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物理結構(由控制檔案、資料檔案、重做記錄檔、參數檔案、歸檔檔案、密碼檔案組成)
控制檔案:包含維護和驗證資料庫完整性的必要資訊、例如,控制檔案用於識別資料檔案和重做記錄檔,一個資料庫至少需要一個控制檔案
資料檔案:儲存資料的檔案
重做記錄檔:含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改記錄,這樣萬一出現故障可以啟用資料恢複。一個資料庫至少需要兩個重做記錄檔
參數檔案:定義Oracle 常式的特性,例如它包含調整SGA 中一些記憶體結構大小的參數
歸檔檔案:是重做記錄檔的離線副本,這些副本可能對於從介質失敗中進行恢複很必要。
密碼檔案:認證哪些使用者有許可權啟動和關閉Oracle常式
2、邏輯結構(資料表空間、段、區、塊)
資料表空間:是資料庫中的基本邏輯結構,一系列資料檔案的集合。
段:是對象在資料庫中佔用的空間
區:是為資料一次性預留的一個較大的儲存空間
塊:ORACLE最基本的儲存單位,在建立資料庫的時候指定
3、記憶體配置(SGA和PGA)
SGA:是用於儲存資料庫資訊的記憶體區,該資訊為資料庫進程所共用。它包含Oracle 伺服器的資料和控制資訊, 它是在Oracle 伺服器所駐留的電腦的實際記憶體中得以分配,如果實際記憶體不夠再往虛擬記憶體中寫。
PGA:包含單個伺服器處理序或單個後台進程的資料和控制資訊,與幾個進程共用的SGA 正相反PGA 是只被一個進程使用的地區,PGA 在建立進程時分配在終止進程時回收
4、後台進程(資料寫進程、日誌寫進程、系統監控、進程監控、檢查點進程、歸檔進程、服務進程、使用者進程)
資料寫進程:負責將更改的資料從資料庫緩衝區快取寫入資料檔案
日誌寫進程:將重做日誌緩衝區中的更改寫入線上重做記錄檔
系統監控:檢查資料庫的一致性如有必要還會在資料庫開啟時啟動資料庫的恢複
進程監控:負責在一個Oracle 進程失敗時清理資源
檢查點進程:負責在每當緩衝區快取中的更改永久地記錄在資料庫中時,更新控制檔案和資料檔案中的資料庫狀態資訊。
歸檔進程:在每次日誌切換時把已滿的日誌組進行備份或歸檔
服務進程:使用者進程服務。
使用者進程:在用戶端,負責將使用者的SQL 陳述式傳遞給服務進程,並從伺服器段拿回查詢資料。
5、oracle常式:Oracle 常式由SGA 記憶體結構和用於管理資料庫的後台進程組成。常式一次只能開啟和使用一個資料庫。
6、SCN(System Change Number):系統改變號,一個由系統內部維護的序號。當系統需要更新的時候自動增加,他是系統中鑑效組資料的一致性和順序恢複的重要標誌。
【我的Oracle學習筆記(三)】----- 體繫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