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6,7的網路設定
由於centos7跟之前發行版有所變化,且網路屬性這部分也有很多變化,所以在這單獨的講解centos7跟7之前的網路設定。
一、相關設定檔
在RHEL或者CentOS等Redhat系的Linux系統裡,跟網路有關的主要設定檔案如下:
/etc/host.conf佈建網域名服務用戶端的控制檔案
/etc/hosts 完成主機名稱映射為IP地址的功能
/etc/resolv.conf 網域名稱服務 (DNS)用戶端的設定檔,用於指定網域名稱伺服器的位置
/etc/sysconfig/network包含了主機最基本的網路資訊,用於系統啟動.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系統啟動時初始化網路的一些資訊
/etc/xinetd.conf定義了由超級進程xinetd啟動的網路服務
/etc/networks完成網域名稱與網路地址的映射
/etc/protocols設定了主機使用的協議以及各個協議的協議號
/etc/services設定主機的不同連接埠的網路服務
二.設定檔詳解
1.IP、MASK、GW、DNS相關設定檔:/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
DEVICE=:關聯的裝置名稱,要與檔案名稱的後半部分“INTERFACE_NAME”保持一致;
BOOTPROTO={satic|none|dhcp|bootp}:引導協議;要使用靜態地址,使用static或者none;dhcp表示使用dhcp伺服器擷取地址;
IPADDR=:IP地址;
NETMASK=:子網路遮罩;
GATEWAY=:設定預設閘道;
ONBOOT=:開機時是否自動啟用此網路介面;
HWADDR=:硬體地址,要與硬體中的地址保持一致;可省;
USERCTL={
yes
|no}:是否允許普通使用者控制此介面;
PEERDNS={
yes
|no}:是否在BOOTPROTO為dhcp時接受dhcp伺服器指定的dns地址;
如何配置設定檔:
USERCTL:普通使用者是否可控制此裝置;
PEERDNS:如果BOOTPROTO的值為“dhcp”,是否允許dhcpserver分配的dns伺服器指向資訊直接覆蓋至
/etc/resolv
.conf檔案中;
Note:配置好設定檔之後重啟服務才會生效
2.路由相關的設定檔:/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IFACE
兩種風格:
(1)TARGETviaGW
(2)每三行定義一條路由
ADDRESS
#=TARGET
NETMASK
#=mask
GATEWAY
#=GW
3.給網卡配置多地址:
ifconfig
:
ifconfig
IFACE_ALIAS
ip
ipaddradd
設定檔:
ifcfg-IFACE_ALIAS
DEVICE=IFACE_ALIAS
注意:網關別名不能使用dhcp協議引導;
4.Linux網路屬性圖形組態工具tui(textuserinterface):
system-config-network-tui。也可以使用setup找到網路設定;
注意:記得重啟網路服務方能生效;
5.配置當前主機的主機名稱:
1>.
hostname
[HOSTNAME]
/etc/sysconfig/network
2>.HOSTNAME=
6.網路介面識別並命名相關的udev設定檔:
/etc/udev/rules
.d
/70-persistent-net
.rules
7.卸載網卡驅動:
modprobe-re1000
三.CentOS7網路屬性配置
1.傳統命名:乙太網路eth[0,1,2,...],wlan[0,1,2,...]
2.udev支援多種不同的命名方案:
Firmware,拓撲結構
3.網卡命名機制
systemd對網路裝置的命名方式:
(a)如果Firmware或BIOS為主板上整合的裝置提供的索引資訊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例如eno1;
(b)如果Firmware或BIOS為PCI-E擴充槽所提供的索引資訊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例如ens1;
(c)如果硬體介面的物理位置資訊可用,則根據此資訊進行命名,例如enp2s0;
(d)如果使用者顯式啟動,也可根據MAC地址進行命名,enx2387a1dc56;
(e)上述均不可用時,則使用傳統命名機制;
上述命名機制中,有的需要biosdevname程式的參與;
4.名稱組成格式
en:ethernet
wl:wlan
ww:wwan
名稱類型:
o<index>:整合裝置的裝置索引號;
s<slot>:擴充槽的索引號;
x<MAC>:基於MAC地址的命名;
p<bus>s<slot>:enp2s1
5.網卡裝置的命名過程:
第一步:udev,協助工具輔助程式
/lib/udev/rename_device
,
/usr/lib/udev/rules
.d
/60-net
.rules
第二步:biosdevname會根據
/usr/lib/udev/rules
.d
/71-biosdevname
.rules
第三步:通過檢測網路介面裝置,根據
/usr/lib/udev/rules
.d
/75-net-description
ID_NET_NAME_ONBOARD,ID_NET_NAME_SLOT,ID_NET_NAME_PATH
6.迴歸傳統命名方式:
(1)編輯
/etc/default/grub
設定檔
GRUB_CMDLINE_LINUX=
"net.ifnames=0rhgbquiet"
(2)為grub2產生其設定檔
grub2-mkconfig-o
/etc/grub2
.cfg
(3)重啟系統
init6
7.地址組態工具:nmcli
nmcli[OPTIONS]OBJECT{COMMAND|help}
device-showandmanagenetworkinterfaces
connection-start,stop,andmanagenetworkconnections
8.如何修改IP地址等屬性:
#nmcliconnectionmodifyIFACE[+|-]setting.propertyvalue
setting.property:
ipv4.addresses
ipv4.gateway
ipv4.dns1
ipv4.method
manual
9.網路介面配置tui工具:nmtui
10.主機名稱組態工具:hostnamectl
status
set
-
hostname
四.Centos7與之前發行版網路設定不同之處
1.啟動方式不同
之前版本:
/etc/init
.d
/network/
start|status|stop|restart
Servicenetworkstart|status|stop|restart
Centos7:systemctlstart|status|stop|restartnetwork.service
2.網路介面命名方式不同
之前版本:eth0,1,2......
Centos7:enoxxxxxxxx
3.設定檔中部分有所不一樣
4.相同之處:設定靜態地址時去設定檔修改的方式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