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台編譯安裝好mysql的伺服器:
A:192.168.1.6 (mysql的使用者名稱:root;密碼:gaso123;拷貝安裝源檔案目錄下的support-files/my-huge.cnf檔案到/etc/my.cnf)
B:192.168.1.8 (mysql的使用者名稱:root;密碼:gaso123;拷貝安裝源檔案目錄下的support-files/my-huge.cnf檔案到/etc/my.cnf)
設定A和B互為備份mysql(master-master)
2.A和B上分別初始化一下資料庫(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3.A和B上分別設定一下mysql的root密碼(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gaso123)
4.分別修改A和B的mysql設定檔/etc/my.cnf
對於A(沒有的項就手工添加):
server-id = 6 ''用6(主機A的ip的主機號以便於記憶)設定,代表A是master且A的master id是6,該項位於[mysqld]欄位。
server-id = 8 ''用8(主機B的ip的主機號,將在主機B的my.cnf上指明,8也只是為了便於記憶),代表A同時是slave且A這個slave需要向 server-id為8(即主機B)的主機負責,該項位於replication解釋後。
master-host = 192.168.1.8 ''指明A這個slave的master的ip
master-user = root ''指明A這個slave的master的使用者
master-password = gaso123 ''密碼
master-port = 3306 ''連接埠
log-bin=mysql-bin ''用二進位日誌
binlog-ignore-db=mysql ''不同步mysql庫,避免一些麻煩,因為mysql庫是系統庫,主主模式下萬一發生同時寫入系統庫可能會產生一些意外問題。
log-bin=/usr/local/mysql/var/updatelog ''指定一個記錄檔的存放位置,一般放在var這個資料目錄即可。
master-connect-retry=60 ''斷線重連時間60秒。
對於B(沒有的項就手工添加):
server-id = 8 ''用8(主機B的ip的主機號以便於記憶)設定,代表B是master且B的master id是8,該項位於[mysqld]欄位。
server-id = 6 ''用6(主機A的ip的主機號,剛上面已在主機A的my.cnf上指明過了),代表B同時是slave且B這個slave需要向 server-id為6(即主機A)的主機負責,該項位於replication解釋後。
master-host = 192.168.1.6 ''指明B這個slave的master的ip
master-user = root ''指明B這個slave的master的使用者
master-password = gaso123 ''密碼
master-port = 3306 ''連接埠
log-bin=mysql-bin ''用二進位日誌
binlog-ignore-db=mysql ''不同步mysql庫,避免一些麻煩,因為mysql庫是系統庫,主主模式下萬一發生同時寫入系統庫可能會產生一些意外問題。
log-bin=/usr/local/mysql/var/updatelog ''指定一個記錄檔的存放位置,一般放在var這個資料目錄即可。
master-connect-retry=60 ''斷線重連時間60秒。
5.分別啟動A和B的mysql(mysqld_safe &)
【內容導航】 |
第1頁:設定檔1 |
第2頁:設定檔2 |
第3頁:命令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