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 Linux 核心看無鎖編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非阻塞型同步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簡介

如何正確有效保護共用資料是編寫並行程式必須面臨的一個難題,通常的手段就是同步。同步可分為阻塞型同步(Blocking Synchronization)和非阻塞型同步(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阻塞型同步是指當一個線程到達臨界區時,因另外一個線程已經持有訪問該共用資料的鎖,從而不能擷取鎖資源而阻塞,直到另外一個線程釋放鎖。常見的同步原語有 mutex、semaphore 等。如果同步方案採用不當,就會造成死結(deadlock),活鎖(livelock)和優先順序反轉(priority inversion),以及效率低下等現象。

為了降低風險程度和提高程式運行效率,業界提出了不採用鎖的同步方案,依照這種設計思路設計的演算法稱為非阻塞型演算法,其本質特徵就是停止一個線程的執行不會阻礙系統中其他執行實體的運行。

當今比較流行的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實現方案有三種:

  1. Wait-free

    Wait-free 是指任意線程的任何操作都可以在有限步之內結束,而不用關心其它線程的執行速度。 Wait-free 是基於 per-thread 的,可以認為是 starvation-free 的。非常遺憾的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採用 Wait-free 的程式並不能保證 starvation-free,同時記憶體消耗也隨線程數量而線性增長。目前只有極少數的非阻塞演算法實現了這一點。

  2. Lock-free

    Lock-Free 是指能夠確保執行它的所有線程中至少有一個能夠繼續往下執行。由於每個線程不是 starvation-free 的,即有些線程可能會被任意地延遲,然而在每一步都至少有一個線程能夠往下執行,因此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是在持續執行的,可以認為是 system-wide 的。所有 Wait-free 的演算法都是 Lock-Free 的。

  3. Obstruction-free

    Obstruction-free 是指在任何時間點,一個孤立運行線程的每一個操作可以在有限步之內結束。只要沒有競爭,線程就可以持續運行。一旦共用資料被修改,Obstruction-free 要求中止已經完成的部分操作,並進行復原。 所有 Lock-Free 的演算法都是 Obstruction-free 的。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 Obstruction-free 是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中效能最差的,而 Wait-free 效能是最好的,但實現難度也是最大的,因此 Lock-free 演算法開始被重視,並廣泛運用於當今正在啟動並執行程式中,比如 linux 核心。

一般採用原子級的 read-modify-write 原語來實現 Lock-Free 演算法,其中 LL 和 SC 是 Lock-Free 理論研究領域的理想原語,但實現這些原語需要 CPU 指令的支援,非常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任何 CPU 直接實現了 SC 原語。根據此理論,業界在原子操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 CAS(Compare - And - Swap)操作來實現 Lock-Free 演算法,Intel 實現了一條類似該操作的指令:cmpxchg8。

CAS 原語負責將某處記憶體位址的值(1 個位元組)與一個期望值進行比較,如果相等,則將該記憶體位址處的值替換為新值,CAS 操作偽碼描述如下:

清單 1. CAS 偽碼

 Bool CAS(T* addr, T expected, T newValue)  {       if( *addr == expected )      {           *addr =  newValue;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利用 CAS 進行同步,代碼如下所示:


清單 2. CAS 實際操作

 do{         備份舊資料;        基於舊資料構造新資料; }while(!CAS( 記憶體位址,備份的舊資料,新資料 )) 

 

就是指當兩者進行比較時,如果相等,則證明共用資料沒有被修改,替換成新值,然後繼續往下運行;如果不相等,說明共用資料已經被修改,放棄已經所做的操作,然後重新執行剛才的操作。容易看出 CAS 操作是基於共用資料不會被修改的假設,採用了類似於資料庫的 commit-retry 的模式。當同步衝突出現的機會很少時,這種假設能帶來較大的效能提升。

 

回頁首

加鎖的層級

根據複雜程度、加鎖粒度及運行速度,可以得出如所示的鎖層級:


圖 1. 加鎖層級
 

其中標註為紅色字型的方案為 Blocking synchronization,黑色字型為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Lock-based 和 Lockless-based 兩者之間的區別僅僅是加鎖粒度的不同。圖中最底層的方案就是大家經常使用的 mutex 和 semaphore 等方案,代碼複雜度低,但運行效率也最低。

