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儲存實驗二:RAID操作
Linux儲存實驗一:在硬碟上建立檔案系統http://www.bkjia.com/os/201303/194226.html
基礎知識的部分就不詳細設計了,總之常見的幾種模式為: raid0 , raid1 , raid0-1或raid1-0 , raid5 不同的模式之間最求的目標不一樣,其儲存效率和安全性也不一樣。 (1)建立RAID www.2cto.com 步驟一:建立5塊 10MB SCSI硬碟 Setting -> hard disk -> add ... fdisk /dev/sdb:分區為/dev/sdb{5,6,7,8,9},這些都為邏輯分區 步驟二:用4塊硬碟建立RAID5+1hotspare Raid 至少需要3塊裝置 mdadm --create --auto=yes /dev/md0 --level=5 --raid-devices=4 --spare-device=1 /dev/sdb{5,6,7,8,9} 這樣我們的raid5就建成了,其中有一塊熱備份的盤,就是將來如果有那一塊盤損壞了,它會自動替補上去。而且/dev/md0就是我們raid5的代號了,以後所有的操作都用/dev/md0來代替 步驟三:查看RAID的組成情況 mdadm --detail /dev/md0 會看到上面顯示的資訊,用來做raid的有4個partition , 1個用來做spare device 步驟四:在RAID裝置建立檔案系統 mkfs -t ext3 /etc/md0 步驟五:掛載並進行讀寫測試 mkdir /mnt/raid mount /dev/md0 /mnt/raid步驟六:將RAID裝置的定義匯入/etc/mdadm.conf , 讓RAID裝置在每次重啟都生效 軟體RAID的設定檔:/etc/mdadm.conf,需要知道UUID 獲得UUID:mdadm --detail /dev/md0 | grep -i UUID 寫入格式:ARRAY /dev/md0 UUID=上面查詢獲得的UUID步驟七:設定開機自動掛載 vi /etc/fstab 寫入:/dev/md0 /mnt/raid ext3 defaults 1 2 umount /mnt/raid mount -a 步驟八:重啟OS,查看RAID資訊 (2) 熱備份盤步驟一:掛載並進行連續讀寫操作 前面已經掛載就不進行掛載操作了。 cp -a /etc/ /var/log/ /mnt/raid步驟二:用命令類比RAID中一塊硬碟損壞 mdadm --manage /dev/md0 --fail /dev/sdb8 mdadm --detail /dev/md0 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顯示的Failed Devices:1 壞掉一個,而且下面顯示出壞掉的裝置為/dev/sdb8 , 而我們用來作為熱備份盤(spare device)的/dev/sdb9會自動代替壞掉的盤,繼續使用。 步驟三:用命令類比損壞的硬碟作為熱備份盤加入到RAID中這裡我們將好的/dev/sdb1(那個主要磁碟分割),加入到RAID中當熱備份盤,將/dev/sdb8移除 mdadm --manage /dev/md0 --add /dev/sdb1 --remove /dev/sdb8 mdadm --detail /dev/md0可以看到,/dev/sdb0作為了熱備份盤,現在Failed Devices為0 步驟四:查看RAID的組成情況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