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在北京剛剛發布的資料庫產品IBM DB2 9(中文譯名“毒蛇”)是一個同時存貯關係型資料和層次型資料的“混合”資料庫,由於特別適合互連網環境下的商業資訊和資料處理,被認為是IBM 40年資料庫開發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而IBM的主要競爭者——老牌資料庫廠商Oracle並不認為自己的地位會因“毒蛇”的發布而動搖。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伺服器產品總監孫建東則明確表示:“如果使用者決定將資料庫從IBM的DB2或Oracle的i9遷移到微軟平台上,微軟將保證提供更多的支援和服務。”
在下一代創新技術真正到來之前,無論是IBM、Oracle、SYBASE或微軟,都看到了互連網帶來的增長。數億美元的投資、漫長的開發週期、久經打磨後才推出的新產品,這些努力的終極目標是利潤越來越豐厚的資料庫軟體市場。
三國混戰
同時存貯關係型資料和層次型資料正成為資料庫領域無法復原轉的潮流,IBM為此每年投資10億美元。但這並不是IBM專屬的技術。
在過去的20多年裡,Oracle和IBM一直佔據著資料庫領域的高端市場,IBM公司在大型主機系統中佔有絕對優勢,Oracle則是Unix系統的主導者。2004年,全球的資料庫銷售總額78億美元中,IBM和Oracle分別佔據了34.1%和33.7%。
兩家公司在資料庫市場的爭鬥,早在IBM斥資10億美元收購Informix公司的資料庫資產時就已白熱化。當時Oracle“及時”推出了協助Informix使用者移轉到Oracle平台上的計劃,挖IBM牆角。而IBM在Oracle收購Peoplesoft和Sible後,忙於應用軟體、中介軟體和資料庫產品的整合時,推出了針對資料庫市場的DB2“綠色風暴計劃”,與Oracle唱對台戲。
與此同時,軟體巨頭微軟對IBM和Oracle的市場爭奪戰始終沒有停止。1995年,微軟放棄原來的平台,請來全球15位最頂級的資料庫專家中的12位,投入數以億計的資金,研發新一代資料庫SQL Server 2005,目的就是希望徹底改變在企業級市場的低端形象。
另一個高端資料庫主流廠商Sybase,推出的最新版本ASE 15 for Linux也是DB2資料庫的有力競爭者,該公司中國公司技術經理韓誼表示:“IBM推出‘毒蛇’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功能,但這些功能在Sybase前幾年的產品中就有所體現。” 據瞭解,Sybase從2000年開始推廣XML,大部分技術已經具備。
市場為王
在中國,四大銀行和四大電信電訊廠商等高端企業客戶都是IBM和Oracle資料庫的使用者。2005年,中國資料庫市場銷售總額22.16億元,Oracle、IBM和微軟排名前三, Sybase則以資料庫為主導,同時供應商業智能和移動解決方案,每年都有2位元的增長。
至於 “毒蛇”發布後,IBM是否能馬上一統資料庫江湖,計世資訊副總經理曹開彬認為:“Oracle在國內市場佔據最大的份額,但客戶滿意度必須提高,商業模式也要改進。IBM雖然給中國使用者帶來了領先的技術與產品,但大規模的市場推廣也才剛剛開始。”
對於這場高端資料庫市場“競爭”,僅僅依靠技術並不是有效手段,用中國人民銀行軟體開發中心朱傑的話說,“資料庫應用需求在中國會越來越多,誰能取得先機,並不是由產品和技術優勢決定的,關鍵還要看市場策略和售後服務。”
為了加速“毒蛇”在中國市場的推廣,IBM全球研究院中兩名資料庫首席架構師鄭妙勤和王雲都派駐中國,以保證IBM中國軟體研究中心近200人的資料庫支援小組能隨時滿足客戶的需求。Oracle最近也在大連建立全球支援中心,向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韓國提供技術服務。微軟與中軟、浪潮、創智等多家企業共同作業,基於其資料庫平台進行應用開發。Sybase則為中國使用者制定了獨特的銷售計劃,與IBM的P系列伺服器和NOVELL的Linux作業系統進行搭售方案。
資料庫產品的成功必須具備三個最基本的條件:首先是廣泛的第三方獨立軟體開發商的支援;其次是靈活的營銷策略;第三是暢通的銷售渠道。這三方面,幾家廠商都各有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