 

回頁首

Linux 核心中的無鎖分析

Linux 核心可能是當今最大最複雜的並行程式之一,它的並行主要來至於中斷、核心搶佔及 SMP 等。核心設計者們為了不斷提高 Linux 核心的效率,從全域著眼,逐步廢棄了大核心鎖來降低鎖的粒度;從細處下手,不斷對局部代碼進行最佳化,用無鎖編程替代基於鎖的方案,如 seqlock 及 RCU 等;不斷減少鎖衝突程度、降低等待時間,如 Double-checked locking 和原子鎖等。

核心無鎖第一層級 — 少鎖

無論什麼時候當臨界區中的代碼僅僅需要加鎖一次,同時當其擷取鎖的時候必須是安全執行緒的,此時就可以利用 Double-checked Locking 模式來減少鎖競爭和加鎖載荷。目前 Double-checked Locking 已經廣泛應用於單例 (Singleton) 模式中。核心設計者基於此思想,巧妙的將 Double-checked Locking 方法運用於核心代碼中。

當一個進程已經僵死,即進程處於 TASK_ZOMBIE 狀態,如果父進程調用 waitpid() 系統調用時,父進程需要為子進程做一些清理性的工作,代碼如下所示:


清單 3. 少鎖操作

 984   static int wait_task_zombie(task_t *p, int noreap,  985           struct siginfo __user *infop,  986           int __user *stat_addr, struct rusage __user *ru)  987   {            …… 1103       if (p->real_parent != p->parent) {  1104           write_lock_irq(&tasklist_lock);  1105           /* Double-check with lock held.  */  1106           if (p->real_parent != p->parent) {  1107               __ptrace_unlink(p);  1108               // TODO: is this safe?  1109               p->exit_state = EXIT_ZOMBIE;                    …… 1120           }  1121           write_unlock_irq(&tasklist_lock);  1122      }           …… 1127  } 

 

如果將 write_lock_irq 放置於 1103 行之前,鎖的範圍過大,鎖的負載也會加重,影響效率;如果將加鎖的代碼放到判斷裡面,且沒有 1106 行的代碼,程式會正確嗎?在單核情況下是正確的,但在雙核情況下問題就出現了。一個非主進程在一個 CPU 上運行,正準備調用 exit 退出,此時主進程在另外一個 CPU 上運行,在子進程調用 release_task 函數之前調用上述代碼。子進程在 exit_notify 函數中,先持有讀寫鎖 tasklist_lock,調用 forget_original_parent。主進程運行到 1104 處,由於此時子進程先持有該鎖,所以父進程只好等待。在 forget_original_parent 函數中,如果該子進程還有子進程,則會調用 reparent_thread(),將執行 p->parent = p->real_parent; 語句,導致兩者相等,等非主進程釋放讀寫鎖 tasklist_lock 時,另外一個 CPU 上的主進程被喚醒,一旦開始執行,繼續運行將會導致 bug。

嚴格的說,Double-checked locking 不屬於無鎖編程的範疇,但由原來的每次加鎖訪問到大多數情況下無須加鎖,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同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核心開發人員為了降低鎖衝突率,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運行效率,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進行改進。

核心無鎖第二層級 — 原子鎖

原子操作可以保證指令以原子的方式執行——執行過程不被打斷。核心提供了兩組原子操作介面:一組針對於整數進行操作,另外一組針對於單獨的位進行操作。核心中的原子操作通常是內嵌函式,一般是通過內嵌彙編指令來完成。對於一些簡單的需求,例如全域統計、引用計數等等,可以歸結為是對整數的原子計算。

核心無鎖第三層級 — Lock-free

1. Lock-free 應用情境一 —— Spin Lock

Spin Lock 是一種輕量級的同步方法,一種非阻塞鎖。當 lock 操作被阻塞時,並不是把自己掛到一個等待隊列,而是死迴圈 CPU 空轉等待其他線程釋放鎖。 Spin lock 鎖實現代碼如下:


