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等路徑已經在系統內容變數中了,如果可執行檔 在這幾個標準位置,在終端命令列輸入該軟體可執行檔的檔案名稱和參數,斷行符號即可。
2.如果不在標準位置,檔案名稱前面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徑。不過每次都這樣跑就太麻煩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是把這個路徑加 入環境變數。命令 “PATH=$PATH:路徑”可以把這個路徑加入環境變數,但是退出這個命令列就失效了。要想永久生效,需要把 這行添加到環境變數檔案裡.“/etc/profile”對 系統裡所有使用者都有效,使用者主目錄下的“.bash_profile”只對這個使用者 有效
3.安裝原碼程式時,都要執行三步:
1./configure 用來檢測你的安裝平台的目標特徵
2 make 從Makefile中讀取指令,編譯工程
3 make install 從Makefile中讀取指令安裝到指定的位置
4.Source命令也稱為“點命令”,也就是一個點符號(.)。source命令通常用於重新執行剛 修改的初始設定檔案,使之立即生效,而不必登出並重新登入。
用法:source filename 或 . filename
5.在linux檔案中
.so為共用庫
.a為靜態庫
.la為libtool自動產生的一些共用庫
靜態庫的代碼在編譯時間就已串連到開發人員開發的應用程式中,而共用庫只是在程式開始運行時才載入,在編譯時間,只是簡單地指定需要使用的庫函數
6.linux的庫檔案的目錄為/lib /usr/lib
包含檔案的目錄為/usr/include
7.windows編輯的檔案到linux中可能行末符不匹配,可以再vi中用set fileformat=unix儲存
8.在linux中使用printf列印時需要加分行符號,否則容易被提示符掩蓋掉
9.在linux中如果使用的標頭檔是庫的標頭檔,編譯時間(gcc或g++)不需要寫上去
使用方法:若在系統usr/include目錄下則用< >包含,然後在makefile裡為編譯器加-I選項
10.對於linux中.zip的檔案採用unzip解壓;.tar.gz的檔案採用tar -zxvf 解壓,採用tar -zcvf壓縮檔夾