鍵相同,圖片存在目前的目錄下。輸入scrot -s可用於滑鼠選取。
然而這樣還是不太方便。可以建立一個檔案,如screenshot
touch screenshot
vim screenshot
輸入 scrot -s -e 'mv $f ~/screenshots'
儲存退出vim,然後 chmod u+x screenshot
這樣就可以通過運行screenshot檔案來執行scrot了,同時支援滑鼠選取,且所有圖片都放在主目錄下的screenshots檔案夾中。可以把screenshot檔案拖到工具列(Panel)上,以後需要時直接點擊工具列的screenshot表徵圖,就可能用滑鼠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