清單 4. spin lock 實現代碼

 static inline void __preempt_spin_lock(spinlock_t *lock)  {            ……  do {     preempt_enable();     while (spin_is_locked(lock))       cpu_relax();     preempt_disable();   } while (!_raw_spin_trylock(lock));  }  static inline int _raw_spin_trylock(spinlock_t *lock)  {   char oldval;   __asm__ __volatile__(     "xchgb %b0,%1"    :"=q" (oldval), "=m" (lock->lock)     :"0" (0) : "memory");   return oldval > 0;  } 

 

組合語言指令 xchgb 原子性的交換 8 位 oldval( 存 0) 和 lock->lock 的值,如果 oldval 為 1(lock 初始值為 1),則擷取鎖成功,反之,則繼續迴圈,接著 relax 休息一會兒,然後繼續周而復始,直到成功。

對於應用程式來說,希望任何時候都能擷取到鎖,也就是期望 lock->lock 為 1,那麼用 CAS 原語來描述 _raw_spin_trylock(lock) 就是 CAS(lock->lock,1,0);

如果同步操作總是能在數條指令內完成,那麼使用 Spin Lock 會比傳統的 mutex lock 快一個數量級。Spin Lock 多用於多核系統中,適合於鎖持有時間小於將一個線程阻塞和喚醒所需時間的場合。

pthread 庫已經提供了對 spin lock 的支援,所以使用者態程式也能很方便的使用 spin lock 了,需要包含 pthread.h 。在某些情境下,pthread_spin_lock 效率是 pthread_mutex_lock 效率的一倍多。美中不足的是,核心實現了讀寫 spin lock 鎖,但 pthread 未能實現。

2. Lock -free 應用情境二 —— Seqlock

手錶最主要最常用的功能是讀時間,而不是校正時間,一旦後者成了最常用的功能,消費者肯定不會買賬。電腦的時鐘也是這個功能,修改時間是小機率事件,而讀時間是經常發生的行為。以下代碼摘自 2.4.34 核心:


清單 5. 2.4.34 seqlock 實現代碼

 443 void do_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444 {                …… 448         read_lock_irqsave(&xtime_lock, flags);                …… 455         sec = xtime.tv_sec;  456         usec += xtime.tv_usec;  457         read_unlock_irqrestore(&xtime_lock, flags);                …… 466 }  468 void do_s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469 {  470         write_lock_irq(&xtime_lock);                …… 490         write_unlock_irq(&xtime_lock);  491 } 

 

不難發現擷取時間和修改時間採用的是 spin lock 讀寫鎖,讀鎖和寫鎖具有相同的優先順序,只要讀持有鎖,寫鎖就必須等待,反之亦然。

Linux 2.6 核心中引入一種新型鎖——順序鎖 (seqlock),它與 spin lock 讀寫鎖非常相似,只是它為寫者賦予了較高的優先順序。也就是說,即使讀者正在讀的時候也允許寫者繼續運行。當存在多個讀者和少數寫者共用一把鎖時,seqlock 便有了用武之地,因為 seqlock 對寫者更有利,只要沒有其他寫者,寫鎖總能擷取成功。根據 lock-free 和時鐘功能的思想,核心開發人員在 2.6 核心中,將上述讀寫鎖修改成了順序鎖 seqlock,代碼如下:


清單 6. 2.6.10 seqlock 實現代碼

 static inline unsigned read_seqbegin(const seqlock_t *sl)  {   unsigned ret = sl->sequence;   smp_rmb();   return ret;  }  static inline int read_seqretry(const seqlock_t *sl, unsigned iv)  {   smp_rmb();   return (iv & 1) | (sl->sequence ^ iv);  }  static inline void write_seqlock(seqlock_t *sl)  {   spin_lock(&sl->lock);   ++sl->sequence;   smp_wmb();       }  void do_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   unsigned long seq;   unsigned long usec, sec;   unsigned long max_ntp_tick;     ……  do {     unsigned long lost;     seq = read_seqbegin(&xtime_lock);       ……    sec = xtime.tv_sec;     usec += (xtime.tv_nsec / 1000);   } while (read_seqretry(&xtime_lock, seq));     ……  tv->tv_sec = sec;   tv->tv_usec = usec;  }  int do_settimeofday(struct timespec *tv)  {     ……  write_seqlock_irq(&xtime_lock);     ……  write_sequnlock_irq(&xtime_lock);   clock_was_set();   return 0;  } 

 

