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的運營之道【二】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鄭昀@玩聚網 20080122

   首先我對《如何擴大線上媒體的新聞受眾》的理解是這樣的:

   1:對於細分領域必須做透,我們來看看CSDN、Donews、TechWeb、cnBeta。之前,張忠國還說過一句話,“新聞不怕多,就怕不新”,cnBeta的新聞基本上夠新,來源也不像新浪科技新聞那麼嚴重依賴於平面媒體的養料,cnBeta很多資訊像草根網一樣都來自於互連網的養料。

   2:但相對來說,大家的新聞外延還是都沒有拓展開來。

   新聞外延,我個人認為分成幾種做法:

   第一種,人工編輯來關聯,把不同事件關聯起來,這涉及到很強的個人新聞素養;
   第二種,編輯提取的標籤與以往的文章進行自動關聯,這也是國內不少新聞網站的做法;好處是省時省力;壞處是不夠發散性。
   第三種,象
玩聚網根據語義自動關聯;
   第四種,百度新聞的做法,自動提取實體名稱,根據實體名稱可以發散性地關聯曆史新聞。

   3:至於說儘可能豐富的資訊種類,草根網、cnBeta、玩聚網都算是資訊種類豐富。

   但張忠國認為大家還棋差一著,圍繞新聞事件的一般使用者的參與,和新聞當事人,並沒有有效地形成參與(或對峙)的局面,也就是說新聞目前沒能形成對話狀態的局面。他也總結了三條路數:

   第一,新聞當事人如何參與進來?這可能是需要人工的邀請。這就是運營。
   第二,對話的方式如何組織?
   第三,如何讓一個新聞事件生動起來,並且有層次。可能需要話題的引導與組織。這也是運營的一部分。當一個話題完成之後,是否共同參與的人數能沉澱下來?這也是看運營的功力。

   那麼,如何回答上面的問題呢?

   綜合當下的各方做法,可以說:

   第一,新聞當事人的參與。圍繞新聞事件的線上聊天室或線上視頻反彈,Web1.0門戶常用,把新聞當事人請來會談,並即時接受網民提問,這需要一定的資源。但起碼讓新聞當事人有進入的機制,或者說是新聞當事人的意見能插入式地傳遞進來。

   Google News前一段不就這麼做了嗎?新聞當事人,在新聞後自己說話,然後初步和使用者/讀者交換意見或收集意見。

   下一階段,對於門戶的操刀者,順勢而為,集中訪談,把積累的意見能在短時間內做充分交流。

   最後收官階段,經過前面二個階段讀者/使用者中會有一些意見領袖式的人物(譬如華南虎事件中的一些“打虎派”),與新聞當事人有了一定碰撞,也有了一定共識,那麼如何開始形成板聊,進入到一個bbs式的群落中,自然形成線下的交流或聚會,從而延續新聞的生命週期,並成為日後新聞的來源,同時成為下一次新聞傳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使用者群。

   第二,對話方式的組織。鄭治在ofblog嘗試的“新媒體”討論,就是一個好例子。

   第三,“有層次”,這個詞,曹增輝也說過,在這裡:閱讀的層次感,我覺得可能包含兩部分:第一個是彙總頁面本身的呈現就是分層的:第一訊息源和基於此的評論,並且按照不同信任度的來源會有先後順序,第二,衍生的子話題也進行了分層,這點是非常難得的。

   張忠國認為無論何種媒體,目前只是在用中間的一二個環節去做事,但都未形成一種新的互連網形式的手法,或者說沒有形成互連網形態的新聞。所以,需要仔細回答上面的問題。也因此,Google News的新聞當事人做法對草根網影響頗大,呵呵,所以他們推出了這個頻道:草根訪談。

   為什麼張忠國認為目前還沒出現真正的互連網的新聞報導,現在也只是平面新聞互連網化。也就是因為,他做草根網時,發現百分之九十的新聞實際都是來源於平面媒體,而互連網媒體的作為很小。

   所以為什麼他說cnbeta更懂互連網,因為cnbeta的新聞有百分之五十不是來自平面媒體,而有了更豐富的互連網自有來源。

   總結一下,就是:

   第一:對於純新聞門戶來說,那就是足夠新的新聞。在新媒體領域,可能的資訊採集手段可以有:草根網的站長推薦,cnBeta的網友自薦和站長轉貼,百度新聞|玩聚網的自動探索;

   第二:閱讀者的互動。新媒體可能的組織形式:推薦和收藏行為,評論回複,部落格博文,論壇討論。

   第三:新聞與新聞,新聞與專題,新聞與多媒體資源的自動關聯,擴大新聞的外延。做法有:人工標籤的自動關聯;techmeme|玩聚網式的memeTracker;百度新聞式的曆史新聞關聯;daylife|玩聚網式的實體熱點關聯;

   第四:聊天室、沙龍式的線上訪談。

   從操作層面上講:

   1:一個平台;

   2:組織與自組織;

   3:演算法與彙總。

    待續。請看三。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