Seqlock 實現原理是依賴一個序列計數器,當寫者寫入資料時,會得到一把鎖,並且將序列值加 1。當讀者讀取資料之前和之後,該序號都會被讀取,如果讀取的序號值都相同,則表明寫沒有發生。反之,表明發生過寫事件,則放棄已進行的操作,重新迴圈一次,直至成功。不難看出,do_gettimeofday 函數裡面的 while 迴圈和接下來的兩行賦值操作就是 CAS 操作。

採用順序鎖 seqlock 好處就是寫者永遠不會等待,缺點就是有些時候讀者不得不反覆多次讀相同的資料直到它獲得有效副本。當要保護的臨界區很小,很簡單,頻繁讀取而寫入很少發生(WRRM--- Write Rarely Read Mostly)且必須快速時,就可以使用 seqlock。但 seqlock 不能保護包含有指標的資料結構,因為當寫者修改資料結構時,讀者可能會訪問一個無效的指標。

3. Lock -free 應用情境三 —— RCU

在 2.6 核心中,開發人員還引入了一種新的無鎖機制 -RCU(Read-Copy-Update),允許多個讀者和寫者並發執行。RCU 技術的核心是寫操作分為寫和更新兩步,允許讀操作在任何時候無阻礙的運行,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延遲寫來提高同步效能。RCU 主要應用於 WRRM 情境,但它對可保護的資料結構做了一些限定:RCU 只保護被動態分配並通過指標引用的資料結構,同時讀寫控制路徑不能有睡眠。以下數組動態增長代碼摘自 2.4.34 核心:

清單 7. 2.4.34 RCU 實現代碼

其中 ipc_lock 是讀者,grow_ary 是寫者,不論是讀或者寫,都需要加 spin lock 對被保護的資料結構進行訪問。改變數組大小是小機率事件,而讀取是大機率事件,同時被保護的資料結構是指標,滿足 RCU 運用情境。以下代碼摘自 2.6.10 核心:


清單 8. 2.6.10 RCU 實現代碼

 #define rcu_read_lock()    preempt_disable()  #define rcu_read_unlock()  preempt_enable()  #define rcu_assign_pointer(p, v)  ({ \                     smp_wmb(); \                     (p) = (v); \                       })  struct kern_ipc_perm* ipc_lock(struct ipc_ids* ids, int id)  {     ……  rcu_read_lock();   entries = rcu_dereference(ids->entries);   if(lid >= entries->size) {     rcu_read_unlock();     return NULL;   }   out = entries->p[lid];   if(out == NULL) {     rcu_read_unlock();     return NULL;   }     ……  return out;  }  static int grow_ary(struct ipc_ids* ids, int newsize)  {   struct ipc_id_ary* new;   struct ipc_id_ary* old;     ……  new = ipc_rcu_alloc(sizeof(struct kern_ipc_perm *)*newsize +           sizeof(struct ipc_id_ary));   if(new == NULL)     return size;   new->size = newsize;   memcpy(new->p, ids->entries->p, sizeof(struct kern_ipc_perm *)*size                +sizeof(struct ipc_id_ary));   for(i=size;i<newsize;i++) {     new->p[i] = NULL;   }   old = ids->entries;   /*    * Use rcu_assign_pointer() to make sure the memcpyed contents    * of the new array are visible before the new array becomes visible.    */   rcu_assign_pointer(ids->entries, new);   ipc_rcu_putref(old);   return newsize;  } 

 

縱觀整個流程,寫者除核心屏障外,幾乎沒有一把鎖。當寫者需要更新資料結構時,首先複製該資料結構,申請 new 記憶體,然後對副本進行修改,調用 memcpy 將原數組的內容拷貝到 new 中,同時對擴大的那部分賦新值,修改完畢後,寫者調用 rcu_assign_pointer 修改相關資料結構的指標,使之指向被修改後的新副本,整個寫操作一氣呵成,其中修改指標值的操作屬於原子操作。在資料結構被寫者修改後,需要調用記憶體屏障 smp_wmb,讓其他 CPU 知曉已更新的指標值,否則會導致 SMP 環境下的 bug。當所有潛在的讀者都執行完成後,調用 call_rcu 釋放舊副本。同 Spin lock 一樣,RCU 同步技術主要適用於 SMP 環境。

核心無鎖第四層級 — 免鎖

環形緩衝區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模型中常用的資料結構。生產者將資料放入數組的尾端,而消費者從數組的另一端移走資料,當達到數組的尾部時,生產者繞回到數組的頭部。

如果只有一個生產者和一個消費者,那麼就可以做到免鎖訪問環形緩衝區(Ring Buffer)。寫入索引只允許生產者訪問並修改,只要寫入者在更新索引之前將新的值儲存到緩衝區中,則讀者將始終看到一致的資料結構。同理,讀取索引也只允許消費者訪問並修改。


圖 2. 環形緩衝區實現原理圖
 

,當讀者和寫者指標相等時,表明緩衝區是空的,而只要寫入指標在讀取指標後面時,表明緩衝區已滿。


清單 9. 2.6.10 環形緩衝區實現代碼

 /*  * __kfifo_put - puts some data into the FIFO, no locking version  * Note that with only one concurrent reader and one concurrent  * writer, you don't need extra locking to use these functions.  */  unsigned int __kfifo_put(struct kfifo *fifo,        unsigned char *buffer, unsigned int len)  {   unsigned int l;   len = min(len, fifo->size - fifo->in + fifo->out);   /* first put the data starting from fifo->in to buffer end */   l = min(len, fifo->size - (fifo->in & (fifo->size - 1)));   memcpy(fifo->buffer + (fifo->in & (fifo->size - 1)), buffer, l);   /* then put the rest (if an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uffer */   memcpy(fifo->buffer, buffer + l, len - l);   fifo->in += len;   return len;  }  /*  * __kfifo_get - gets some data from the FIFO, no locking version  * Note that with only one concurrent reader and one concurrent  * writer, you don't need extra locking to use these functions.  */  unsigned int __kfifo_get(struct kfifo *fifo,      unsigned char *buffer, unsigned int len)  {   unsigned int l;   len = min(len, fifo->in - fifo->out);   /* first get the data from fifo->out until the end of the buffer */   l = min(len, fifo->size - (fifo->out & (fifo->size - 1)));   memcpy(buffer, fifo->buffer + (fifo->out & (fifo->size - 1)), l);   /* then get the rest (if an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buffer */   memcpy(buffer + l, fifo->buffer, len - l);   fifo->out += len;   return len;  } 

 

以上代碼摘自 2.6.10 核心,通過代碼的注釋(斜體部分)可以看出,當只有一個消費者和一個生產者時,可以不用添加任何額外的鎖,就能達到對共用資料的訪問。

 

回頁首

總結

通過對比 2.4 和 2.6 核心代碼,不得不佩服核心開發人員的智慧,為了提高核心效能,一直不斷的進行各種最佳化,並將業界最新的 lock-free 理念運用到核心中。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進行無鎖設計時,首先進行情境分析,因為每種無鎖方案都有特定的應用情境,接著根據情境分析進行資料結構的初步設計,然後根據先前的分析結果進行並行存取模型建模,最後在調整資料結構的設計,以便達到最優。

 

參考資料

  • Andrei Alexandrescu. 《 Lock-Free Data Structures--- Keeping threads moving while avoiding deadlock 》,《 Dr. Dobb's Journal 》, October 01, 2004。

  • 《 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n-blocking_synchronization
  • Shameem Akhter and Jason Roberts. 李寶峰,富弘毅,李韜譯 . 《多核程式設計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 Rebert Love,《 Linux Kernel Development,2rd Edition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 Daniel P. Bovet,Marco Cesati,《 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3rd Edition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 Jonatban Corbet 等,魏永明等譯,《 Linux 裝置驅動程式》,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 Gordon Fischer 等,《 The Linux Kernel Prime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 在 developerWorks Linux 專區 尋找為 Linux 開發人員(包括 Linux 新手入門)準備的更多參考資料,查閱我們 最受歡迎的文章和教程。 
  • 在 developerWorks 上查閱所有 Linux 技巧 和 Linux 教程。 

關於作者

楊小華,目前從事 Linux 核心方面的研究,喜歡搗鼓 Linux 系統,對 Linux 中斷系統比較瞭解。可以通過 normalnotebook@126.com 與他取得聯絡。

本文轉自: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lockfree/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